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适应激烈的中外贸易战

2009-07-02 16:11
环球时报 2009-07-02
关键词:摩擦国际贸易贸易战

一个无忧无虑地享受自由贸易的美好时代已经结束,“贸易战”开始成为中国商品、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家常便饭。

硝烟似乎越来越浓,美国向WTO状告中国限制稀有金属出口,国际铁矿石巨头联手压制中国,以及“中国买什么什么就贵,中国卖什么什么就便宜”的现实,让不少中国民众感到不解、疑虑,甚至十分气愤。

贸易磨擦从未像今天这样,与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如此密切相关。一次经贸谈判的成败,不仅可能会导致某种商品价格的涨跌,甚至还决定着一些人的饭碗。

国际贸易争端在影响、改变和冲击我们生活的同时,也表明了中国力量的迅速成长。学会适应中外贸易摩擦的国际环境,考验着中国国民的承受力、社会的成熟度和企业的竞争力。

中国人需要认识到,日趋频繁的贸易摩擦,其实是经济全球化下正常且不可避免的现象。尤其在一个国家经济崛起过程中,伴随着融入国际体系和进出口的迅速增加,会遭遇越来越多的经济摩擦。

从19世纪初开始,不断崛起的美国与英国展开的各类贸易战持续了130多年;二战后,崛起的日本与美国 之间的贸易战一直持续到现在,范围涉及纺织品、钢铁、彩电、机床、汽车、半导体等近百种商品大类。

当前的贸易摩擦是中国崛起的必然产物。中国经济由此进入了一个与世界“短兵相接”的磨合。中国要在世界贸易体系中,学会轻松地“腾转挪移”,世界要真正接受和认同一个身强体壮的新手入场,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美国学者戴维·兰普顿相当准确地描述了中国的处境:“中国被拴在一个使其不可能行使无限权力的全球经济体系中,但中国的目标将是逐渐减少与所有人的摩擦。”

国际贸易是一种真金白银的利益博弈。每个国家都在竭力争取本国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一些领域虽然会形成双赢的关系,而在另外一些领域,则很可能会形成“零和”的结局。中国要想在这样的博弈中获利,我们就需要有更多的谈判筹码,以及强有力的内部团结。另外,还要不断积累谈判的经验,要学会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以部分的损失换取整体的利益。而政策或战略层面的调控,都需要获得国民的充分理解与支持。

有些老百姓因为自身利益受到影响,对贸易战不理解、有情绪,这是可以理解的。但生气解决不了问题,谈判桌前的筹码不是靠气愤换来的。随着中国和中国企业的日益壮大,我们将做到“不怒自威”。中国进入世界贸易体系不过才刚刚开始,前面的道路还很漫长,国民需要不断调适心态,理解国际贸易竞争的复杂性和激烈性。

我们不需要有“贸易绝对公平”的理想主义奢求,也不必持有“国际摩擦必然导致战争”的极端主义情绪。目前的贸易战仍然是在WTO的框架内进行的,有关各方并没有甩掉这个框架各行其是,也没有国家能够承受这样的代价。这就给我们解决贸易纠纷提供了空间。

因此,对于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贸易磨擦和冲突,我们不必过于惊慌,过于紧张。应当相信,中国人有能力充分掌握和灵活运用现有的国际贸易机制,逐步解决当前的中外贸易摩擦的问题,最大限度地维护中国的利益。▲

猜你喜欢
摩擦国际贸易贸易战
商务书屋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贸易战重压市场 等待企稳再低吸
摩擦是个好帮手
如何争取中美贸易无战事(经济茶座)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动摩擦因数的测定
年底前我国将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国口岸全覆盖
Smart Shirts Generate Electri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