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历史上的名士

2009-06-21 01:48周国安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09年11期
关键词:扬州人扬州文化

周国安

扬州的历史文化积淀十分丰厚,可谓人文荟萃,名流众多。这些留在扬州历史上的光辉的名字,成为扬州历史文化独特的人文资源。

为此后千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全面领先世界奠定了思想基础,首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西汉大儒董仲舒,曾被汉武帝派到扬州,担任江都国相,推动了江淮学术的发展。

江都公主刘细君,在公元前105年就远嫁乌孙国和亲,比名闻天下的昭君出塞早了整整72年,可谓中华第一位“和亲公主”。

唐宋两代文人墨客对扬州的偏爱特别多。唐代大诗人李白、白居易均在扬州留下传世名篇。徐凝一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通“奈”)是扬州”,使扬州有了“月亮城”的美誉;杜牧一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让“明月”和“玉箫”几乎成了扬州的名片。扬州诗人张若虚仅两首诗传世,其中一篇《春江花月夜》就被誉为“孤篇压全唐”。欧阳修在扬州任太守期间“挥毫万字一饮千钟”,潇洒风流,他一手打造的千年名胜平山堂,成为一代文宗与一座名城紧密相连的象征。

扬州史上的国际交流特别多。唐代扬州人鉴真大和尚把佛教律宗精义传到东瀛日本;宋代穆罕默德十六世裔孙普哈丁在扬州传播伊斯兰教,并创建了仙鹤寺。

明清两代扬州名臣特别多。“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千古忠魂史可法英勇无畏的高大形象,深深地植入扬州人民的心中。一代名臣阮元是清代中期文坛领袖,又是扬州学派的领袖人物。

扬州跟明清几大古典小说渊源深厚。《水浒》的作者施耐庵是扬州兴化人;《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对扬州情有独钟,生前多次到此,并终老于扬州;《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扬州天宁寺奉旨刊刻《全唐诗》,《红楼梦》的女主人公林黛玉,是在绿杨城廓长大的扬州姑娘。

扬州还有郑板桥、金农等“扬州八怪”。以他们为代表的扬州画派,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重在创造与发挥,开创了一代新画风,为中国绘画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业,也成了扬州的一张文化名片。

扬州走出的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朱自清,他利用手中的笔宣传扬州,歌颂扬州,自豪地宣称“我是扬州人”。他的《背影》,是感人至深的亲情散文经典;又一篇《荷塘月色》,也是脍炙人口的抒情小品名篇。

【相关链接】

别样的扬州符号

“三头”宴世人熟知的扬州美食是扬州炒饭和扬州煮干丝。其实,“三头”宴才是扬州大菜的招牌菜,显露出扬州曾经的富足和大气。“三头”分别是清炖蟹粉狮子头、扒烧整猪头、拆烩鲢鱼头。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这句扬州谚语,说的是扬州人嗜好喝早茶和下澡堂子的习俗,这是扬州休闲文化的两大特色。扬州人早上起来后,不赶着上班的人喜欢到茶楼喝茶,让那清新的茗茶荡涤掉一肚子浊气,此谓“皮包水”;而到了晚上,他们喜欢到澡堂子里泡老半天,洗去一天的尘埃和疲劳,此谓“水包皮”。

猜你喜欢
扬州人扬州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扬州的夏日
谁远谁近?
望江南
扬州的秋日
下扬州
鬼精的扬州人:那些优雅的传统市井生活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