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守护心灵月亮的树

2009-06-22 09:38石立强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09年20期
关键词:哲理庄子做人

石立强

一部《庄子》渗透了作者全部的心血,蕴涵着许多发人深省的哲理。当我们初读《庄子》时,正如鲍鹏山先生所言:“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手足无措,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但当我们再次捧起《庄子》时,与于丹教授一起细细品味那一篇篇寓言背后的哲理,我们便会豁然发现,庄子是一棵在清风中守护我们心灵月亮的树。

读庄子,体会他独特的生活哲学、处世哲学,我们会从中建立起生命体系的参照系统和自己的人生坐标,并在这个巨大的系统和浩瀚的坐标系上塑造自己。也许,有人会质疑:“庄子一生碌碌无为,有何参照之处?”其实不然,庄子一生看破红尘,不屑名利,追求乘物以游心,以无为而有为,是真正的逍遥游。时隔两千余年,当我们用今天的思想观念来审视这位圣人时,他的思想依旧能指导我们今天的生活。

庄子在《逍遥游》中告诉我们,做人要有一种大境界。那么这种境界究竟有多大呢?依我看,心有多大,境界就有多大。很多时候是我们的内心缩小了自己的境界。我们时常患得患失,往往用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规地看待事物,从而忽视了事物的本质。当我们因某一次失败灰心丧气从而懈怠时,却不知已经错失了更多的机遇;当我们为了一件小事与朋友斤斤计较时,却不知已经伤害了一位真挚的好友;当我们为了迎合某些庸人的口味自降品位时,却不知已经失去了自己独有的魅力。仔细想想,这样岂不是得不偿失吗?“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做人处世,我们要有宽广的胸怀、智慧的头脑、敏锐的洞察力,要有一种波澜不惊的睿智,风雨过后的超脱,这才是真正的风度。这样我们才能在喧嚣的尘世中找到一方心灵的净土。

大千世界,纷繁复杂。有太多太多的东西是我们不能左右的。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都会遇到突然袭来的挑战,当面对这些感到力不从心时,我们便会抱怨生活的艰辛,人生的无常。那么,我们在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到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呢?庄子告诉我们“外化而内不化。”诚然,我们想在社会上立足,就需要顺应世俗的准则,但内心要坚持自己的秉性,正如于丹教授所言:“生命要有所坚持,而生存可以随遇而安。”我们要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调整自我,适应社会准则,但也要有始终信守不变的原则,这样我们就会拥有一个灿烂似锦、独一无二的人生。

庄子教给我们许多人生的大智慧。轻轻地捧起《庄子》,细细地品读,静静地感悟,我们会发现庄子离我们的生活其实很近很近。他用自称“谬悠之说,荒唐之言”的文辞触动我们的心灵。当我们的灵魂在风雨飘摇的深夜忐忑不安时,庄子是一盏永远不灭的灯,指引着我们前行的路。当我们试着用庄子的思想来处世时,便会觉得生活很轻松,很快乐。

一部《庄子》博大精深,涵盖古今。庄子永远处于我们很难到达的境界,永远包含我们不曾通达的事理;他也永远指引着我们前行的路,永远是守护我们心灵月亮的树。

【作者系甘肃省庄浪县职教中心高三(3)班学生】

猜你喜欢
哲理庄子做人
《庄子说》(二十二)
成功箴言
《庄子说》(二十)
哲理漫画
漫画哲理
漫画哲理
哲理漫画
《庄子说》(十五)
图趣
做人要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