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是增强大学生德育实效性的内在保证

2009-06-22 02:55张中世
法制与社会 2009年25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道德德育

张中世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运用非智力因素——情感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增强大学生德育实效性的内在保证。

一、情感的含义和特征

情感,原义是指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悲伤等。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主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应过程。客观事物是情感产生的源泉,需要是情感产生的前提和基础,认识过程是情感产生的过程。教育学认为,情感及道德情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的态度体验,它一般是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情感,不论如何表述,就其本质而言,都是反映主客体之间所产生的一种体验,因而是一致的。一般来说,凡是与主体的需要相符合,人们就产生肯定积极的情感,反之,则产生否定消极的情感。情感一旦产生,便会对主题产生影响,进而直接影响人们的行为动机。人的情感具有许多有别于其他心理活动的特征,最重要的特征是:情感的两极性;情感的情境性;情感的感染性。

总之,情感的两极性是情感的基本特征,直接反映了主题的内心体验;情感的情境性反映了主题与环境的关系;情感的感染性反映了主题与他人的关系。三者统一于情感的本质之中,从不同角度发挥作用。

二、情感在大学生德育中的作用

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是有知情信意行五个要素组成的。对大学生进行德育,从本质上说,就是培养这五个要素有简单到复杂、从低到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常常遵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原则。因此,情感在大学生德育中的作用,就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知、信、意、行的影响。

(一)情感与道德认识的形成

道德认识形成的前提是学生对德育的内容的掌握,而对德育内容的掌握主要讯在两个问题,一是对德育内容的接受意愿,二是对德育内容的确信程度。一般而言,学生对德育内容的接受,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能不能接受,二是愿不愿意接受。其中,“能不能”主要受制于认知性因素,即学生对德育内容和形式的情感体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学习意愿。在德育过程中,“能不能”的问题并不突出,与之相比,“愿不愿”的问题始终是德育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和难点。教育工作者经常强调,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等,实际上就是解决学生“愿不愿”的问题,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学生情感的制约。

(二)情感与道德信念的内化

所谓内化,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帮助下或其他社会教育因素的作用下,接受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规范并转化为自己的个体意识,是个体不仅真正地相信、接受和遵守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而且自愿将这些要求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与行为依据的过程。在德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力往往更多、更直接地来自学习内容和形式的吸引力而产生的情感。而且,学生在教学过程的每一阶段所产生的情感反应,都会直接影响其自我投入的意愿和程度,并对其学习信念的效能起增强或减弱的作用。因此,在道德信念的内化和强化过程中。需要借助积极情感来调节学生意愿,使之自觉讲道德认识内化为个体品质。

(三)情感与道德意志的锻炼

在德育理论和实践中,人们谈到道德行为的调控时总要强调意志的作用。但如何使学生有效地锻炼道德意志,以克服道德行为中的各种困难呢?同样必须考虑情感的作用。一般来说,学生的道德意志总是在伴随积极情感的活动中得以有效锻炼。在德育过程中,意志对学生行为的调节控制是通过情感发挥作用的,如果没有积极情感的参与支持,学生的意志就会在行动上变得乏味,内外困难就会在心理上变得可怕,道德行为的调节自然也就难以长久维持。同样,当学生能以坚持不解的意志排除内外干扰战胜困难时,一定伴随着积极情感。

(四)情感与道德行为的自律

自律表明人在没有外在强化或外在控制的情况下,能自觉地用道德标准约束自己的行为。自律行为的产生,是由于特定的行为经常导致某种情感结果或经常引发某种性质的情感。因而该行为与相应的情感所定性,以致其再现可以引发相应的情感及其反馈结果,并对人的行为产生内在的调节和强化作用。因此,情感制约主体道德行为的自律。

总之,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中,知、情、信、意、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有机整体。情感在德育中的作用,突出得表现在其对“知”与“行”的内化调节上。只有通过这种内化作用,才能促使道德认识的形成、道德信念的内化、道德意志的锻炼、道德行为的自律。因此,激发和运用相应的情感,是大学生德育获得实效的心理基础和内在保证。

三、情感在大学生德育中的运用

通过对情感含义的理解和认识,对情感作用的分析,可以知道情感一旦产生,就会直接影响主体的行为动机。而情感的两极性又表明,积极的情感对主体的行为动机具有促进作用,可以提高主体的活动能力,这是一般意义的情感两极性。

运用情感对大学生进行德育就是激发教育中的积极情感,抑制教育中的消极情感,在这一基本前提下,充分发挥情感的情境性和感染性作用,促进由“知”向“行”的转化。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的途径实施。

(一)通过认知过程运用情感

在高校德育中,传统的课堂讲授仍然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对德育知识的认知仍然是德育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因此应该重视和加强情感在认识过程中的运用。

首先,切合实际,增强现实感。在德育知识的讲授中,教师要把理论讲授和学生关心的或身边发生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教学语言的通俗易懂和形象生动上下功夫,在自己的理论讲授过程中,引用能增强学生现实感的事例,确保学生信服,引起学生共鸣,让学生带着感情参与教学活动。

其次,探求方法,增强情趣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越浓,学习积极性就越高,学习效果就越好。故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重视情感和兴趣,对形式动之以情、授之以趣。在课内探求、设置各种增强学生情趣感的方法,加大学生的参与范围,如提问法、点评法、讨论法、演讲法等等。

最后,创设情境,增强体验感。教师适当的采用一些情境教学和角色扮演的课堂教学形式,以增强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如将多媒体课件等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引进德育课堂是创设情境的有效手段。

(二)通过实践活动强化情感

实践活动是德育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课堂教育只侧重解决德育知识和思想的传授,而要实现德育的良好效果,必须通过大学生自身的内心体验、情感积累和行为实践。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和对实践客观的正确认识。这是进行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因此,通过实践活动强化情感,需要致意三个问题。首先,在活动开始之前,组织者应对实践活动中的两种情况作到心中有数,充分做好准备工作;一是通过实践所要实现的特定德育目标或输出的内容;二是能够激发学生情感体验之处。其次,在社会实践中,当学生完成某一既定的德育活动任务时,组织者应当及时激励学生进行探索,强化情感体验,而不是满足于实践既定的德育任务和内容。最后,教育者应当组织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富于挑战性的实践活动,并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两难的思考中,理解感悟人生,认识社会和自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自己的适应性,完善自己的价值体系。

(三)通过教师魅力激发情感

在德育活动中,德育教师的人格魅力本身就是一笔财富。在当前大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已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更倾向于“有渊博的知识,给人源源不断的甘泉;有博大的胸怀,给人天高地阔的世界;有进取的精神,给人积极向上的目标;有朋友般情谊,给人兄弟姐妹的关爱;有端庄的容貌,给人赏心悦目的视觉。”因此,教师更应该加强自身素质,注重个人修养,培养崇高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发挥自身的感染力,感化学生、熏陶学生。

首先,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在德育中激发学生情感,就首先要做到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同时教师一定要意识到,自己的言谈举止、衣着打扮甚至一颦一笑都会对学生的情感世界产生影响,甚至是改变。对前途与事业的乐观自信、对生活的无尽热情、对真美善和假恶臭的鲜明爱憎、品味鉴赏活动的纯情都应是德育教师所必备的心理素质和情感体验。所以,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师范作用,对出事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襟怀坦荡,真诚待人。在德育中运用情感的基础在于情感的感染性,即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心灵的共鸣,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信赖是运用情感的客观前提所在。因此,德育教师作为教育主体,必须以坦荡的胸怀去拥抱渴望感情抚慰和心灵慰藉的青年大学生。情感的科学运用,需要德育教师用自己诚挚的情感叩击学生的心灵世界,是学生受到心灵的洗礼、情感的滋润、德育的感化。

最后,潜心探索,持之以恒。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激发学生的情感,增强德育实效性,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他需要教师在长期的德育工作中,进行持之以恒的努力,发扬潜心探索的精神。

综上所述,情感在大学生德育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内在保证。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更需要其心理健康,重视思想品德教育。正确认识情感的含义,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科学运用情感,以境生情、以情育情、以情达理,高校德育工作才能见到实效,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才能得到加强,素质教育才能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道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