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卢梭教育思想

2009-06-21 04:36马冬青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09年12期
关键词:爱弥儿卢梭天性

马冬青

摘要:十八世纪法国革命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卢梭提出的教育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的思想核心是“归于自然”,提倡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顺其自然。它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时至今日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卢梭教育思想自然主义

1卢梭教育思想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

十八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伟大运动。它加速了旧社会的崩溃,它促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到临。启蒙运动者揭起“尊崇理性”的旗帜,对于压迫人权的封建政治进行致命的抨击,对于陷入于愚昧的宗教迷信进行彻底的谴责,对于残害天性和因循守旧的文化教育进行根本的唾弃。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卢梭正是这一运动的思想先驱,他的开天辟地著作《爱弥儿》震惊了整个法国,乃至世界。正如卢梭在《爱弥儿》中写道:“各种建立在奢靡和虚节之上的风尚和风俗,把人们的生活过程局限于最不幸的整齐划一之中。”“我们的智慧全是奴性的偏见,我们的习俗都含在控制,压抑和压迫之中。文明人自生到死,都不能不为奴隶。婴儿被捆缚在襁褓之中,死尸被钉封在棺之内。人的一生都受着习俗制度所囚禁。”卢梭的论述真可谓一针见血直指封建制度的命脉。卢梭教育理论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强调人性的解放,注重人的个性特点,归于自然,注重人的自由,平等,独立。

2卢梭教育思想解读

卢梭在《爱弥儿》中主张教育应“归于自然,发展个性”。培养自由、平等、独立,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人。卢梭还提出在不同年龄阶段对儿童应该进行体育教育,感官教育,智育教育,德育教育和爱情教育。自然教育理论贯穿于卢梭的教育理论,其核心是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如果打乱了儿童年龄发展规律次序,揠苗助长,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前功尽弃。

我们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要受到三种教育的影响,即:自然,人和事物。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教育;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施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指导,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即环境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是事物教育。三种教育协调一致,目标同一,学生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天性才能完美发展。要使这三种教育得到完美的结合,卢梭的答案:“人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必须服从“天性”的发展。他说:“在这三种教育因素之中,天性完全超越我们的控制能力以外;事物也只有一部分可以为我们所控制;只有人为的教育是我们支配的。”“因为这三种教育因素必须协力合作,所以受人支配的两种力量必须服从那种不受人支配的力量的领导。”

卢梭强烈反对教育为特权阶级服务,反对教育培养特权阶级的从业人员。认为现今的教育培养出来的是“暴君”,“恶棍”。这些迂腐和奢靡的王孙公子和达官贵人身体衰弱多病,精神萎靡不振,全身充满铜臭味,奴才一样的秉性。强调教育内容,方法要适合儿童身心自然发展进程,从儿童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为儿童自然发展创造有力的条件,激发儿童兴趣爱好和需要,尊重儿童个性,发挥儿童主动性,创造性,使儿童真正享受到自由和谐发展。卢梭在《爱弥儿》序言中说:“尽管有许多人著书立说,其目的据说完全是为了有益人群,然而在所有一切有益人类的事业中,首要的一件即教育人的事业,却被忽视了。“在教育进程中,卢梭反对揠苗助长和贪多务深,他说人的天性发展是有秩序的,率性发展的教育必须适应不同时期的儿童发育水平,万不该不顾天性发展硬把成人理解的知能来主观武断地强使幼年儿童接受。在教育方法上,反对强制压制和呆读死记,呼吁尊重儿童的自觉,提倡诱导启发。他要人“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他要人“成为天性所造成的人,而不是人造成的人”。卢梭为了使儿童避免受到社会洗染而率性成长,提出消极教育主张,他说:“那是不教儿童以道德或知识,反而保持他的心灵不生罪恶或错误。”

3卢梭教育思想对现代的启示

卢梭所提倡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不仅是对封建教育制度和观念的全面深刻的批判,而且使人类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也使教育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转变。

卢梭为了粉碎这种教育大声呼吁培养自然人。他说人类在自然状态下,既不是帝王,贵族,朝臣,也不是亿万富翁。人在出生时都是自由而平等的。

卢梭认为人在自然状态下,一定是心与身结合发展的,卢梭以爱弥儿为代表来描绘道:“至于我的学生,宁可说是自然的学生。他自最初起便被训练尽可能的自食其力,他并没有养成那永远求助于人的习惯,他更没养成那种向人夸示学问的习惯,他并不空谈,他注重实行”。他提倡向大自然学习而不向人为的学习。他认为知识是自然而然的获取而不是强加上去的。这种强加上的学习只能毁了孩子。在他没有意识到他在学习功课的时候,他的学习便进行的极为迅速。这样,他的身心才能健康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感觉学习的真正快乐。他还说:“假如我们不叫儿童埋头读书,而让他们到工厂从事劳作,他的双手便可通过工作来发展他的心灵,当他想象自己是一个工人时,他实在已经变成哲学家了”。卢梭还深刻地分析了人的痛苦产生的根源,认为人的欲望和能力之间的差距是痛苦的主要根源。只有趋于自然状态下的人,欲望和能力之间的差距才能越来越小,痛苦也就越小。卢梭的见解是极其深刻的,他的<爱弥儿>读者很多,而真正读懂他的深刻内涵的人却很少。

卢梭要人灵活的读书而且在实践中学习有用的知识,探索事物的发展规律。反对学校对儿童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这样的灌输知识只能使知识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学起来变得很痛苦。他说:“为了不定的将来而牺牲现在,为了给儿童准备他也许永不能享受的若干年后的幸福,而把种种约束加在他身上,开始就使他感受苦恼,象被判终身做苦工的忍受无限的苦役而且受这种苦楚而将来也不见得有益。天真快乐的童年消磨在哭泣,惩戒,恐吓与奴隶的生活之中”。

卢梭在《爱弥儿》中把儿童划分为四个阶段。

①从出生到两岁的婴儿期。婴儿身体的保健和养护。婴儿记忆力和想象力处在沉睡状态,感觉是他知识唯一来源。培养他去看,去摸,去听,因为这样他才能体会到看和摸的区别;了解物体的冷热。软硬,轻重,大小,从而慢慢感觉到物体种种不同性质。②从两岁到十二岁。外部的感觉器官,感觉经验,体育锻炼。学习勇敢的精神,忍受轻微的痛苦,并且渐渐学会忍受更大的痛苦。要和这些孩子做游戏玩耍,让他们的童年充满快乐,阳光,不要让他们童年充满惩罚,恐吓,哭泣和奴役。③从十二岁到十五岁少年期。好奇心,求知阶段。亲历亲为取得的成绩肯定比他人学来的观念清楚得多。同时,养成不轻易迷信权威的习惯。卢梭认为寓教于乐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④从十五岁到成年期。道德教育,善良情感,意志判断。卢梭认为教育儿童如何保护自己:教育儿童如何经受命运的打击;教育儿童如何看待富贵和贫穷;教育儿童如何在残酷的现实中生存。要锻炼儿童,磨砺勇气,从小知烦恼和痛苦,才是遵循自然之道。

4卢梭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由于卢梭所处时代的限制,他的教育思想理论也有许多局限性。首先,卢梭所说的自然人是脱离实际生活当中的人,在现实生活当中是不存在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社会性的产物,人脱离不开社会,人是自然人和社会人的统一”。其次,卢梭否定书本知识和教师传授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可以完全在自然状态下学习,无需借助于任何辅助设备。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总而言知,我们对卢梭的教育思想应该坚持辩证统一的方法来看,才能更加全面地理解他的思想深刻内涵。

猜你喜欢
爱弥儿卢梭天性
再论爱弥儿是谁
尊重天性 顺势而为——读《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有感
与卢梭的狮子相遇
跟着卢梭去看原始派
卢梭的思想实践及其争论
从《爱弥儿》中探寻卢梭的自然主义爱情观
鼓励孩子爱玩天性的家具设计
卢梭《社会契约论》中的自由思想
需求、天性与产业发展——来自亚当·斯密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