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导言设计

2009-06-07 08:29唐建雄
新课程·中学 2009年12期
关键词:历史学生

唐建雄

课堂导言,广义地讲,既包括新学期的第一课,也包括每一单元或每堂课的引言部分。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如果新学期的第一堂课就能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和激发其学习历史的兴趣的话。学生不仅对科任老师充满好感,也使其对将学的历史知识充满期待,无疑你也打开了学生的“心灵之门”。同样,每一堂课开始,精彩的引言,立刻就能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为上好整堂课,打下基础。而且,经过新课改之后,许多教材如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采用许多“跳跃式”编排,精简了许多内容,导致历史线索不够清晰,内容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中间有跨度,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往往觉得与旧知识难以联系,这就更需要老师用引言来帮助衔接。因此,导言的设计显得非常重要。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常用的一些方法。

一、联旧引新导入

所谓“温故而知新”,为了巩固旧知识,在上课伊始应该有意识地抓住新旧内容之间的联系,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旧知识,通过引言把他们的注意力和思维自然而然地引导到学习新知识上来。这种方法是最常用到的方法,主要作用是使学生的新旧知识衔接自然,同时也巩固了旧知识。

例: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学到第二单元“近代化探索”的开篇《洋务运动》时,我是这样引言的:在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侵略与反抗”的史实,帝国主义列强先后发动了哪几次侵华战争?(学生回答)结局如何?(学生回答)造成这种屡战屡败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说明了什么道理?(学生回答)老师:割地、赔款刺痛了我们中国人的心,痛定思痛,许许多多中国人为改变落后局面,曾积极探索强国之路,接下来的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就让我们走近历史,去看看我们的先辈曾做出了怎样的尝试和努力。

二、联系现实导入

“历史在我们身边”“学生活中有用的历史”。学生对历史感兴趣的其中一个原因是能从现实中找到历史的影子。在历史教学中,应当尽可能地以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贴近的人和事为切入点而导入,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探究问题的热切渴望之中,不断去主动寻求探索各种历史问题的有效路径。运用这一方法,会使学生感到:其实,历史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真实、真切的、可感知的;历史无时不在,历史就在我们自己的身边。

例1:在《难忘九一八》一课,我是这样引言的:“在不久前的某一天,我们听到了响彻全城的警报声,你们还记得是哪一天吗?”学生回答:“9月18日。”我接着问:“我们国家为什么选在这一天拉响警报呢?跟我们今天要学的史实有关。”

例2:在《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课,我用的引言是:“每年我们国家有两个重要节日,一是五四青年节,一是建党节,大家知道这两个节日的由来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三、趣味性导入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青少年有感情丰富、好奇、爱幻想的心理特征,在历史课中适当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引言,无疑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大脑,激发学习的兴趣。

例1:当时在秦朝的市场有一种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让我们先来学习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例2:《美国内战》的引言:有人说,美国内战是由一位女人引起的;也有人说,美国内战是由一本小说引起的(《汤姆叔叔的小屋》)。这些说法是否正确?他们有何依据?这样的引言,学生对说法里面的“一位女人”和“一本书”自然产生要去了解的想法,也自然要到课文中去寻求答案了。

四、故事引入

中学生有喜欢听故事的心理特点,而历史课一般又安排在第四节、第七节,学生已处于较疲劳的状态,最容易走神,这时如果老师先绘声绘色地讲一段故事,同学们就会立即振作精神,专心致志地上课了。当然故事最好与要上课的内容有关联,效果会更好。在人教版中许多课文开头的引言都属于这一类,这一方法在历史课中经常用到。

例:《灿烂的青铜文明》一课,首先讲一个关于发现司母戊鼎的传奇故事。1939年正月初五,河南安阳武官村农民吴培文与家人按习俗到祖坟祭祖,对祖坟进行修整,就在翻地挖土时,意外地发现了祖坟下埋藏着一个巨大的青铜器——鼎,一帮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鼎挖上来。但是短暂的惊喜过后,大家又对宝物的安全产生了忧虑。当时安阳处在日本人占领之下,怎么才能保住祖先留下来的这件大器物,不让日本人知道?于是所有在场的人以命担保,发下毒誓:“决不向外人泄密,否则……”大伙把宝贝用车拉回村里,将大炉侧身放入先前在院子里挖好的大坑中,又用杂草、垃圾、旧土掩埋垒成粪堆状伪装了起来。然而吴培文还是担心,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万一传到日本人耳朵里怎么办?那样大鼎就危在旦夕了。果然,事隔几天,百多个日本鬼子进村来了。他们踹开吴培文的家门,在每个屋里翻箱倒柜搜了个遍,可就是未注意藏大炉的粪堆,空手而撤。人和大炉随时都有危险,吴家即将大祸临头!事不宜迟,干脆找家古董商把大炉卖掉,经过城里的古玩商介绍,他们和全国当时很有名气的北京大古董商肖寅卿取得了联系。

肖寅卿表示愿意出价20万大洋购买这个大鼎,但要求将大鼎分割几块,以便于运送。吴家考虑再三答应了,分割大鼎从锯腿开始,接连用了七、八根锯条,根本不起作用。又有人拿出10斤重的大铁锤,挑选力气大的,抡圆了大锤,直往大炉耳上砸去,巨大的响声在夜空里传出了几里地远。吴培文急忙制止住:“这么砸,不就把日本鬼子招来了吗?”于是又给大鼎蒙上两层被子,换了五六个人,才砸掉了一只炉耳,但大鼎依然没有一点破损的样子。看到这种情况,村民们犹豫了:“我们不是在糟蹋神炉造孽吗?”大伙决定不能再砸大炉,决定把大炉保护起来。吴培文等人迅速在西屋马棚挖了一个深坑,把大炉埋好,上面做好伪装。七八天后的一个中午,一支约两百人的日本队伍开进了武官村,又来搜查,但是搞错了情报,搜查到邻居家的西屋马棚,什么也没搜到就又撤走了。大家一商量,赶紧把大炉又转移到专门放草料杂物的东屋,挖了更深的坑埋上。敌人没有搜到东西,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为了对付日本人的搜查,吴培文花了20块大洋,从古玩商那里买了一只叫■的铜制品,藏到了自家的炕洞里。果不出其所料,没过多长时间,又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第三次开进了武官村,直扑吴家后院,砸开吴培文的堂屋搜查,扒开了吴培文的睡炕,终于搜了那只■。日军以为这就是盛传中吴家挖出的宝贝,带着这件赝品兴高采烈地离开了。吴培文清楚地知道,如果日军发现上了当,还会再次前来寻宝。他考虑再三,最后做了一个决定,为了摆脱日军的纠缠和保证大炉的安全,在对护鼎保密做了安排之后,道别亲人,踏上了避难之途,这一走就是8年。吴培文走了之后,自觉上当的日军又来搜了几次,但村民们始终守口如瓶。一无所获的日军在确信吴培文已经离开武官村后,以为宝物也被他带走了,从此就再没来搜查。

抗战胜利后,大鼎于1946后被国民党安阳县政府从地下挖出,当时驻扎豫北的国民党第31集团军司令仲廉得知此消息后,强行占有大鼎,并亲自带护卫队将大鼎运往南京,欲作为蒋介石60大寿寿礼,蒋介石偕夫人宋美玲亲临参观。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大鼎最终留在了祖国大陆。

新中国成立后,经郭沫若亲自考证,大鼎腹中的甲骨铭文被确认为“司母戊”三字,从此,大鼎有了自己的正式名字——“司母戊鼎”。如今,历经磨难的“司母戊鼎”已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司母戊鼎”的形象图案也被作为博物馆馆徽。

故事听完,学生自然对司母戊鼎印象深刻,也必然产生想多了解青铜器的欲望。

五、音像素材引入

选取适当的音像素材来再现壮观的历史场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神入”历史当中,唤起其学习探究的热情。

例:《三国鼎立》一课,选取电视剧《三国演义》或电影《赤壁》中的某一段镜头。提出问题:曹操、诸葛亮、周瑜等人物家喻户晓,请你把印象中的人物形象介绍给大家。历史上的曹操、诸葛亮与小说《三国演义》是否完全相同?当时的三国鼎立局面又是如何形成的?由此引入课题。

教无定法,总之导言设计的方式不是固定不变,千篇一律的,可以因时、因地、因班级而变化,只要我们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肯定能找到开启学生思维的那把钥匙。

猜你喜欢
历史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学生写话
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