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陷入颜色革命猜想

2009-06-17 09:20
环球时报 2009-06-17
关键词:天鹅绒德黑兰局势

●本报驻伊朗、美国、德国、加拿大特约记者 包小龙 萧达 青木 陶短房 ●本报记者 刘扬●汪 析 郑润宇

伊朗持续了3天的大动荡刺激了全世界的兴趣,15日据称有200万人参加的大游行是否“不可逆转地改变了伊朗”引来巨大争议。这个国家正在发生“颜色革命”吗?这个大胆的问号跃上了多家西方媒体的重要位置。伊朗最高立法机关星期二宣布重新计算引发争议的选票,这尤其被西方评论家视为吉兆。拥有7000万人口的伊朗一直在伊斯兰世界特立独行,它对反美路线的坚持或者任何改变都会牵动中东甚至世界。叙利亚、真主党和哈马斯被视为其盟友,另外它是世界第二大石油生产国,并有着强硬的核雄心。目前世界媒体对伊朗局势的判断充满矛盾,美国《时代》周刊说,“德黑兰聚集的支持穆萨维的人群足以令任何统治者颤抖”,认为可能出现革命;英国《金融时报》则称,伊朗改革派想获胜“始终需要克服高山般的困难”。两名中国专家16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认为,伊朗拥有威望极高的最高领袖,它与发生颜色革命的前苏联国家很难相提并论。

“颜色革命”缠上伊朗

英国《泰晤士报》把当前的德黑兰称作危机重重的“火药桶”。路透社16日报道说,伊朗首都已连续3天出现了1979年以来规模最大、最暴力的反政府游行,示威者还声称要发起更大规模的游行。同一天,美国《沃芬顿邮报》网站以超大红色字体报道伊朗局势进展,标题是“据说7人死,内贾德离开伊朗”。图片上密密麻麻的抗议者拥挤在一条大街上,一眼看不到边。美国彭博社称,一名警察告诉法新社,有150万-200万人参加了15日的游行。

16日,伊朗最高立法机构宪法监护委员会宣布重新计算引发争议的选票。《泰晤士报》评论说,“这证明了民众愤怒造成的对政治系统的巨大压力,以及认为政治秩序正经历严重的权威危机的普遍看法”。文章还说,“局势愈演愈烈。反对派领袖正从最初的震动中反弹,抗议很可能变得更有组织性。事情不会像一些人希望的那样随时间的推移而平息”。

加拿大《卡尔加里先驱报》16日的文章说,伊朗已为类似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等前苏联国家发生的和平起义准备就绪。同一天的美国《芝加哥论坛报》说,分析家称德黑兰的抗议将震动伊朗当局,多年来哈梅内伊和共和国卫队司令一直警告西方试图利用伊朗新出现的公民社会分子煽动一场“天鹅绒革命”或“颜色革命”。《华盛顿邮报》16日的报道说,在伊朗的局势发展中,“认为西方在这方面无能为力的想法是愚蠢的。我们所听到的伊朗人都想要美国接触伊朗政府”。伊朗总统选举投票前,《纽约时报》就提出了“伊朗是否会发生一场绿色革命”的问题,文章所配的图片上,改革派领导人穆萨维正对支持者讲话,众多支持者手腕上都戴着绿色丝带。该报6月10日的文章说,“伊朗人认为,自从美英特工在1953年密谋推翻首相摩萨台以来,外国人就一直在策划对付他们”。

美国《标准周刊》网站的报道说,几天前,伊朗革命卫队政治主管贾瓦尼明确警告穆萨维及其支持者,将其选举运动与捷克斯洛伐克的“天鹅绒革命”相比。贾瓦尼警告说,“天鹅绒革命”的企图将被消灭在萌芽之中。俄新社今年曾报道说,伊朗情报机构负责人在国家电视台表示,美国正策划和资助一场“天鹅绒革命”,目标是推翻伊朗政府。该官员说:“美国正在该地区的一些国家,包括阿联酋、土耳其、阿塞拜疆、科威特和其他国家,派出特种部队,试图把天鹅绒革命理论付诸实践。”伊朗司法部发言人当时说,伊朗有4人被捕,他们涉嫌“准备”推翻政府,这些人收到中央情报局和美国国务院的资金。报道说,美国政府迄今已在该计划上花了近3200万美元。

伊朗可能发生“颜色革命”吗?

西方媒体对伊朗局势的评论显然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和期待。美国《迈阿密先驱报》说,“不断增加的公众愤怒将伊朗推到悬崖边上”。《时代》周刊15日的文章写道,“德黑兰聚集的支持穆萨维的人群足以令任何统治者颤抖”,“在1979年,人人都想要国王下台,但没人觉得可能。然后突然变为现实。1979年革命持续数月。即便参与者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持续多久或是否能成功。这同样适用于今天的情形”。英国《金融时报》15日的社评称,伊朗改革派获胜“始终需要克服高山般的困难”,因为农村及城市的穷人、伊朗政权的准军事力量(仅巴斯基民兵组织就有约1200万人)都是总统的庞大支持基础。法国《解放报》称,伊朗反对派没有搞“颜色革命”的能量。

(下转第六版)

猜你喜欢
天鹅绒德黑兰局势
联合国就乌克兰局势召开紧急会议
Excerpt from Three Days to See
德黑兰高楼失火坍塌
纸醉金迷
了不起的天鹅绒如今秒变少女心
空气污染严重伊朗首都德黑兰学校放假两天
傲娇天鹅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