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2009-06-21 01:48陈金艳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0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素质

陈金艳

[摘要] 高职院校在突出其职业性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文章在分析了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希望通过构建全面的评价标准、培养重要的人文素质和建立地方特色的人文课程等途径,来改变这一现状,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文素质 地方特色

我国高职院校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其数量已占到全国高校总数的一半以上,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的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却不容乐观。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含义

人文素质教育即通过传授人文学科知识和相应技能,并通过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使之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学科包括哲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历史学、考古学、文化学、心理学、宗教学等学科。人文素质教学的目的,本质上在于“教人做人”。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我国古今的教育理念都提倡先做人,后做事。《论语•学而》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006年,教育部高教司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即“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说,“教人做人”应该也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

一些高职院校认为,高职教育既然是培养“实用型”、“技术型”人才,就要千方百计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办学要以就业为导向,课程安排、实践实习都以技能学习为主,一切课程安排的原则是看其是否实用,实用则开,不实用则舍。出现了“技术至上”的倾向,教育的终极目的被放弃,学校完全成了职业训练场。高等职业教育似乎已经沦为一种技术教育和工具教育,成为一种针对就业开展的技能训练。有些学者认为:现代社会教育已失去真正教育的功能,它不是以成人为终极目的,而是以把人当做一种工作为目的,只是从技术、公用效率的层次把人转变为物,人的本体性的存在价值被抹杀,使人成为受过良好教育、技术纯良的机器人,成为“没有受过教育的专家”。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成就了高职院校的高就业率,然而学生的人文素质却令人担忧。据调查,高职生中有90%的学生没有完整地看过《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四大名著,能完整说出孔子、孟子、老子等文化名人的思想和主张的不足15%,40%的学生适应能力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弱;18%的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差。10%的学生出现人格缺失,如自卑、冷漠、悲观、怯懦、敏感、甚至对人敌视等。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更习惯关心学习到多少“关于技术的知识”、获得了多少操作技能,考过了几个证书,明天毕业这些知识和技能会让他找到一份什么样的工作;而较少考虑自己人格、品质的形成。以致于工作中常常由于素质的低下引起用人单位的不满,而这些不满意的因素“往往不是业务上的,即不是智力因素上的,而是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围,诸如不能遵守劳动纪律,不准时上下班,工作缺乏责任心,不能很好的与他人合作,不愿干小事等”。

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目前,学术界关于高职院校“做人”教育这一薄弱环节,在教育理念、教师队伍、校园文化等方面都提出了解决办法,本文仅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1.构建全面的评价标准

在办学实践中,对人文素质课和专业课应该采取两种不同的评判标准,而不能采取一刀切的评价体系。在课程开发方面,人文素质课不可能像专业课那样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它更多的是一种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在课堂讲解方面,人文素质课不可能像专业课那样突出实训和实操,它更多地可能是案例分析、讨论辩解等,主要是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一种价值观和方法论,使学生能够明辨是非曲直。

2.培养重要的人文素质

高职学生在文化基础、接受能力、毕业后所进入的岗位于本科生有所不同,同时在校只有三年时间,我们应该根据这些情况,在有限的课时中提炼出优秀的文化成果来重点培养学生的几方面素质,如职业道德、诚实守信、吃苦敬业等。

(1)职业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树人,树人的重心是育德,人文素质的重要方面是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无论是在学校、在社会上还是在工作岗位中,我们每个人都要恪守一定的道德操守。因此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将来在社会工作岗位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树立正确的职业信念,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方式和习惯,懂得团队合作等。

(2)诚实守信。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文素质课一定要使学生懂得诚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争取做到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3)吃苦敬业。在如今就业形势严峻的形势下,尤其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吃苦敬业精神。要使学生懂得敬业的重要性,要做到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立足于平凡的工作岗位,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

3.建立地方特色的人文课程

高职院校的一个突出特色就是为地方区域经济服务。高职院校除了设置普遍性的人文课程外,还可以向专业课那样突出人文课程的地方特色。以我校为例,学生均来自广东各地,毕业后又很少离开广东,所以,在人文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增加岭南文化的讲解,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这一地方特色文化,消除“广东是文化沙漠”的误解。同时,珠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居多,而其中中小企业又以日资、台资、港澳居多,所以也可以加强日本文化、香港文化和澳门文化等相关方面文化知识的讲解,以减少将来工作中的文化摩擦。

爱因斯坦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机器,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希望我们的高职院校在突出其职业性的同时,也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使学生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而不是做事的工具。

参考文献:

[1]金良年.论语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蒋立荣.关于加强高职高专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1).

[3]钱惠梅.高职院校亟需加强人文教育.科协论坛,2007,(4):335.

[4]刘文.高职生入学导读.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11.

[5]姚贵平.解读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6).

[6]郑万年.高职院校的人文科学教育探讨.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7,(2).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素质
人文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