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就业之人格教育

2009-06-22 02:55
法制与社会 2009年25期
关键词:社会转型人格毕业生

李 想

一、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就业制度的转变及原因分析

所谓社会转型,就是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机制从一种型式向另一种型式转换的运动过程,是一切社会形态的质变、飞跃,社会革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改革和变迁等都可视为社会转型的形式。我国的社会学学者对于“中国社会转型”的论述概念不一,主要有三方面的理解:一是指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即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三是指社会形态变迁,即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①

我国的社会转型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随着社会体制的转型,机制转轨和利益分配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转变,进而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甚至价值取向。与此同时,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也经历了“统包统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等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体制的转变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制度的转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机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私营经济空前繁荣,使的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大学生统包统分的派遣机制成为历史。用人单位更侧重考量毕业生的个人能力,而不仅仅是他们的学业背景。

其次,高等教育的改革,滞后于社会的发展需要。我国的大学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各地高校不断扩招,使得毕业生数量年年递增。有数据显示,2001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15万,2002年毕业生上升为145.1万人,2003年毕业生数量猛增为212.2万人,比上一年增加67.1万人。2004年毕业生为280万,比2003年净增68万,2005年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306.8万人,2006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413万,2007年毕业人数480万,2008年毕业人数达到了559万,2009年毕业生人数达到610万,到2011年,大学层次毕业生数量将达到峰值,约758万人。而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在培养学生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和思维模式等方面与社会的实际需求有一定的差距。专业设置也难于适应岗位需求和市场产业结构,从而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再次,大学生择业观滞后。一是大学生对自己的择业区域聚焦在大中城市,不愿到经济不发达的地市工作。二是大学生将就业目光主要投放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外资企业等用人单位。三是创业激情和勇气不足,缺乏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容易遇难而退。

因此,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就业问题,同“三农”问题,国企问题存在一定的共同之处,都是转型社会中一系列正常的近乎必然化的问题,都受到了整个转型社会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的制约。因而,面对历史的必然,大学生只有增强自身素养、优化自身人格,才能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

二、优化大学生人格

(一)人格与社会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格是人之为人的品格,它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道德、法律、宗教等等在人身上的体现。人格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形成的;不是自然的,而是社会的。一旦脱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道德、法律、宗教等等,我们就难以理解人及其人格。②所有人通常都是作为社会成员而生活,社会成员依据年龄、性别、职业、阶层等因素被分属于不同的组群,并且渴望所属组群特定的文化模式认可。人与社会的终极关系恰恰是人格在社会环境中的被认可。因为人格具有社会性,对于一个人的评判和考量是以他所生活的社会发展阶段为坐标的,人们总会自觉或不自觉的从社会性的角度来审视他人。

就我国目前来看,我们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尽管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最终建立,现代化建设尚没有完成,但是,社会所发生的变迁已经向我们提出了人格转型的要求。新型的社会需要新型的人格,但正如新的社会需要经历一个由产生到发展再到成熟的过程一样,新型人格也需要经历一个由产生到发展再到成熟的过程。③当代大学生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这既给大学生的新型人格塑造带来多元价值认同和行为导向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也给大学生的人格塑造提供了更多可参照的视角,使其在更广阔的文化领域和社会背景上融汇与吸取中西方文化的精华,在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对传统人格和现代人格进行理性判断。

(二)优化大学生人格的途径

优化大学生人格是提升个人和社会竞争力的关键。笔者认为,优化大学生人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1.转变教育理念,确立“素质本位、人格本位”的教育方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共存,是世界教育的共同要求,也应该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一致指向。康布斯(人本主义教育家)认为教育目的决不只限于教学生知识或获得技能,更主要的是要符合学生的情意需求,使他们在知、情、意三方面均衡发展,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学生通过学校的学习生活,最终要走向社会,如何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求得生存靠的并不是一纸成绩。

笔者认为,加强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社会竞争力,就业竞争力的根本之路。人格教育的核心,在于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心;人格教育的关键,在于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创造宽松的环境。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多元文化的冲突、社会道德的失范、价值观念的变迁,都会造成个体内心的冲突与矛盾,无处不在的竞争压力,更是以前所未有的态势逼近和渗入大学生的生活。所有这些,都很容易使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产生认知失调,感到彷徨和困惑,在遭受挫折时极易产生厌世情绪,走向极端。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在环境适应、学习、人际关系、恋爱、人格障碍、就业等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为大学生创设一个关怀的环境,提供人格养成的价值参照和有效方法,启发他们追求人格完善的意识,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学会关心,养成健康的学习、生活方式,提高人格的层次和水平。

2.提高教育工作者自身人格魅力。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已成为当代国际社会教育变革的重要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是高等教育改革深化的必然走向和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健全人格则是各种人格特质的完备结合,表现为人在社会生活的多方面所表现的作为人的理想状态。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在各方面彼此和谐统一时,他的人格就是健康的。否则,可能会出现适应困难,甚至出现人格分裂。它不仅局限在人格心理学的范畴,还体现在伦理道德、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它是个体人格与社会人格的有机统一。

在中国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大学生群体正在经历的是中国的大变革时代,他们的成长伴随着整个社会的演变。我们的社会,从改革开放后就不可逆转的开始一步步向着既定方向迈进,随之而来的就是全民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变化。因此,教育工作者在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之余,还应帮助大学生了解当今各种先进文化的由来及发展方向,使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其他国家的文化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和判断。这就需要教育者不断的充实自己,才能在多元的价值观念中与大学生进行理性对话。

3.锻造大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人格具有很强的功能性,它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关键。当面对挫折与失败时,坚强的人格能使人发愤拼搏,懦弱的人格则会让人一蹶不振。锻造积极向上的人格,才能从更本上提高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才能在各种矛盾激荡的社会转型期做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做为社会中的个人,我们很难改变大的社会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自身,让我们自己变得更强大,更优秀,更适应这个时代。

教育工作者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适当的运用“皮格玛利翁效应”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皮格玛利翁效应”理论认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合理的运用这一效应,可以使学生养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锻造人格教育的最高目标。应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并能按正确的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来控制自己。使学生具有不屈不挠精神、独立创新精神和实现自我的追求。

人格包含特质、认知和倾向三个单元。它们相互联系和作用,从而构成我们健全的人格。而“认知”单元的完善主要依赖于大学生自身各种文化知识的积累。高尔基说过,人的知识越广,人的本身的境界也越臻完善。大学生通过广泛涉猎各种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可以不断增长自身智慧,这也是一个人格优化的过程。只有具备一定的心理知识和人文素养,才能掌握自己内心的情绪变化,才能适时调试自我,从而掌握了心理素质完善和人格健全的主动权。

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是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厉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中国的未来需要一代代大学生的不懈奋斗,大学生群体的素质高下将直接影响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锻造大学生人格素质,提升大学生社会竞争力也将是我们高校德育工作者的终极追求。

猜你喜欢
社会转型人格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社会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战后台湾如何从农业社会转型工业社会
现象级“老炮儿”折射社会转型之惑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