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反三学成语

2009-07-01 02:42马菊华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1期
关键词:如茵归类区分

马菊华

俗话说:浓缩的即是精华。成语便可算是高度浓缩的精华了。它虽短小,但意蕴绵长,是小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丰富而宝贵的词汇库。苏教版教材非常重视这一语言奇葩,从一年级下册起,在单元练习里基本安排了“熟记成语”这一板块,旨在丰富学生的成语积累。

以苏教版第十册教材作例子,全册共七个练习,分别在练习2、练习3、练习5、练习7中共安排识记成语48个。成语教学似轻实重,似易实难,它重在积累和运用。所以如果一学期仅仅满足于学好这些成语,其实还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如何在此基础上做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在识记量上达到一个飞跃呢?笔者认为应善于联想,找到关联点然后进行拓展。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其实教成语时,也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成语进行类别划分再进行拓展。

一、以来源不同归类拓展

成语内涵丰富,积淀了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和优秀的传统文化,许多成语都有出处,有来源于神话故事的,有来源于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的,还有来源于古代诗文甚至宗教故事的等等。苏教版第九册练习2上就安排了十二个出自寓言的成语,有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等,在引导学生大体上知道它们的意思之后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它们都来源于寓言故事,然后可进行拓展:你们还知道哪些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呢?交流后可一并理解记忆。这样一来,这一课积累的成语就远不止练习上的十二个了。

二、以修辞手法不同归类拓展

不少成语运用了修辞手法,这样不但简洁明了,而且生动形象。如“芳草如茵”“铜墙铁壁”运用了比喻;“铺天盖地”“怒发冲冠”运用了夸张手法;“满招损,谦受益”,“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等。在教到第十册练习上出现的“芳草如茵”这一成语时,教师可相机出示( )( )如( )的填空,让学生尽情补充。可填的有挥金如土、挥汗如雨、日月如梭……列举后体会其中的妙处再进行读背,效果非常好;更进一步的话还可联想到( )如( )( )类的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成语,如易如反掌、稳如泰山等,这样一课的内容就非常充实了。

三、以词义区分归类拓展

教学中,了解了成语的意思后,可以“找朋友”的方式进行拓展。如学到第十册练习上的“骄阳似火”时,可联想到与之意义相近的烈日当空、烈日炎炎等;由它是描写夏日情景的成语又可拓展性地让学生举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大雨倾盆等;还可进一步联想补充带有春、秋、冬季节特点的成语。

另外,还可找与之意思相对的成语。如学到“理直气壮”时可找出它的反义成语——理屈词穷。这样一来,学生对它的意思就了然于胸了。以上可视情况而定,灵活地运用。

四、以感情色彩区分归类拓展

人有喜怒哀乐,成语也有其表情。根据感情色彩的不同,一般可分为褒义、贬义、中性三类。学到哪一类成语时,可让生补充属于这一类的其他成语。

五、以构词形式区分归类拓展

成语千差万别,但可根据它们的长相归到不同的家族中。教学中,我们会碰到AABB式、ABAB式、AABC式,( )言( )语式,( )天( )地式,不( )不( )式,自( )自( )式等形式的成语。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出题的形式拓展。如学到“顶天立地”“欢天喜地”时,学生找到规律会考大家( )天( )地类的成语。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自主地进行探究又很好地进行了积累,教师又教得轻松。一举几得,何乐不为?

六、以字数不同区分拓展

成语并非都是四字的,如有三字成语:破天荒;五字成语:任重而道远;六字成语:九牛二虎之力;七字成语:三人行必有我师;八字成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碰到这类成语可相应拓展与之字数相同的成语。

七、其他类型拓展

苏教版好多练习中出现的成语都是与本单元课文有所关联的,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如第十册《郑和远航》一课所在单元的练习中出示的成语都是与之相关的,教好这些成语后可从中选用几个写一段关于这个故事的话,然后进行拓展:可让学生补充还可用什么成语赞扬郑和,或还可用什么成语形容一下宝船等等。

通过一系列的举一反三的拓展延伸,学生的成语积累量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一学期下来,所学成语远远超出课本上的那48个。如能在此基础上再扎实地进行活学活用的训练,使这些成语真正化为生有,那么,日积月累之下,学生的语文素养将在不知不觉中有一个由量到质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正场小学

猜你喜欢
如茵归类区分
区分“旁”“榜”“傍”
草长莺飞
春花
李轶贤
牧童乐
Happiness through honorable actions
分式方程应用题归类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