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减词在翻译过程中的心理认知

2009-06-08 02:15
考试周刊 2009年11期

杨 蕙

摘 要: 本文以翻译心理学为理论依据,从语言理解和语言生成两个方面分析、讨论翻译中增减词的心理认知,通过对学生在语言理解和语言生成过程中的心理分析,对其不能有效增减词而使译文欠妥的情况从心理认知上给予了阐明和解释,以促进其对英语语言的认识和学习。

关键词: 增减词 翻译过程 心理认知

1.引言

增减词法是翻译上常使用的一种技巧。为了协调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法和句法上的差异,翻译时根据意义、修辞或句法的需要而增加一些无形但有其义的词或略去一些无具体意义的词。大学英语学习中,学生往往因不能有效地增减词而使译文生硬、呆板、甚至不符合逻辑,这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学习者对句子的理解和表达受制于其对源语字、词、句的心理认知,也反映出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句型依赖”的心理特点。[1]从语言心理学的角度看,翻译是两种语言的心理转换,包括了译者对源语的理解过程和译入语的生成过程。学习者在理解的过程中常常只能通过表层结构感知句子的基本意义,而不能充分、完整地构建源语的深层意义,或是虽准确地构建了源语意义,但却在转换、执行意义时不能用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的语言文字去再现源语,这两种情况所产生的问题都会表现在译文增减词的使用上。因此,翻译过程中能否通过增词或减词使译文通顺、规范并忠实于源文,与学习者对语言理解和生成的心理认知密切相关。

2.语言理解与翻译过程中的增减词

认知心理学认为,语言理解就是从所接触的视听语言材料中构建意义的心理过程,包括形成期望或假设、进行推理、利用上下文等。[2]大学英语学习中,每当进行英汉互译时,学生往往只会根据原文的字面含义将每个字、词直译出来,结果使得译文句子生硬、古板、缺乏语言的灵活性和生动性。这说明学习者首先对原句没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在构建意义的过程中完全依赖已有的语法和语义的知识及经验而未能真正准确识别原文。如:(1)Teachers protested the programs demand and the strain associated with more intense work.(《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学生翻译:“老师们抗议计划的要求和与高强度工作相关的压力。”(2)I now know he participated in some things through me.(《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学生翻译:“我现在知道他是通过我来参加一些事的。”(3)This umbrella is too good to throw away.学生翻译:“这把伞太好了而不能丢掉。”(4)The apple tastes sweet.学生翻译:“这苹果尝起来很甜。”(5)He has grown old.学生翻译:“他变老了。”以上四句话根据上下文或语境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增词或减词才能使意思更通顺、准确和完整。而学生所做的翻译只处于在理解语言的第一个层面,即语言识别时对字词的物质外壳未能进行有效的知觉加工,仅仅将文字符号与其所含意义简单匹配而没能实现对句子意义的准确把握。

这四句话在语言识别的基础上还需要进行句法分析和语意分析以获得确切的信息。句(1)中,学生将“programs demand”简单地理解为“计划的要求”,而将“associated with...”按该词组的字面含义直译为“与……联系在一起的/相关的”,说明其对词、词组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形式而未能从整个句子出发去挖掘词、词组的深层含义,使译文缺乏准确性和完整性。从“老师们的抗议”来看“demand”含有“过高要求”之意而不仅是指“要求”这么简单,而“associated with...”作为“strain”的定语有表示原因之意,因此应理解为“因高强度工作带来的压力”才符合原意;句(2)“通过我来参加一些事情”显然是学生把原句中存在的每一个字按其含义和顺序构建起来的意思,但它却不是原句所要传达的真正意思。句中的“他”是指父亲,就课文所描述的内容看,父亲是把自己未能做到的事在儿子身上实现了,而并非自己真正做到,这句话的翻译表现出学生对句法形式的简单认识,如果在动词“参加”前加上修饰语“渐接”,原句的真正含义才算识得。即“父亲通过我渐接参加了一些事情”。学生在理解句子时没有运用好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两大基本策略,进而不能发现句子的深层命题以获得对句子的合理解释;句(3)的翻译则明显地暴露了对“too...to do”“句型依赖”的心理。这样的翻译虽然没错,倒译回去也比较省力,但由于带有英语“too...to do”句式的痕迹使得所译成的汉语多少有点机械和生硬。抛开“too...to do”所表达的“太……以至于不……”这一句式,将“不能丢”增译为“丢掉了太可惜”则效果更好;而句(4)和句(5)的翻译在理解上同样显得过于“忠实”于原文,使译文的表达显得罗嗦和多余。这说明学生在主动构建意义的过程中仅对句子的表层结构做了转换,而未考虑到转换成的语言文字是否符合译入语的思维逻辑或表达习惯。这两句话中的谓语动词“taste”和“grow”在原句中必不可少是因为它们是构成英文句子的必要成分,而它们的具体含义在转换成汉语时却是重复和多余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对翻译中的“忠实”理解得过于狭隘,对语言文字感知加工的能力还很欠缺。从汉语思维方式上看,要贴切地传达原文意思应译为“这苹果很甜”;“他老了”可见,在理解句子的心理操作过程中,学生虽能感知最明显的句法线索,但却不能根据这些线索对句子结构的分解做出最可能的假设和预测,表现在译文上就是不能适当地增词或减词使语言表达更完善、通畅。

3.语言生成与增减词

心理学家认为,语言生成就是人们利用语言表达其思想的心理活动或认知过程。[2]翻译上的语言生成是指译者把意义转变成文字的心理过程,它包括选词、组织句法或语义等,与语言理解的过程相反,译者经历的是思想深层向语言文字表层的转换。译者在源语理解基础上所获得的语义输入或形成的语义图示反映了其对源语意义构建的过程。但已获得的语义输入或已构建的思想意义并不等于译语的形成,这是因为基于源语的语义输入或语义图示的性质是认知的而非语言的,因此还有待译者将其组织成有译语结构的言语信息,即完成源语语义输入与译语形式的匹配或转换。[2]就大学英语学习而言,学习者在做翻译练习时即使理解了原文,也不能准确或完整地再现原文,这是因为对语言学习者来说,从句子的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或从意义的构建、转换到执行)要远远难于从句子表层结构到意义深层结构的转换。[3]在基于理解而生成意义的过程中,受限于汉语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能通过有效地增词或减词使生成的语言具有逻辑性和合理性。以下学生在考试中所做的一段翻译便反映出在生成译入语结构时不能赋予语义输入以恰当的译入语词汇的情况:Well,you may want to try yoga.Its what more and more people have been turning to ease the troubles of modern life.Practically unheard of in the West until 50 years ago,yoga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health trends around.Yoga has become so popular in recent years;its easy to overlook the fact that it is actually one of humankinds oldest activities.Scholars think that yoga grew out of the methods used by shamans of the Indus Valley more than 5,000 years ago.(较普遍的)学生翻译:“好的,你可以去试试瑜伽。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转向使用这种方式来缓解现代生活中的压力。直到50年前,西方还没有听说过瑜伽,现在瑜伽已成为世界最流行的健康趋势之一。近几年来,瑜伽已变得如此流行,很容易忽略到瑜伽是人类最古老的活动之一的事实。学者们认为瑜伽是5,000年前印度河谷巫师使用的一种方法。”这段话的翻译从某些句子上看有表达不清的情况,而从整体上看,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也不够紧密和连贯,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生成译语时没有进行必要的增词和减词。如,对语气助词“well”和连词“until”的翻译显然是多余和没有必要的。但对“its easy to overlook the fact that...”的翻译却没能在动词“忽略”前增加“让人”二字,使句子既不清楚也不通顺。而整段话句子之间由于没有增加必要的连接词而显得缺乏紧密性和逻辑性。对照参考译文:“你也许想试试瑜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求助瑜伽来舒缓现代生活的烦恼。五十年前在西方几乎还没有人听说过瑜伽,可是现在它已经成为世界各地最流行的健康风潮之一。近年来瑜伽如此受欢迎,很容易让人忽略一个事实:瑜伽其实是人类最古老的活动之一。学者认为瑜伽发源自五千多年前印度河谷里巫师所采用的做法。”可看出学生其实对源语深层结构的意义已基本获得,而在将意义进行转换和执行时却不能通过增减词有效地把认知成分转换成语言成分,这反映出学生在翻译中的思想生成是简单、机械地复制源语的思想,仅把现成的且经过其理解的思想意义用目标语或译入语表达出来即可,并没有意识到翻译中的意义生成是一个思想意义“再创”、“重构”的积极过程,而非一个简单地复制源语思想或被动处理语言信息的过程。

4.结语

增减词法是翻译上常使用的一种技巧。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法、句法、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语言之间不是简单的形式对等或一一对应,因而在语言转换中有时需要通过增词或减词来充分再现源语意义并完善译语的表达。然而,翻译过程中能否做到有效地增词或减词使译文通顺、准确,与学习者对源语的理解和基于理解而生成译入语的心理认知密切相关。学习者无论在语言理解还是语言生成过程中,其认知都会反映在译文增减词的使用上。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所发现的学生译文表达欠妥的问题主要是理解或转换、生成意义时的认知出错而没能给译文适当地增词或减词造成的。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翻译技巧或翻译理论知识,更要在教学中重注重对语言差异的对比,从对比中培养学生对英汉两种语言的正确认知,使他们在语言转换中能通过增减词等翻译技巧忠实、通顺地再现源文,真正掌握并具备一定的翻译技能,从而促进对英语语言的认识和学习。

参考文献:

[1]孙勉志.汉语环境与英语学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0.

[2]刘绍龙.翻译心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8.

[3]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4]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4.

[5]陈武云.认知、词义与翻译实践.山东外语教学,1999,(2).

[6]罗庆元.英汉翻译中的增词与减词现象.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