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小品文兴盛之成因

2009-06-13 05:52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兴盛小品文成因

吴 天

摘 要:晚明小品文的兴盛,其影响远波现当代文学,探究其兴盛之原由,有助于对文学发展演变规律的总结和研究,也有助于研究这种文学样式在当代的发展。本文拟从求新、求变、引导、推进四个方面来分析总结小品兴盛之成因。

关键词:晚明 小品文 兴盛 成因

代有升降,文有兴衰沿革,透过历史风云际会的变数,推导其演变发展的原由,总有不少自身与外在的规律可寻。小品文在明代兴盛发展,也是诸多因素的合力,探究其兴盛之原由,有助于对文学发展演变规律的总结和研究,也有助于研究这种文学样式在当代的发展。

纵观明代,散文的文学革新思想可谓此起彼伏,接力呈现。可在明中叶前,散文革新的观念一直在拟古和复古的怪圈中打转,直至明中叶后,声势浩大的思想启蒙运动的大潮,挟带着雷霆之势席卷而来,文学界才迎来了彻底变革的思潮,小品文以其特殊的品质,成为一代思想先觉和文学先驱倡导新思想、新观念的载体,从此登上大雅之堂,继而蔚然成风,成为一代文学之风尚。本文拟从四方面来分析总结明小品文兴盛之成因。

一、求新:时代呼唤新的文学

晚明时代,一方面随着声势浩大的思想启蒙大潮的激荡,王阳明的心学、王艮的“百姓日用是道”等思想深入人心,意识形态各个领域反封建、反传统的呼声,把人们从几千年来封建桎梏束缚下的个性解放了出来。“万历以来,心学横流,儒风大坏,不复以稽古为事”(《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二三),正是那个时代的写照。社会思潮必然波及到文学思潮,以李贽、徐渭、三袁、汤显祖为代表的思想先觉和文学先驱,他们也大张起个性解放的旗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文学解放运动。李贽的“童心说”,公开倡导文学要表现人的真情感,以同桎梏人性的理学相抗衡,这一学说在当时文坛上起了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大批作家继起响应,公安三袁标举“性灵”说,徐渭、汤显祖等人提出“主情”说,冯梦龙提倡“言情”,主张“情真”,因而在文坛上形成了一种以强调情感,突出主体,表现个性特征的崭新的文学批评思潮。

另一方面,随着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的萌芽,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民阶层的日益扩大,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领域有极大的开拓,旧的复古、拟古、缺少真性情,内容贫乏的宏文大典已不能反映日趋丰富复杂的时代新生活、新思想,而且其庄重刻板的面孔,久之必使人生厌。文字的冗长,加之过于严肃,使人不能卒读。正统的“载道”文也束缚了人真性情的抒发,从作家创作来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小品文以其与传统“载道”文,以往复古、拟古文完全相对的面目出现,因此倍受人们的欢迎。再加上它有许多受人喜爱的特质:一、篇幅短小,马上就能读完。如王季重所言:“若明脂大肉,食三日定当厌去,若见珍错小品,则啖之惟恐其不继也”(《世说新语序》);二、随意性。信笔抒写,可以不拘一格,絮絮如叙家常,给人亲切感,茶余饭后是最好的消闲品;三、小品往往讲究精美、优雅的文笔,使人“如餐秀色”;四、幽默、轻松活泼的笔调,能调节人的精神;五、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易使人产生共鸣;六、作者藉此可以自娱自乐,最易抒写真情实感。

因此小品文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迅速发展起来。

二、求变:文学发展的自身要求

激进的社会思潮、文学思潮的影响,顺应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求“变”的思潮作为一代文学主潮,散文的文学革命继唐宋韩、柳、欧、苏等人的古文运动之后,再次掀起高潮,小品文正符合他们新的文学主张。

在公安三袁出现以前,明代中叶以来,散文一直无法突破复古、拟古的怪圈,无论是文必秦汉,还是文推盛唐,虽然他们也提出过“直写胸臆”,使人“如见其真面目”,或是作文要夺神气,但他们同时又强调要合古人之高格,要有古人之神韵,最终还是拜倒在古人耸立起的巨大丰碑面前,当时文坛的情形如屠隆所说:“学《左》、《国》者,得其高峻而遗其和平,学《史》、《汉》者得其豪宕而遗其博雅,模辞拟法,拘而不化,独观其一,则古色苍然;总而读之,则千篇一律也。”(《由拳集·文论》)文坛这种千篇一律的面孔,毫无生气可言,以今人之情感去套古人文章之模式或神气,势必要压制真情感、真个性的发挥,即使是天才也会被扼杀,袁宏道在《雪涛阁集》序中指出:“近代文人,始为复古之说以胜之。夫复古是已,然至以剿袭为复古,句比模拟,务为牵合。弃目前之景,摭腐滥之辞。有才者诎于法,而不敢自伸其才,智者牵于习,而愚者乐其易,一唱亿和,优从驺从,共读雅道。”

“盛极必衰,穷极必变”,这是文学发展的必然规律,要想在前人巨大的丰碑后面再树一块本时代的丰碑,就必须走出一条自己的新路来,那就要变,就要创新,当时求变求新的社会思潮就象强劲的东风吹拂着气息奄奄的文坛,一些思想的先觉们开始向旧文坛宣战。袁宏道则是其中最得力、影响最巨大的人物,他正式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世道既变,文亦因之,今之不必摹古者也,亦势也”(《与江进之》)。他从文学与时代的关系中,阐明“变”是文学发展的必然规律,在《雪涛阁集序》中,他又从文学内部的因革损益出发指出“法因于敝而成于过”,即每个时代的文学都是在矫正前人之弊、前人之法的过程中前进的。基于这样的认识他猛烈地抨击了当时的因袭之风。“文则必欲准于秦汉,诗则必欲准予盛唐……秦汉而学《六经》,岂复有秦汉之文?盛唐而学汉魏,岂复有盛唐之诗?”(《序小修诗》)进而指出“唯夫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所以可贵,原不可以优劣论”,“各极其变,各穷其趣”既提出每个时代都要有创新的精神,又指出必须充分表现各个时代不同的个性。

要想建立一代有自己时代个性的文学,袁宏道在反复古拟古的同时,提出了革新的新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序小修诗》),就是当时公安派著名的口号。独抒性灵,就是要求写“真”性情,所谓“无一字不真”,要“各出己见”,“宁今宁俗,不肯拾人一字”。在《与张幼与》的信中说老、庄、荀、孟其书至今不废,原因就在“见从己出,不肯依傍半个古人,所以他顶天立地”。另外还要讲究文章的“趣”、“韵”灵感,这些都是表现文章个性的诸因素。不拘格套,就是不以古为法,“句法、字法、调法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真切而自然地表达各人的“性灵”。

在这种独抒性灵的文学主张和求“变”的文学思潮影响下,文人们势必要寻找一种实现其文学主张的新文体,而小品文的诸特性正符合了他们要寻找的理想。

三、引导:理论引导新风气

公安三袁、汤显祖、王思任等作为新的文学思潮的倡导者,他们找到了最能体现“独抒性灵”文学新主张的小品文,他们对小品文的赞赏、论述,有引导新风气的作用,同时也为小品创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袁宏道在《序小修诗》中说:“弟少也慧,十余岁即著《黄山》、《雪》二赋,几五千余言,虽不大佳,然刻画饤饾,傅以相如,太冲之法,视今之文士,矜重以垂不朽者,无以异也,然弟自厌之,弃去。”可见袁氏兄弟与“今”之正统文士文学价值观念的大不同,“今之文士”指当时复古拟古文人,他们十分看重以为可以录入文集垂之不朽的大赋,在袁氏兄弟看来却是长篇累言,浮华虚情的拟古之作,毫无艺术生命可言,故尽弃去,正是在这篇序中,袁宏道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口号,他说袁中道的诗文:

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有时情与境会,顷刻千言,如水东注,令人夺魄。其间有佳处,亦有疵处。佳处自不必言,即疵处亦多本色独造语。然余极喜其疵处,而以为佳者,尚不能不以粉饰蹈袭为恨,以为未能尽脱近代文人习气故也。

在这里袁宏道极欣赏袁中道作文从自己胸臆中流出,“即疵处亦多本色独造语”,虽然他没有提到小品文一词,但为小品文的创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实际上袁中道这类独抒性灵的文章很大一部分正是他自己所喜爱的小品文,他称之为小文,请看他在《答蔡观察之履》中所说:

生少也贱,幸免为世法应酬之文,惟模写山情水态以自赏适,终难列作者之林……近阅《陶周望祭酒集》,选者以文家三尺绳之,皆其庄严整栗之撰,而尽去其有风韵者。不知卒尔无意之作,更是神情所寄,往往可传者,托不传者以传,以不必传者易于取姿,炙人口而快人目。班、马作史,妙得此法。今东坡之可爱者,多在小文小说;其高文大册,人固不深爱也。使尽去之,而独存其高文大册岂复有坡公哉!

袁中道如此喜爱和看重苏轼的小文小说,认为无此则不复有可爱的苏轼,可见在袁的心目中文学审美价值观已超过了传统文学的载道观(高文大册多载道文),袁以为这些小文小说之所以有风韵,首先是“不知卒尔无意之作”,不求工而自工。明末刘士鏻也有此看法,“无意为文,往往得其致。”苏轼也尝自评其文:“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文致序》)又说:“常行于所当行,而止于所不得不止。”不像作高文大册是以庄严整栗的心情去创作。第二,更是神情所寄,自然性灵在不经意中流出,而高文大册属载道或应酬之文,庄重的道或理往往会制约束缚个人真性情的抒发。第三,所写的题材不是可以传世的,有关政治的大题材,而是模写山情水态,日常生活的小题材,这类作品容易写得生动,既可自赏适,也易炙人口、快人目,以其自身的艺术魅力赢得后人的青睐。

袁中道作为文坛领袖之一,他这种对小文小说的观念,必定能起很大的影响作用,以后的作家对小品文的批评大都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发挥。

当时倡“主情说”的汤显祖也喜欢写小文,称“时为小文,用以自嬉”,在《答张梦泽书》中,他把小文与“长行文字”相对而言,四种被时人认为可以传之不朽的文字(骚赋六朝之文、疏表墓志、馆阁典制的大记、成一家之言的子书),汤显祖却以为不能为或不可为,基至表示不屑为,与时人观念大不同。

另一个小品文名家王思任,他同时又以小题文字著称,小题文集也有以“小品”命名的,如《青莲小品》。八股文中有大题与小题之分,小题文字,在小与灵活等方面与小品文颇有相通之处,因小题文的题目不象大题文的题目摘“四书”中某一完整的句子,它的题目多截断章句而成,文意比较隐晦,可任人随意发挥。再说这时受时代风气的影响,“科试文字大半剩剽窃王氏门人之言,阴诋程朱”,八股文所言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王思任对此时的小题文字有很高的评价:“汉之赋,唐之诗,宋元之词,明之小题,皆精思所独到者,必传之技也”(《吴观察宦稿小题叙》)。他把小题文字与汉、唐等一代文学相提并论,把小题文作为传世之文来思考,又在别文中称赞小题文“奇怪纵横,才情风韵,无所不极其微”(《熊公远雪堂集序》),并把大题文与小题文作对比说大题就像诗中的“应剥、谒荐,庆贺、愉悦,定无传话”,而小题则如“游览、穷愁、骚评、物拟,则一落五言,有芳撷矣”。王思任不但欣赏小题文字,而且自己也写得很好,汤显祖称其“能于笔墨之外,言所欲言”,“灵心洞脱,孤游皓杳”(《王季重小题文字序》)。王思任对小题文的见解,对小品文创作也有借鉴作用。

以性灵说为宗,正式明确提出更喜欢取“小品”这种形式的是陆云龙(以辑《皇明十六家小品》著称),他极反对摹古,主张文章自抒性灵,在《叙袁中郎小品》一文中指出:“率真则性灵现,性灵现则趣生。……然趣近于谐,谐则韵欲其远,致欲其逸,意欲其妍,语不欲其拖沓,故予更有取于小品。”实际上也道出了小品文创作的条件和特点。在另外的文章中他还谈到小品的另一特征:就是“小”,要小中见大(《翠娱阁详选汤若士先生文集弁首》),能敛奇、敛锐、敛巧、敛广、一泓之水,涓涓而味大海(《翠娱阁评选小札简小引》)。在《钟伯敬先生小品序》中他很看重小品的锤炼工夫,称赞文“锤炼,刳剔、推敲,皆备良工之苦心”,“工苦之后,返于自然”。陆云龙比起袁中道对小品文的特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对锤炼工夫的强调,对公安派倡“性灵”而出现的“俚易”之弊有补偏救弊的积极意义。陆云龙对小品的见解,可见他既推崇性灵派的观点,也受当时正流行的竟陵派的影响。公安、竟陵派的文学思想对小品文的创作起了很大的理论指导作用。

四、推进:时代的风尚和便利

文人“自娱自乐”,甚至自出文集蔚然成为时代之风,印刷业的发达为此提供便捷。

晚明“自娱”自乐心态已形成一股社会思潮,与之相应的在文人中也涌现了“自娱”的文艺思潮,这是因为一方面商品经济的发达,为人们提供了纵情、适性、追求刺激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王朝的没落,许多文人从时代的弄潮儿变为冷眼旁观者,有许多人为了全身远祸,甚至遁身世外,避迹山林,把无法排遣的苦闷借诗文以发泄,或是借山水、田园、琴棋书画以求心境的宁静、超脱,当时在文中提到“自娱”的很多,如说钟惺“变计易虑……以著述自娱”(《天门县志》),娄坚杜门以白居易诗一编自娱,俞婉纶慨叹世人“相竞以钱刀,相轧以名位,先生之自必正……所以自娱也”,郑元勋“闭门谢客但以文自娱”(《媚幽阁文娱》)。

这些以诗文自娱的人大多是不得意之辈,或仕途艰难,或科场困顿,或拂忤世俗,或理想幻灭,回天无力,隐逸避世,自矜高洁,还有一些是附庸风雅的官宦,这些人既以文自娱,就全身心投入,如钟伯敬说其朋友“白云先生,陈昂者,……人皆不知其何许人,自隐于诗,性命以之”。“每称其一诗,辄反面向壁,流涕悲咽,至于失声”。许多人在家徒四壁,生计维艰的情况下,还不治产业,唯以诗文为事。甘于淡泊,是中国文人的传统,“一簟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称其“贤哉回也。”颜回是他们自我安慰的精神依托,“君子固穷”。而陶渊明更是他们追慕的隐士风范,陶渊明有诗云:“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正因为甘于淡泊,所以他们虽然生活艰难,尚能求得精神愉悦,如明代的吴江叶绍袁一家,就是很典型的以诗文自娱自乐的一家,“简书帘不卷,卒岁聊优哉”,“幽居自潇洒,一枕莞花编。”一家人互相切磋竞比诗文,苦中作乐,后来叶绍袁还把一家人的诗文集起来付梓,名为《叶氏文集》。一些条件尚可的文人,往往精心布置环境,让自己在清雅的环境中读书作文,如当时绝意仕进的“嘉定四先生”之一的李流芳(字长蘅),“其读书处曰檀园,水木清华,市嚣不到,一树一石,皆长蘅父子手自位置,琴书萧悠,香茗郁烈,客过之者恍如身在图画中”(钱谦益《列朝诗集》)。他自己也常说:“精舍轻舟,晴窗净几,看孟阳吟诗作画,此吾生平第一快事。”

随着自娱自乐成为社会风气,一种新的文艺审美娱乐观也产生了,如《文致序》(刘士鏻),提出文章要讲究情致,《快书序》(何伟然)强调要“快人心目”,《闲情小品序》(华淑)则推崇“闲情适趣”而当时论述最深刻的当推郑元勋,他在《媚幽阁文娱》(自序)中明确提出了文有“怡人耳目,悦人性情”的审美娱乐作用,并把这种作用与传统儒学认为至高无上的六经并提,与衣食的重要性并提。陈继儒在《文娱序》中也借白乐天诗“天下无正声,悦身即为娱”赞同郑元勋的观点。这种大胆而新颖的文学价值观,对文以自娱的创作风气,无疑起了推波助浪的作用。而文以自娱,最适合于文人随意自我表现,适情愉性的形式就是小品文,故在此风气下,以审美愉悦为目的小品文大量涌现。

参考文献:

[1]容肇祖.明代思想史[M].济南:齐鲁书社,1992.

[2]郭预衡.中国散文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3]傅衣凌主编,杨国桢,陈支平著.明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5]李进立.晚明小品述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吴天 杭州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 310018)

猜你喜欢
兴盛小品文成因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卷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大家的小品文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中国漆画装饰风格兴盛的原因分析
谈谈小品文
浅析隋唐时期佛教的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