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词汇语义变化的原因

2009-06-08 02:15
考试周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隐喻

沈 雕

摘 要: 词汇作为一个系统,可以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对该系统进行观察。传统语言学的研究主要是从共时角度对单个词语的考释,本文将从历时的角度分析词汇语义变化的原因。词汇语义变化和万物变化一样是内外因共通作用的结果。本文认为词汇语义变化的内因是人的认知思维尤其是隐喻思维,外因是社会历史因素、外来词等。

关键词: 词汇语义变化 内外因 认知思维 隐喻

语言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发明的交流工具,人类赋予其意义,主宰其发展与变化。随着人类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新事物、新现象不断涌现,原有的语言已无法满足人类交流的需要,因此人们便会想办法弥补,或新增词或增加原有词的词义或改变原有词的词义。由此可见词汇语义的变化的内因应归咎于人类而非词汇本身结构或社会历史因素,后者仅是其外因而已。

词汇语义的变化包括语义扩大、语义缩小和语义转移等形式,关于语义变化的形式已有很多相关研究,本文不再赘述,本文将重点分析词汇语义变化的内外因尤其是内因。

一、词汇语义变化的外因

本文认为词汇语义变化的外因主要由社会因素、历史因素和外来词影响三方面构成。

(一)社会因素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新事物、新观念层出不穷。为了表达这些新事物、新观念人们有时会创造新词,但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不会这样做而是将新的语义赋予旧词。如果一有新事物出现就造一个新词,那么词汇量就会越来越大,加重人们记忆的负担,同时也不符合人们做事的经济原则。而通过赋予旧词新意的方式人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其记住。比如,mouse(老鼠)一词用来指电脑的“鼠标”,head(头)用来指“领导”或“头目”等,这样人们就可以节省记忆词形的时间,只需将新的语义记住即可。

(二)历史因素

历史因素指词汇的形式不变,而其所指改变引起语义的变化。随着历史的变迁,人类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许多词语被人们赋予了新的语义。例如:pencil一词源于拉丁语指“小尾巴”或“小毛刷”类似于中国毛笔,而现在虽然这种笔的材料已被铅和木头代替,但人们仍用pencil一词表铅笔。

(三)外来词影响

在许多语言中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外来词,为了区分语义相近的本土词汇和外来词汇,人们往往会在本土词语义上作一些改变以示区别。例如:pig,sheep和cow在古英语中他们分别指动物“猪”、“羊”和“牛”或“猪肉”、“羊肉”和“牛肉”。但后来由于法语词pork,mutlon和beef传入了英语中,特指“猪肉”、“羊肉”和“牛肉”,因此人们为了区别,就将pig,sheep和cow用来只指动物“猪”、“羊”和“牛”。

二、词汇语义变化的内因

语义是人类赋予词汇的,人们在赋予某个词汇语义时往往会先考虑该语义与这个词汇是否有关联,因为关联性越大越便于人们熟悉和记忆。语义变化也一样,为何增加、减少或完全改变某个词的语义都是人类为了交际方便和需要,将要增加、减少或改变的语义与该语言中的词汇进行比照,最终挑选出最佳词汇的结果。而这整个过程都是由人类的认知思维完成的。因此认知思维在创造新词和词汇语义变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认知语言学中,认知指包括感知觉、知识表征、概念形成、范畴化、思维在内的大脑对客观世界及其关系进行处理从而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过程,是通过心智活动将对客观世界的经验进行组织,将其概念化和结构化的过程。在概念形成和推理过程中,人的生理构造、身体经验及人的感知觉能力(观察、选择、注意力)和人的想象力(图式组织、心理意象、隐喻和转喻认知方式)扮演了重要角色[3]。在人的认知思维中,对语义变化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隐喻思维。

这里所讲的隐喻并不是人们传统意义上的修辞手法,而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的本质是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或表达另一种事物[1]。隐喻这种抽象的认知能力来源于对两个概念的“相似”的认识[3]。隐喻不仅是词汇发展的动因,还是语言结构组成的动因之一,例如,人们实际上是通过源范畴money(金钱)来思考和概念化目标范畴time(时间)的,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才有以下表达:

(1)Youre wasting my time. 你在浪费我的时间。

Can you give me a few minute? 能给我几分钟吗?

How do you spend your time? 你怎样利用你的时间呢?

We are running out of time. 我们没有时间了。

这些例子中wasting,give,spend,running out本是用于描述money(金钱)的,time(时间)作为一种抽象的概念,人们为了能形象理解把握它,于是将对它的认知模式转向与之相似的具体事物money(金钱)上。因此这些描述money(金钱)的词也就自然而然用到了time(时间)上。隐喻思维对词汇语义变化的作用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完成:

(一)通过建立人体部位与其他事物的相似链接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认识的是自我,为了理解其他事物,几乎人体的所有部位都已经被人们不知不觉用到隐喻中。吴静[4]指出由于人本身是一个具有三维空间的实体,比如有边界、上下、左右、前后和内外等,因此为人们认识世界万物提供了最好的参照。例如:face(脸/面)是人最明显的部位也是最受他人关注、最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部位。后来人们将其特征影射到其他事物上用以表示其他事物最明显、最引人注意的部分,便有了face of a mountain(山面),face of a building(墙面),face of a watch(表面)等表达,汉语中也有“桌面”、“地面”、“画面”等。类似的例子还有:

(2)handsof a watch,of an altimeter/speedometer

(3)arm of a chair,of the sea,of a tree,of coat or jacket,of a record player

(4)eye of a potato,of a needle,of a hurricane,of a butterfly,in a flower

(5)mouth of a hole,of a tunnel,of a cave,of a river

(6)lips of a cup,of a jug,of a crater,of plate

(二)通过建立已知事物与未知事物的相似链接

人们为了表达新事物,往往会先找新事物与已知事物之间的联系,以便找到最便利、最形象的表达方式。一些日常用语进入计算机领域就是例子之一。比如,run(运行)指机器等在工作,windows系统在工作这一情景就需要有合适的词来描述,于是人们将它与生活中的已知现象进行比较,发现它与机器工作相似,于是便用run一词表示Windows系统在工作。类似例子还有:

(7)menu:click the menu

(8)crash:the system has crashed

(9)file:save the file to disk

(10)e-mile:send an e-mile

(三)通过建立具体域与抽象域的相似链接

为了使抽象的事物更易于理解,人们习惯于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示它们。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首先找出抽象域和具体域之间的相似性,然后建立二者间的相似链接。李国南[2]认为当人们谈论抽象概念时,通常会从具体领域找词语来表达。尤其是在解释一些科学概念或技术术语时特别常见。赵艳芳[3]举了一些例子:苏格兰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尔(J.Maxwell)用lines of force,dance of molecule形象地解释了磁力的形状和分子的运动;著名丹麦物理学家玻尔(Niels Bohr)发现电子绕原子核运行,恰似行星绕太阳运行一样,于是在此基础上应用轨道运行的隐喻(orbit metaphor)建立了原子结构理论(atomic structure theory):Atoms are solar systems.生物学家将基因叫做镶嵌体或马赛克(mosaic),将DNA分子描述为spirite stairway(螺旋体)或zipper(拉链)。在解释DNA决定生物传代中细胞的遗传特性时,科学家用信息传递的概念说明遗传概念:生物密码(biological code),遗传信息(genetic message),传递信息(transmit information),密码转译(code translation),密码编排(editing),密码编码(encoding),密码解读(reading)等。

(四)通过建立一个经验域与其他经验域的相似链接

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以经验域是人们非常熟知的而其他经验域比较生疏或陌生的情况,通感就是典型例子之一。例如:light(轻的)本来是表示重量的词,人们把它用到视觉(light color(浅色))、听觉(light music(轻音乐))等感官上。类似例子还有:

(11)heavy:heavy news,heavy food,heavy weather

(12)sharp:sharp outline,sharp ears

本文对词汇语义变化的原因进行了简单分析,打破了将词汇语义变化的原因归结于社会历史因素或词汇内部结构特征的疆域,为研究语义变化及其原因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为广大师生理解语义变化提供了新的参考。

参考文献:

[1]George Lacoff & Johnson Mark.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李国南.科技语言中的隐喻[J].中国科技翻译,2003,(4).

[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吴静.试论英汉语人体名词在隐喻空间关系中的语法化现象[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6).

猜你喜欢
隐喻
习近平新年贺词中的隐喻探析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汉韩“风/바람”的隐喻对比研究
《活的隐喻》
描写·对照·隐喻——阿来《瞻对》艺术谈
隐喻手法帮你理解词义
一滴水里的隐喻
“足”的隐喻认知对比研究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