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种枸杞 特色致富

2009-06-11 10:22
农村百事通 2009年10期
关键词:小工王超枸杞

钱 伟 白 冰

当许许多多的农村青年纷纷进城打工时,王超却从城市返回乡下,靠承包的责任田走上了致富路。2008年,王超的枸杞园再获丰收,每667平方米(1亩)平均收入达8000余元,2公顷枸杞园获利20余万元,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枸杞特产种植能手。

王超是甘肃平凉人,年迈体弱的父母祖辈种田,诚实厚道。为了尽快挑起家庭重担,王超高中还没毕业便辍学在家,后来结婚、生子。多年来一家6口人依靠种植小麦维持生计,虽然王超克勤克俭,但由于小麦产量低,收入微薄,父母体弱多病,两个孩子又在上学,日子一直过得很紧巴。

为了给家庭多增加一点经济收入,王超想进城靠打工走出困境。1993年,他走上了打工的道路。一无高学历、二无一技之长的他随工友来到包头,在一家建筑工地当起了小工。包工头刚开始的时候承诺:这里管吃管住,平时发放生活费,到年底结账。可事实上到了11月份兑现工钱时,包工头却扣这扣那,王超仅拿到了1000元过年费,他第一次尝到了打工的艰难和苦涩。

再苦也得生活,“上有老、下有小”的处境迫使他不得不更勤奋、更劳累。从1994年开始,他先后到过汕头、兰州、西安等地做小工、捡垃圾、搬运货物,有时候干脆兼干两份活,晚上很少12点前休息,几乎很难睡个足觉。但是多年的奔波并没有使他的生活得到多大改善,依然过着勉强养家糊口的日子,为此小王倍感犯愁,寻思着再找个新的出路。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王超一次宁夏打工之行,完全改变了他的命运。

2006年春天,王超种完小麦后便跟几个伙伴照例到宁夏银川一个建筑工地当小工。在打工期间,他听说当地的农民多数都在种植枸杞,收入很丰厚,不用出去打工就可在家门口实现致富。这一消息给了王超一个启发,他寻思着自己家里不也有田吗,家乡与宁夏的气候相似,如果把宁夏的枸杞引种到自家田里岂不是一样能创收致富?想到这里,王超兴奋得几夜睡不着觉,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妻子,可妻子却一脸茫然:“你又没有这方面的技术,如果种不成功怎么办!”“都是庄稼人做的事情,别人能做我们为什么就做不成?”王超天生有一股倔劲,他一边打工一边详细了解枸杞种植的有关知识和技术。宁夏枸杞闻名中外,浑身是宝,果实是上等滋补药材,叶子可做保健茶,新发的嫩芽被酒店用来烹制高档名菜,而且枸杞种植技术并不难掌握。年底,王超便购买了枸杞种子回家,准备来年大干一番。

第二年春天,伙伴们又出门打工了,王超却留在家里种起了枸杞。他盘算着:“种枸杞不同于种小麦,枸杞是多年生植物,一次投入年年收获。当地又有加工厂收购,不愁销路,何乐而不为呢!”他在自家承包田里全种上了枸杞,父母和妻子坚决反对,一些不明情况的人还冷嘲热讽,但这些都没能动摇他的决心。他耐心做好家里人的工作后,就一心一意扑在自己的枸杞事业上。

枸杞可以用种子进行育苗繁殖,也可以直接引进成熟种苗种植。王超是个细心的人,他想彻底熟识枸杞种植的全部流程,所以既做种子繁育又引进成熟种苗种值,忙得不亦乐乎。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引进的枸杞苗品质好,产量高,抗逆性强,当年种植的0.67公顷枸杞,在王超的辛勤劳作和精心呵护下喜获丰收,除了成本,净赚5万余元。这下乐坏了全家人,父母和妻子的态度也有了很大改变,开始全力支持王超扩大规模、做特色种植致富的带头人。

虽然初次尝到了枸杞种植的甜头,但王超觉得比起人家老种植户的收益依然有差距。他感觉到光种植枸杞干果品种还不够,还要引进其他优质系列品种,才能进一步提高效益。于是他又承包了邻村的1.3公顷地,三赴宁夏学习枸杞种植的经验和技术,引进菜用枸杞、叶用枸杞等系列新品种。

王超的勤奋好学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他引进的枸杞品种产量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一个大变样”,经过几年的拼搏,扩大种植规模后的枸杞园,到2008年年收入达到20余万元,已发展成当地名副其实的枸杞种植专业致富能手。

“致富千条路,同仰一月高”,今天的选择,决定明天的生活,只要敢想敢干,有思路、有闯劲,种植世界同样成就致富梦想!(宁夏 钱伟 白冰)

猜你喜欢
小工王超枸杞
雾霾产生原因及朝阳市雾霾成因初探
是酸是碱?黑枸杞知道
采枸杞
别让苟且成为一种习惯
五招挑出好枸杞
别让苟且成为一种习惯
别让苟且成为一种习惯
别让苟且成为一种习惯
延伸小游戏
枸杞嚼着吃最补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