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教育行为对学生命运的影响

2009-06-13 05:52杨必武
新课程·下旬 2009年11期
关键词:店老板裤子小男孩

杨必武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莘莘学子走出校门之后,很少有人能够记住老师在课堂上讲过的那些具体的知识(公式、概念、定理、法则及相关问题的答题要点等),倒是教师在知识以外的一些举手投足和并不起眼的教育瞬间,却成为了学生们永恒的美好的记忆,就是这些值得珍视的记忆,对学生日后的成长、为人处事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那么,教师什么样的教育行为足以影响乃至改变学生的命运呢?

一是教师关键时刻的雪里送炭,往往让学生铭记终身,并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人们发现当一个人处于人生的低谷或处于完全陌生的环境之时,最需要的是心灵的慰藉和他人的援手。由此,当学生处于落难之际、窘迫之中、无奈无助之时,如果教师能够体察其言下之意、弦外之音,在不经意间,让其“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就会油然而生,引发学生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微妙而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极有可能演变成为他们人生崭新的起点。请看一则案例:

那条裤子温暖我一生

小时侯,我最好的一条裤子是姐姐穿不了送给我的,裤子的样式让我很难为情。那时侯还只有男的穿前开门的裤子,女式的裤子都是侧开门的,“男女有别”嘛。我不敢上厕所,实在憋不住了,就瞅个机会跑到教师专用小厕所里迅速解决问题。

一次,我被一个高年级的数学老师碰见。当我嗫嚅着把家庭的情况告诉老师时,他竟然什么也没说,只拍了拍我低垂的脑袋,让我回教室上课。

不久以后,我穿女式裤子的事还是被眼尖的同学发现,并一时传为笑柄。

第二天,我坚决拒绝穿姐姐的那条裤子,换上一条破旧的男式裤子上学。

没想到平时从不理我的文艺委员却在校门外拦住了我,很不好意思的说她有一条前开门的裤子不好意思穿,想跟我商量商量能否跟我换换。我当然大喜过望,从此那条裤子就松松地穿在文艺委员的身上。

后来,我才知道文艺委员就是那个数学老师的孩子。那个数学老师花去了积攒半年的布票才为我换得那条裤子。

现在,那条裤子已被我穿破了,我把它整整齐齐地叠放在我的衣橱里,看到它,我就想起一个老师是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帮助了一个贫困的孩子,并让他保住了自尊。这点小小的呵护,温暖了我的一生!

(文见:冬亥《广州日报》2004年11月23日)

在这个小故事里,教师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充其量不过就是导演了一个“美救英雄”的小小的插曲,然而,就是这小小的插曲,让学生对老师永远的心存感激。在一般人看来,以如此小的代价,就取得了如此大的收获,这位教师无疑是幸福的。可遗憾的是,类似的教育情境,并不只是这位好心的老师碰到了。人们要问的是,对于身心处于异常敏感时期的学生的难以言状的尴尬,为什么就有那么多的老师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呢?也许,看起来简单的事情,其实并不那么简单。小故事里的老师,用全家人积攒半年的布票换得一条裤子,用以维护学生的自尊,这该是怎样的义举呢?事实提醒人们,在学生最落寞的时候、最需要的时刻,如果教师能义不容辞的为他们的心灵寻觅到温馨的港湾,给他们柔弱的身躯寻找到可以遮风挡雨的庇护所,教师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创造这样的教育经典,并不需要教师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付出,有时,只需要教师讲几句暖人心窝、感人肺腑的话语;有时,需要教师给予那么一点并不让自己伤筋动骨的支助;有时,需要教师富有人情味的放人一码。得饶人处且饶人啊。可就是这看起来鸡毛蒜皮的的小事,就是有太多的老师不屑一顾,他们根本不做或不知道做。在这不知、不做的背后,折射出部分教师人文情怀的匮乏、大爱无声职业道德修养的缺失。教师职业是碗良心饭,教师的工作也具有较大的伸缩性,如果教师常常“量入为出”,生怕自己吃亏了、上当了,当然就无法成为学生精神上的导师,也就无法赢得学生那颗金子般的心,更谈不上引领学生一生的发展。

二是教师高瞻远瞩的人生导引,往往会激励学生发现自我,在奋然前行中领略人生的辉煌。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蕴藏宝库的矿山,都是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个人的巨大发展潜能,常常因为被忽视而没有得到应有的挖掘,以致不少人在“捧着金娃娃,过着穷日子”中了此一生。面对懵懵懂懂的学生,如果教师展现“三岁看小,八岁看大”的火眼金睛,对学生加以巧妙的引导和激励,教师就可以创造教育的神奇。在这方面,王立群老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中讲述的一位美国鞋店老板教诲幼年林肯的故事给人深刻的启示和教益。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年圣诞节的前夜,一位鞋店的老板,隔着玻璃窗发现,店外边一个陌生的小男孩瞪大眼睛,目不转睛的看着鞋店橱窗里的鞋子。见此情景,老板走了出去,对小男孩说:“圣诞快乐,我能为你做点什么吗?”小男孩盯着橱窗里皮鞋回答:“你能不能告诉上帝,让上帝赐给我一双鞋?”好心的老板将小男孩请进店里,热情的招呼他坐下,打来满盆的热水,脱掉他脏兮兮的鞋袜,亲自为他洗脚泡脚,尔后,又给他换上了一双新袜子。老板告诉他:“上帝说了,他不能赐你一双鞋,只能赐你一双袜子。”小男孩非常失望。老板解释说:“每个人都希望上帝赐给自己最想要的东西,这一点,上帝没法做到,上帝能够做到的就是,当你需要种地,他赐给你一粒种子,你通过辛勤的耕耘而获得回报,上帝还说了,他将来给你的回报最丰厚,前提是你要坚持不懈。穿上这双袜子,你去寻找最适合你人生的鞋子吧。”小男孩就此告别了店老板。又是三十多年后的一个圣诞前夜,这位鞋店老板突然收到一封来信,信的言词非常客气,大意是:尊敬的先生和善良的太太,你们还记得30多年前向你们讨要鞋子的那个小男孩吗,他非常感谢你们送给他的袜子和比黄金还要珍贵的赠言,穿着你们送给他的袜子,经过30多年的努力,他终于找到了最适合他的鞋——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信的署名:林肯。

林肯是伟大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是这位并不起眼的鞋店老板成就了林肯。鞋店老板没有直接给小男孩最想要的东西,而是教给了他收获希望,成就梦想的思想和方法,从而引领了小男孩一生的成长。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总是渴望自己的孩子接受高屋建瓴的学校教育,何谓高屋建瓴的学校教育呢?这位美国鞋店老板的教育方式方法太值得我们的学校老师借鉴了。在我们今天的中小学教育中,太过看重“听话”和“成绩好”,好像保有了这两样东西,我们的学生就能“一览众山小”,可是,到处充斥着的“分数高的学生给分数低的学生打工”的现象,给了学校和老师无情的一击。尽管如此,还是有更多的老师对“听话”和“成绩好”钟爱有加。这是教师的悲剧,学生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爱因斯坦说:一个学生忘掉了他在学校里学到的每一切,留下来的就是教育。那么,学校和老师的什么东西长留在了学生的心里呢?最为重要的恐怕就是思想、方法和人格的引领了。毫无疑问,教师的短视和无知,会让学生在痛苦和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三是催人泪下的生命感动,会让沉睡的良心有所发现,进而引发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惊天大逆转。在这个世界上,最脆弱的是人的心灵,最坚强的也是人的心灵。生活中某些撼人心魄的事件,会让人猛然间良心有所发现,让一个平庸的生命不再浑浑噩噩。尽管下面的故事不是发生在教师身上,但对教育的借鉴意义却是不言而喻的。

据报载:一位医生抢救一个车祸受伤的病号,尽管竭尽全力,还是未能挽救病号的生命,为了表示感谢,死者的妻子猛地让自己的两个孩子“跪下!谢谢叔叔”,然后,用袖子擦了擦泪水,凄苦地朝他一笑,牵着两个孩子走了。这一幕,让这位医生的心灵受到了许久未有过的震动和撞击。就是从这天起,他的人生观发生了改变,开始重新思索生命的价值和人性的真正需求。他拾起荒废已久的书本,还报考了省城一家权威医学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每周开着车来往于省城和县城之间。他认真地对待每一个病人,只要有一丝生的希望,他绝不放弃。几年下来,他成为医院名副其实的技术精英,几项重大医疗成果都得到了省、国家级专家的认可和肯定。而且,由于他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对病人独特的亲和力,2007年,卫生部授予他“全国卫生系统先进标兵”称号,这在医院五十年的历史上,还是头一次有人获此殊荣。在一次报告会上,他说,这些年来,他一直无法忘记那个女人,忘记她那双噙满泪水的眼睛闪现出的无奈和忧伤。那双眼睛让他心疼,让他汗颜,任何一个有良知的医生,都没有理由无动于衷,没有理由不去思索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参见《扬子晚报》2008年2月13日邹扶澜)

面对人性和生命的呼唤,面对撕心裂肺的生死离别,面对灵魂的撞击和震撼,有时,堂堂的七尺男儿也会忍不住泪流满面。此情此境,往往是最好的教育契机。从一定意义上讲,挥洒的眼泪是对心灵的最好的洗礼,教育就是人性的唤醒和良知的回归。人的平庸,不少时候是因为缺少生命的感动。我们的教师就是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心灵受到感动的环境和条件。在这方面,教师个人的举手投足,就是一本无言的教科书。教育就是这样,教师只有首先感动自己,才有可能感动学生。■

猜你喜欢
店老板裤子小男孩
“聪明”的小男孩
七条裤子
吃货有福利
小男孩
皱裤子遐想
“破裤子”路
11家书店老板眼中的书店
萌萌哒的小男孩
生意难做,鞋店老板须做好六件事
囧事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