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农业产业链的风险防范策略

2009-07-04 05:03李文伟张世兵
教师·下 2009年5期
关键词:管理措施风险

李文伟 张世兵

摘要:近年来,农业产业链方兴未艾,但风险也与之伴随。本文给出了农业产业链风险的定义,并分析了五种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产业链的风险管理措施,即完善农业产业链风险管理组织、建设农业产业链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借助金融衍生工具、加强农业产业链风险管理法制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建立农业风险基金。

关键词:农业产业链;风险;管理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对国民收入的贡献率逐渐减小,但是它在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稳定国民经济等方面所起的基础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本文对农业产业链风险的防范进行专门研究,以便探讨出如何防范农业产业链风险,更好地实现农业产业链功能的方法。

一、农业产业链风险定义

风险的基本含义是引致损失的事件发生的一种可能性。农业产业链风险是指在农业产业链运行过程中,从开端到终端所有环节中,由于受到内外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使得农业产业链主体受损或运行偏差的可能性。

农业产业链风险与一般产业链风险相比,有其特殊性,而且更为复杂。这是因为:①农业生产过程与农业产业主体都具有不确定性。农业生产是一个自然生产过程,容易受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制约,不像制造企业那样可以施加较强的人为控制力,在面临自然风险的情况下,还可能遭遇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等多重风险,波动剧烈。另外,农民小农意识较强,具有先天的理性缺陷,加上农民自身利益经常被无端侵害,受伤害的农民从多次博弈中得到了机会主义和败德动机的负强化,产业链内部隐藏着巨大的不稳定性;②产业链上的企业受“草根性”制约。由于受到资金、人才及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加上管理水平较低,产业链运营难以稳定;③农业产业链下的产品大众性强,受买方市场影响大。农业产业链的终端产品多为食品、服装等日用消费品,这些产品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易受个人兴趣、偏好影响,需求弹性较大,加之进入这类产业的门槛相对较低,使产业链的价值实现变得不确定。

二、农业产业链风险类型

农业产业链作为一类特殊的产业链形式,是指与农产品生产具有供给需求、投入产出等产业关联关系的产业网络结构,依其关联顺序包括农业产前、产中及产后各部门。农业产业链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有内部的、有外部的、有传统的、有新型的、有可控的、有不可预知的,等等。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农业产业链风险。

1)来自内部运营的风险。这是一种传统风险,指由于产业链企业或农户之间合作不成功,达不到预期效果,降低了产业链的整体效率。这种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因素:①核心企业缺乏凝聚力,形不成龙头,难以带动整个产业链流畅运转;②整个农业产业链企业之间实力相差悬殊,相互磨合度差,从而导致农业产业链整体运营效率低下;③农业产业链企业之间因为成本分摊份额达不成谅解,导致各自利润率有差别,在趋利性都很强的情况下,容易引发“内讧”,从而导致农业产业链断裂或崩溃;④农业产业链没有整体协调机制,沟通渠道不畅,各自为政,融合度不高,削弱了联合优势。

2)来自自然环境的风险。我国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较弱,还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局面。我国是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很高的国家,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将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或不可弥补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产业链当然也不能幸免,可能会使农产品减产或绝收,从而导致产业链下游无以为继。

3)来自市场方面的风险。针对市场与需求状况的不稳定性,产业链企业更多地采取面向消费者需求的商业模式,以消费者群体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这样可以较大地占有市场份额,争取消费者群体,但是由于影响消费行为的变量较多,因而有可能导致农业产业链的产品滞销,挫伤农户和企业的生产积极性,造成资源浪费,影响产业链的后续生产。这种基于市场的风险从风险结构上来看,属于产业链的外部系统性风险,任何应对市场的失误都可能使农业产业链陷入困境。

4)来自信息流的风险。①信息屏蔽。这是指信息流的中断,一方为谋求较高利润率,不向另一方提供信息,虽然单个的目标达到了,但整个产业链的整体效率却降低了,这种信息风险从风险结构上看属于道德风险范畴,是由产业链企业的败德行为引致的风险;②信息失真。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应用,大量的产业链的信息主要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收集和传输,这虽然有利于加快企业内部流程,但是网络安全没有保障,信息很有可能被恶意篡改,甚至遭受网络黑客攻击,导致信息系统瘫痪;③信息泄露。由于农业产业链企业内部管理不严,知识产权意识和保密意识不强,可能造成信息失密或失窃,给企业造成损失。

5)跨国经营风险。主要是在跨国经营中由于该国社会环境的变化给农业生产经营者带来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背离的可能性,主要表现为政策风险和体制风险。政策风险来自于有关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不稳定性或某些失误,体制风险主要来源于现行的行政和财政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所致。

三、农业产业链风险管理措施

农业产业链风险管理旨在以农业产业链为载体进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建立一套科学、有效、针对性强的风险管理程序。防范和管理农业产业链风险的具体措施有很多,单打一难收全效,应该综合使用,多管齐下,有效防范农业产业链中的风险。

1)完善农业产业链风险管理组织。要预防和应对农业产业链风险,必须有一个平台,这就是农业产业链风险管理组织。然而,当前我国农业部门中风险管理组织很不健全,因此完善农业产业链风险管理组织是首要任务。

(1)积极发展农村互助组织。在发达国家,之所以农业抗风险能力较强,这是因为这些国家农民的组织程度高。而在我国,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习以为常的是千家万户的分散劳作,而集约化的生产、加工、销售却难以实现。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大力发展农村互助组织,如建立合作社、农民协会等,提高广大农民的组织程度,变单个个体难以抵御风险为集体有效抵御风险。

(2)逐步建立农业保险公司。鉴于农业、农民、农村本身的特点,农业保险不能走商业化的路子,只能发展政策性的农业保险。作为过渡性的安排,可以先在商业性保险公司中单独开辟一项业务,建立专业农业保险,这一块由国家财政兜底,拨出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农业保险。在具体操作中,对这部分业务要单独建账、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同时实行多家保险主体联保或分保,把风险分散,到积累了足够的经验,要再把这一块独立出来,单独成立农业保险公司。

(3)鼓励建立农业风险咨询公司。现代农业生产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支撑。农业产业链企业或农户在市场调研、项目评估、投资决策、技术研发等方面,都可以利用农业风险咨询机构提供的有关信息。农业风险咨询公司可以官办,也可以民办,应由农业政策专家和农业技术专家组成。要注意地域覆盖面,既能保证自身生存,又能服务农业农民。

2)建设农业产业链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是影响农业产业链运行诸要素中的重要因子,在应对农业产业链风险方面作用重大。处理信息风险,要更多地运用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做出对付风险的决策,事实上就是要求风险管理人员针对所管理的对象设计一套合理高效的信息系统,即风险管理信息系统(RMIS)。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能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降低成本,改善通讯,提高风险管理的可信度和决策质量。经济主体应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意义,认真研究,加快开发,尽早运用到风险管理中去。该系统一般有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农业产业链及农业风险数据、收集和操纵原始数据以产生信息的程序、计算机设备、操作农业产业链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人员。当然,这个系统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保证一个农业风险造成的损失或风险成本的任何减少,而且还要受到输入数据质量和使用软件的限制。当原先主要靠农业风险管理人员来完成的任务,现在由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来完成时,就容易使风险管理人员产生对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可能会给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本身带来损失风险。

3)借助金融衍生工具来预防风险。金融衍生工具有利也有弊,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运用得当。在农业领域,金融衍生工具利大于弊。金融衍生工具主要指农产品期货、期权市场。农民合理运用期货和期权市场,可以实现套期保值,从而有效规避价格风险。目前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规模还不大,还不成熟,期权市场更是刚刚起步,因而这两个市场发挥作用的机制还有待健全。在当前资本市场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下,首先政府应在完善法规和控制风险上下大力气,以保证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良好发展态势;其次加强对期货市场的监管,保证市场平稳运行。牢固确立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的监管观念,坚决打击市场操纵者,坚决依法打击违规行为;第三,农民要提高操作水平,熟练地运用期货和期权工具,回避市场风险。因此,广大农业经营者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同时积极参与到规范运作的农工贸相结合的一体化经营的模式中去,充分利用农业期货和期权市场最大限度降低农业市场风险。

4)加强农业产业链风险管理法制建设。农业产业链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要求从制度上加以保障,相关的法律、法规必须进行完善,这是国家权力机关必须正视并大力推进的一项工作。我国农业风险管理相关立法已经初见成效。如在信息管理方面加强立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信息发布流程,规定了信息发布的有关规则和标准,并明确了相关法律责任;如在信用领域加快立法步伐,让失信者和失信行为受到严厉制裁;如进一步完善土地立法,促进土地流转和保护;如建立覆盖广大农民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户籍制度,促进城镇化进程。相关法律的制定将为我国农业产业链发展以及农业风险管理提供基本的法律保障。下一步,要认真总结农业产业链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把有关原则纳入立法范畴,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同时还应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从而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法治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实行依法治农。

5)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化解风险的一条重要措施就是做强做大产业。要想方设法拉长产业链,分别向上下游沿伸,实现前向和后向一体化,形成农产品播种、培育、收获、加工、包装、保鲜、储运、销售一条龙。通过产业深化和宽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利润率,既满足市场需求,又增加农民收入,从而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保障农民的长远利益,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6)建立农业风险基金。这是世界各国鼓励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化解和防范农业产业链风险在政策上普遍的做法。这种方法就是在经营利润较多的时期,企业从经营利润中按一定比例提取风险保障基金,这样在市场价低于保护价时,龙头企业才有可能按保护价收购,农户与企业订立的合同才能落到实处。参照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从我国实际出发,应当通过多元化的筹资渠道来建立农业风险基金,即形成由各级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由村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和个人及其他来源缴纳作为补充的基金来源体系。要合理确定农业风险保障基金的数量额度,通常以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风险发生频率作为依据。要加强基金管理和监督,设置专门的机构进行基金的管理和运作,确保基金安全,确保基金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 许谨良.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2] 魏文迪.农业风险的认识与管理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11).

[3] 李杰义.农业产业链风险及其管理研究[J].中州学刊,2007(4).

猜你喜欢
管理措施风险
浅谈变电站变电运行的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