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视角下西部“三农”问题探析

2009-07-03 03:02邢卫红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西部三农问题和谐社会

邢卫红

[摘 要] 西部“三农”问题的形成机理是PPE怪圈(“贫困-人口过度增长-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和RAP怪圈(“农村社会发展程度低-传统农业所占份额大、农业经济结构单一-农民文化素质低”的恶性循环)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要突破这个怪圈,必须控制西部农村人口的过度增长,要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促进西部“三农”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 和谐社会;西部;三农问题;对策

一、引言

我国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使得东西部差距不断加大,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不难发现,我国经济发展的难点不在东部而在西部,不在城市而在农村。从城乡差距的角度来看,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以及城市部门的积聚效应,形成了农村生产要素单向流向城市的弊端,使得农村长期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边缘,无法分享城市文明的成果,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从东西部的区域差异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政策、资金的大规模向东部倾斜,以及西部固有的区位劣势等因素,使得东西部的差距逐步拉大。以上原因导致了西部农村经济社会发育严重滞后,不仅远远落后于城市,而且远远落后于东部农村。提高西部农村的社会发育程度,是破解西部“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之一。

二、西部“三农”问题的形成机理

关于“三农”问题的成因,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有的认为是我国建国初期的非均衡发展战略的结果,如林毅夫[1]认为城市发展水平低和城乡隔离政策都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造成的后果。邓大才[2]也认为,长期的非均衡发展战略,牺牲农民利益,推进工业化,使农业失去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

宋亚平[3]认为,从现代化的角度看“三农”问题,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形态并未出现紧随时代进步与发展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土地资源不能自由流转等。也有人认为是由于就业不足导致的。此外,林光彬[4]认为“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等级制度及其思想观念影响下的社会运行机制和运行方式。温铁军认为“三农”问题是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造成的等等。

我们认为,西部“三农”问题是西部经济恶性循环的结果,也是西部生态恶性循环的结果,更突出表现为恶性循环与恶性循环耦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西部“三农”问题是PPE怪圈作用的结果。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状况并不是孤立的现象,它一方面是和西部恶劣的自然环境相联系的,另一方面是和西部农村的贫困落后相联系的。贫困使人们只能顾及眼前的生存需要,很难顾及长远利益,难以制止自己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无力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反过来,因为生态环境恶化,收入降低,生活更加贫困。由此可见,西部生态环境问题与农村、农业发展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其次,西部“三农”问题也是RAP怪圈作用的结果。西部农村社会发育程度低,既使农业发展缺乏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条件,也使农民素质提高缺乏良好的社会条件。西部传统农业还占相当比重,农业中种植业所占比重较高,乡镇企业发展滞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这严重地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西部农村由于长期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农村剩余劳动力中的大多数没有进城谋生的劳动技能,同时由于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没有完全落实,因贫困而辍学的儿童人数一直居高不下,这势必影响后几代农民素质的提高。

再次,西部“三农”问题还是PPE怪圈和RAP怪圈耦合作用的结果。一方面西部农村交通、信息闭塞,农业经济和农村生产的落后直接影响到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使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很难得以提高。另一方面,贫困和环境退化造就了人口的过度增长,使农村产生了大量“剩余人口”,这些“剩余人口”的绝大部分构成了低素质的农民队伍,而低素质的农民队伍制约了农村社会发展和农业经济发展,同时又会进一步产生大量的农村“剩余人口”,从而加剧了贫困和环境退化。这样,西部农村人口过度增长状况下的低素质农民队伍就构成了PPE怪圈和RAP怪圈的耦合结点。

因此,从打破PPE怪圈和RAP怪圈角度来看,首要的是要控制西部农村人口的过度增长,与此同时要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使其尽快融入现代社会,这是使其脱贫致富的关键所在。要提高农民的素质就要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地区人力资本存量,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三、和谐社会视角下解决西部“三农”问题的对策

1、协调城乡发展关系

工人和农民的关系、城市和农村的关系、工业与农业的关系是西部社会的基本关系,如何协调和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涉及到西部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战略选择[5]。由于诸多原因特别是制度原因,西部地区的城乡关系演进并没有遵循发达区域的演进轨迹,而在较长时期内呈现二元隔离、断裂关系,其二元结构主要表现为:城乡生产方式的二元化——在城市已初步建立起了现代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开始发展知识经济或新经济的生产方式,但在农村仍然广泛存在着传统落后的农业经济生产方式;城乡生活方式的二元化——随着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已开始进入现代城市文明,但在广大的农村,农民还处在农耕文明阶段,远离城市文明;城乡收入水平的二元化——城乡居民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收入差距、生活差距和财产差距;城乡市场的二元化——城乡居民消费的产品及其档次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城乡宏观政策的二元化——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产品等由政府承担,而农村则由农民承担,显示了对农村的政策性差别待遇;城乡就业的二元化——城市就业似乎主要是对城市居民的,农民进城就业甚至打工都要受到种种限制。以上诸多呈现胶合状态的城乡“脱臼”二元结构是西部“三农”问题的症结之所在。

因此,在协调城乡关系的新阶段,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地区城乡发展问题,就必须跳出就城乡论城乡的圈子,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着重解决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分治的各种制度,校正严重失衡的城乡差别发展战略,逐步形成与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机制,通过构建网络非均衡发展机制弱化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从而将城乡各个领域的深层次制度创新、农业产业化中农业企业家的培育、西部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西部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实现和诸多社会现代化进程在转型时代实现新的统一。西部地区城乡发展关系协调的实质就是要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统一筹划,构建全新的城乡社会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基本战略框架,消除城乡发展过程中对于乡村的“社会排斥”,实现城乡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发展的和谐;消除城乡发展过程中对于乡村的“社会剥夺”,促进城乡社会各阶层和居民之间人与人的关系和谐;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消除城乡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断裂”,实现城乡人民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之间的和谐。

2、提高人力资本存量

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教育发展水平决定着西部农村劳动力的知识存量和素质,从而决定着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和速度。

西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存量:

(1)在西部农村实施“十二年制”义务教育试点。从2006年9月开始,我国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这一政策的推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九年义务教育已难以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应在西部农村实施“十二年制”义务教育试点,从而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

(2)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实施“财富移民”。西部农民收入水平低,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必须将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使其从事二、三产业,这是许多国家的历史经验。西部农村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是这些劳动力大多数文化、技术水平较低,难以在城市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因此,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使他们具有“一技之长”,将农民变成产业工人。

(3)发展成人教育,提高西部农村劳动力素质。实现西部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农村主体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而农村主体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只能通过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来实现。而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专业针对性,有些劳动力难以适应这种教育,因此要依托成人教育提高这些劳动力的总体素质。

(4)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少数民族教育应得到高度重视,加快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以实现少数民族教育与民族经济发展的联动共生。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在传播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把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民族手工业等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将这些民族特色资源转化为少数民族致富的源泉。

3、着眼于法制建设

目前,围绕西部“三农”基本权益,应高度关注如下法制建设和改革:一是户籍制度改革。打破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户籍制度,向城乡一体化的户口登记制度转变,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二是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新型社会保障制度应包含医疗保险、社会最低福利保险、教育培养制度等。三是土地制度、产权制度的改革。农民能对土地经营权依法进行各种形式的转让,也使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征地依法进行,从而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6]。

总之,在西部构建和谐社会,重点和突破口都在农村。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加以解决。最重要的是要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农村各个方面的发展,进而加快我们迈向和谐社会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林毅夫.发展农村教育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关键[J].人民网,2004.

[2] 邓大才.论我国"三农"问题的特殊性[J].中州学刊,2003(1).

[3] 李树基.朱智文.“三农”问题研究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3(4).

[4] 林光彬.试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3).

[5] 李泉.城乡关系的理性探索[J].西部论丛,2005(8).

[6] 裴一雅.试论“和谐社会”视角中的“三农”问题[J].科教文汇,2006(6).

猜你喜欢
西部三农问题和谐社会
乡村振兴战略下精准扶贫审计策略优化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地区收入差距分析
西部在粟稻起源研究中的地位
邓小平的城乡统筹发展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基于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模型的西部国际型物流枢纽城市选择问题研究
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陇原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