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的问题研究

2009-07-02 05:19周晓辉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27期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产业集群

周晓辉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增长全球最快,成为电子消费品、计算机硬件和电信设备的世界生产中心,世界第三大信息产品生产地。从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重点探讨了使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的途径。

关键词: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号:F4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7-0029-01

一、中国制造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总体技术水平较低。由于国家基础技术水平的相对落后和企业科研投入的相对不足,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不得不在一些关键部件上依赖国外进口产品。没有质量与创新,当然也就没有更多的附加值和利润。

2.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投资分散,产业集中度低。制造业结构偏轻,装备制造业薄弱,装备制造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不到30%。装备制造业被誉为“工业之母”,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自主开发能力薄弱、装备制造业的落后正在制约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3.劳动生产率不高。中国制造业仍处于国际产业链的较低环节,产品以低端为主,多为劳动密集型或者是来料加工型,附加价值不高,制约着中国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尚不及国际水平的一半,远不及美、日、韩等工业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在国际比较中处于劣势。

4.中国的制造业能耗大,污染比较严重。当前,中国制造业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环境与资源压力。同样生产1美元的工业产值,中国的能源消耗相当于美国的4倍,日本的15倍。可以说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是以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

5.制造业成本高居不下、利润空间狭小。进入2008年,国内外物价涨声一片,中国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5%,由于原材料、电力、人工成本不断上扬,制造业的成本也在快速上升,相对应的利润空间也变得日益狭小。

从以上中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实力还比较弱,实现制造业强国的进程还比较漫长。

二、问题的解决

1.劳资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和重要基础装备,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实现再创新和自主制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制造业,通过与国外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企业合作,广泛开展联合设计、联合制造,逐步实现自主制造的目标;全面提升一般产品的制造水平,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附加值;积极发展高效、节能、低污染、零污染的优势产品及清洁制造技术,逐步淘汰落后产品及制造技术,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合理规划确定中国制造产业布局。

2.技术、管理创新。从理论上来讲,制造业强国至少有三个特征:其一,企业创新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其二,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其三,产品附加值高,在世界市场属于高端产品。在管理创新方面,不但要注重硬件的创新,也要重视软件的创新;不但要重视模块化创新,也要关注系统创新;不但要重视单个企业的创新,同样关注产业链的创新。企业应该着手改善生产管理手段,实施先进的制造模式。

3.专业细分和面向服务业的转化。专业细分仍然会是未来中国制造业做大做强的一个路径,这种操作模式不只是生产本身品质的精细化,还包括市场上的专业化、相关服务的专业化以及所提供品牌价值的细分化。

制造业面向服务业转化,更加注重把服务当做附加值的方式。

4.培育大型企业、发展产业群。打造走向国际市场的“航空母舰”。中国规模大的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很少,缺少可以和国外巨型企业抗衡的大型“航空母舰”,这对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非常不利。因此,对在那些制造骨干企业,政府应该支持其进行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重组。

猜你喜欢
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产业集群
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现状及完善途径
一带一路战略下江苏加快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探析
中国装备制造业阶段竞争力研究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
我国生产性物流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升级的策略分析
引入产业投资基金与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机电类高职院校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研究
浅析“互联网+”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下中小型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再造
新常态下蚌埠市玻璃产业集群发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