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2009-06-19 02:09狄云涛
学周刊·中旬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题记小草中考

狄云涛

作文是语文中考中的重头戏,作文的优秀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一个考生语文中考成绩的高低。因此作文得到了不只是教师、学生的重视,也得到了教育专家甚至是家长的关注。但作文又是令不少学生头疼的问题,许多学生都困惑自己的作文为什么得不到阅卷老师的青睐,其实这与学生的生活有很大关系。毋庸置疑,当今学生生活的环境的确比任何一个时代和时期都要优越,他们衣食无忧、寒暑不知,但是,由于学业竞争的压力、时代生活的嬗变,使得他们生活体验和审美观念都与我们及前人有很大的相异之处,他们知道什么是名牌服装,什么别级的官大,也知道周杰伦的歌、杰克逊的球,手持肯德基大块朵颐,上互联网废寝忘食,但是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蒲公英、布谷鸟,看不到日出与日落、地平线,不去体贴整天替他们忧心和唠叨的父母,也不屑理解讨不到工钱民工心中的苦楚,相当一部分同学缺乏原生态的生活,在他们的成长辞典里,压根就没有潘多拉的盒子里类似的饥饿、劳累、动乱等字眼,也无暇顾及和关注什么诡谲变化的国际风云,什么张太雷、翟秋白、江竹筠,这是哪辈子的事了?对如此这般的新人类,你叫他的作文怎能文采飞扬、生动感人?你叫他怎么去写真事、抒真情,他的作文怎能受青睐、得高分?

其实,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从把握命题意图突围

最近两年,命题作文成了中考时尚,它与话题作文相比,变得最大的一点就是写作范围的限制,学生写起来不如话题作文可以随心所欲,其实命题作文只是规定了一个范围,有人形象地将之比喻为一个靶子,射出的“子弹”越接近“中心”,得到的“环数”就越高,但考生如何在一个小时的时间内使要表达的思想与作文题目要求的“中心”更为接近呢?弄清材料的内涵、明确材料的倾向非常重要,命题作文往往由导引材料、提示语句及作文要求三者组成,其中材料与题目之间的提示往往就暗含着命题者的意图,因此,决不能一带而过,而要审题阅读,结合生活、找准方向,再加创新。

二、设计一个精彩的题记

许多作家写文章的时候都喜欢设计一个题记,所谓题记,是指“写在书的正文前或文章题目下面的文字,多为扼要说明著作的内容或主体,有的只引用名人名言”。因此一篇文章有了题记,就更易使读者把握文章,不至于误读。尤其是一些处于偏题、跑题边缘的学生习作,有了题记,可能会化险为夷,不因有离题之嫌而失分,其实题记还具有丰富文章内容,提示文章结构,吸引读者注意,增强理论色彩或文学色彩等多种功能,但应注意题记的内容必须与文章主题、情调以至风格保持相对一致,能够与文章融为一体,字数宜短不宜长,文字必须精炼,三言两语即道出文章精髓。题记不是随心所欲的点缀,必须有感而发,有用而为。一个好的题记,具有生成性,即通过题记,可以生成作者的情感、态度,引发人物故事,奠定文章的基本情调与色彩,为你的作文增添光彩。

三、体裁创新

中考作文常见的文体是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而要想让评卷教师耳目一新,应从以下体裁入手:

1戏剧小品,矛盾集中尖锐、人物鲜活,与家庭生活、学校、社会有关的素材可选择文种文体。

2通讯报道,使文章真实感人,具有说服力。凡是报道人物先进事迹,歌颂人物优秀品质类文章,可采用这种形式,避免记叙文的单调乏味。

3对话访谈。“言为心声”,人物语言可表现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同时对话显得自由灵活,内容无所不包,凡与社会热点和人们生活中有争议的素材可采用这种形式。

4另类文体。如童话寓言、故事新编、启事、合同、广告、诊断报告、说明书等,形式新颖活泼,于轻快诙谐中见沉重,只要内容与形式达到完美结合,照样可获得高分。

四、凭构思出奇制胜

创造性思维有三个特征:新颖性、价值性、综合性。其中最重要的是新颖性,新颖性就是突破常规性思维而产生的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新构思,这就是求异思维,也叫逆向思维,它能打破常规思维的定势,出奇制胜,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创新思路有四种形式:

1倒过去想

“倒过去想”,在古代称为“反弹琵琶”,它是一种逆向开拓法,既从某一固定要领的相反方向思索、分析,以求得新的判断与认识。这是作文创新最常用的思维方法,如对“各人自扫门前雪”“买椟还珠”“班门弄斧”等成语倒过去想,逆向开拓,结果引出人“各人完成本职工作,才能出色完成任务”“商人要重视包装艺术”“弄斧必须到班门”等新观点、新见解。

2进一步想

“进一步想”,又叫深层开拓法,即在原有思想意见的基础上前进一步,从而开拓新的思想、新意见。

如“我愿做小草”这个作文,一般学生都想到“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赞扬“小草精神”,其实完全可以进一步想,小草为什么会有顽强的生命力,是因为有阳光无私地给它热量,小草如果离开阳光也只能枯萎而死,这样,“阳光精神,不是值得赞扬吗?”再进一步想,小草如果只有阳光没有土壤,还是不能生长,还需要土壤给小草水分、肥料,这样一想,“土壤精神”不是也值得赞扬吗?思想一步步的开拓,也就一步步有了新意,文章就有话可写,有情可抒了。

3换角度想

苏轼“题西林壁”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讲不同角度看景物,会有着不同的形态。同一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结果会有所不同,同一题目,从不同的角度构思立意,往往就能翻出不同的新意来。

例如写“滥竽充数”的启事一文,一般同学从南郭先生角度考虑,以“滥竽无法充数”为题,表达了需要真才实学的观点。而转换角度,从齐宣王角度想,得到了“改革吃大锅饭的人事制度”,“用人首先要真正识才”等观点;从齐泯王角度想,得出了“齐泯王勇于改革人事制度”的观点;从吹竽队角度想,得出了“包庇别人,等于害了别人”的观点。这后面三个角度富有新意,且能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往往能写出富有时代色彩的创新文章来。

4合起来想

所谓合起来想,就是把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意见综合起来考虑,吸取各方面的合理之处,进而形成一种更合理、更完善的见解。席勒说“就创造的思维而言,我们应敞开智能大门,让那些杂乱无章的设想涌尽我们的脑海,然后再作总体上的分析和验证”,这就是说,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记叙、描写事物,以全面、真实的反映事物立体的面目。

例如,对“马谡失街亭”这件事,一般同学都认为马谡言过其实,刚愎自用,被诸葛亮斩首是“罪有应得”,但也能从正反两面去想,认为马谡尽管失街亭有罪,但战前,在众将一片默然中挺身而出,坚决请战;战中,在身陷绝境时,不投敌、不逃跑、突围还蜀;战后,不自辩、不求情,甘愿伏法,慷慨托孤。根据这些事实,马谡不愧是一位忠贞爱国、光明磊落的大丈夫。

总之,在中考中,学生只要灵活地掌握了以上方法,加以灵活运用,思路大开,一定会奇妙无穷。

猜你喜欢
题记小草中考
元 楷书察罕装像题记、祝天装像题记原石
小草的烦恼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张釜隶书《药洲九曜石题记》
牛小草的牛
孝堂山石祠北魏二题记考论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别宥斋藏书题记拾遗
放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