数据话语权

2009-06-04 04:23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09年14期
关键词:美豆数据系统美国农业部

侯 峻

美国农业部(USDA)种植面积意向报告再次令国内外市场大幅波动。为什么主宰全球农产品价格预期的总是美国农业部呢?

一个月前,美国农业部首席经济学家Joe Glauber在年度农业前景论坛上表示,美国2009年大豆播种面积预计将达到7700万英亩的创纪录水平。在这位农业部专家的引领下,市场开始产生悲观情绪。部分私人研究机构更提出了8000万英亩的估计。但是,仅仅一个月后,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大豆种植面积并没有像市场预期的那样多,仅小幅上升到7600万英亩。在美国库存报告配合下,市场预期再次改变,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暴涨,并迅速波及到国内市场。

这使得笔者不由想起2004年5月的“大豆风暴”:在国内采购商大量购入美豆后,美国农业部报告出台,国际大豆价格大幅跳水;当年8月美豆开始收割后,市场又因为农业部相继发表的关于“早霜”与“大豆锈病”等报告而从低部回升。国内油脂企业经此一役,元气大伤,至此国外油脂企业与大豆大量进入国内,民族油脂企业逐步被外资鲸吞。

从历史看,我们对市场的所谓预期客观上已被美国农业部牢牢把握。无论主观上喜欢与否,世界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多与美国农业部数据相关联。美国农业部数据系统免费向世界公布,无论背后目的与原因如何,客观上已主导了世界农产品价格预期。所以,美国农业部主宰了全球的价格预期。

为什么我们离不开其数据?因为我们没有系统的农业资料。而且,美国农业部数据系统十分强大并且免费对外开放,其包括了生产和销售的各个重要环节。同时,该数据具有历史延续性,某些数据可以追溯到19世纪。反观国内,我们的数据十分分散,而且延续性较差。更有甚者,这些本来是“公共产品”的数据还被机构当作经营性产品。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毋庸置疑。其实,粮食安全的核心不仅仅在于产量,更多是农产品定价权。后者的核心也不仅仅多建立几家期货交易所和上市多少品种,而是那些看似不重要的软条件——数据。面对不断开放的国际金融市场,为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必须进一步把握粮食数据的话语权,建立一个更加公正与开放的全球农业数据系统。

猜你喜欢
美豆数据系统美国农业部
美国农业部拨款1.02亿美元扩建农村供水基础设施
美国农业部拨款1300万美元改善农村供水基础设施
美豆天气炒作“燃起”,国内豆粕价重回涨势
豆粕:南美干旱天气持续发酵,CBOT美豆大幅反弹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豆粕:美豆新高后回落振荡,现货临近春节成交转淡
美国农业部:中国签订美国粟米和大豆购买合同
基于Spark的高速收费站大数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物联网数据系统
美国农业部公布补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