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欠你一个拥抱

2009-07-05 22:29君李铮
37°女人 2009年11期

万 元 何 禹 张 华 君李铮

他叫俊景,是一位驻守西藏的边防军人;她叫吴新芬。是一个对军人有着特殊感情的女大学生。一次意外夺走了王俊景的双手,也是那次意外,让吴新芬用一双手擎起了两个人的幸福。

1幅中国地图与3台收音机

吴新芬出生在河南安阳一个偏远的村庄。小时候,她爱听广播。从广播里,她爱上了边防军人的故事。从小学到大学。为了听解放军的新闻和故事,她用坏了3台收音机。上中学时,家里有一幅陈旧泛黄的中国地图,吴新芬在上面标记了无数个地点。这些标记有的是她在收音机里听到后标出来的部队驻地,有的是她估计有部队驻扎的地方。靠这些“记”下来和“猜”出来的地址,吴新芬先后给边防官兵寄过1700多封慰问信。

1993年元旦,吴新芬像往年一样把对边防军人的新春问候和祝福装进信封,跨越千山万水,传递到了西藏的错那边防站。当时,从河南禹州入伍的王俊景就在驻西藏错那某部服役。

那天下午,王俊景正想家的时候,突然听到通信员喊:“王俊景,你老家来信了!”这是他收到的第一封“家书”,拆开后才知道,是河南老家一名女学生写给边防军人的慰问信。从此,书信将天各一方的王俊景和吴新芬联系在了一起。

这一年的7月,王俊景又接到吴新芬激情洋溢的来信:“入党是每个青年的最大愿望。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入党……”这封信,王俊景当时一口气读了3遍,想不到吴新芬只是一个中学生,就这样要求进步。他不禁暗下决心。要与这个小妹妹“比一比”。在同年兵中。王俊景第一个申请上巡逻线,第一个被树为军事训练尖子,第一个入党当了班长,还上了昆明陆军学院。

1997年7月底,王俊景从军校毕业,两人终于商定要见一面。约好11点到,吴新芬9点多就迫不及待地跑到了约见地点。当王俊景穿着短袖衬衫从阳光中走来时,吴新芬的心突突乱跳,似有万语千言哽在喉咙里,但矜持的她只是迎着王俊景充满笑意的目光。微微一笑。而王俊景那双会影响到他们一生的手,两人谁都没有特别留意,只是轻轻握了一下。

对于第一次见面。吴新芬一直有个遗憾:“那天景哥没穿军装,而我,也没有好好看看景哥那双手。”

1001个理由与1首诗

第一次见面之后,吴新芬很长时间都没有王俊景的消息,一封封信件石沉大海。1998年3月底,吴新芬辗转得知,在1997年10月,王俊景替一个新兵接高压电线时,被提前送电的高压电击中,已经失去了双臂。

面对噩耗,年轻的吴新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她没有流泪,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去看他。

到了成都军区总医院,吴新芬没顾得上找电梯,顺着楼梯一口气跑上7楼。推开病房的门,她惊呆了——王俊景周身缠着绷带,躺在病床上,一动也不动。他的双臂高位截肢,左腿严重致残。床周围有几十只灯泡,烘烤着他严重受伤的肢体。

吴新芬的泪水禁不住夺眶而出,她真想扑上去抱住王俊景,把心中积聚的思念、痛苦都痛痛快快地说出来、哭出来。但她什么都没来得及做,王俊景已经给她当头浇下一盆冷水:“谁让你来的?”

“我自己要来的,想来看看你。”

“你不是看到了吗?现在你可以走了。”

王俊景的心思很简单:自己现在双手都没了,后半生连吃喝拉撒都不能自理,怎么能拖累她呢?

面对王俊景的冷漠,吴新芬的泪水像洪水一般涌向眼眶,但她努力忍着。不让它们流出来。在火车上她就想好了:“景哥受这么大打击,我一定不能在他跟前流泪。如果他跟我发脾气,我就微笑。实在想哭了,我就到病房外边,哭够了再回来。”

王俊景看发脾气赶不走吴新芬,就开始了“冷战”。吴新芬想揭开床单看看他的伤情,他不让;给他端水洗脸,他不洗;给他喂饭,他不吃……凡是吴新芬做的事情。他都不配合。

吴新芬只好坐在床边不停地跟他讲话,讲过去他们通信的内容,讲信里他们争论的话题,讲他们的第一次见面……“那20多天里,也不知从哪儿来的精力,一天到晚嘴就不停,每天只睡一两个小时。我想,哪有那么多话呀,我和景哥把一辈子的话都快说完了。”

有一天。她见王俊景心情有所好转,便给他念自己以前写过的一首小诗:嫁给军人/我不一定幸福/但不嫁军人/我就一定不会幸福/纵使你有1000个让我离开的理由/我也会找出1001个理由来靠近你/陪你度过今后的岁月……

给爱情1001个理由也许并不难。可生活毕竟是琐碎而实际的,每一個理由都有可能在现实面前被击得粉碎。就拿帮王俊景解大小便来说,吴新芬毕竟是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未婚姑娘,刚到医院那几天,王俊景时不时地对吴新芬说:“你出去。俺有事,叫俺爸来一下。”想了半天,她才明白“俺有事”就是要小便。

想照顾好爱人的饮食起居,就不能不放下羞涩。第二天下午,王俊景憋尿难受的情景再次出现,吴新芬红着脸问:“是不是‘有事了?”连续追问几遍。王俊景终于红着脸点了点头。吴新芬扶他侧过身子,提着尿壶。把脸侧向一边,手摸索着伸到被单下面……渐渐地,王俊景接受了吴新芬的存在,开始让她给自己刷牙、洗脸、喂饭了。

2个人与1双手

一天深夜,吴新芬正给王俊景擦脚。沉默了一阵的王俊景两眼噙泪,说出了担忧:“家里老奶奶已78岁了,父母年已半百,哥哥精神有障碍,妹妹还在上学,全家都指望我一个人。现在我又没了双手,连吃喝拉撒都不能自理,你跟着我怎么过呢?”

“这我早就知道。在乎这些我会来吗?”吴新芬伸出自己的双手。“你没有手怕什么?这辈子咱俩共用一双手!别人用一个小时干的事儿,咱用两个小时不就行了吗?”

王俊景的伤情稳定后,吴新芬一面坚持为他按摩腿部肌肉,一面尝试着让他站起来。

在她的鼓励下。王俊景忍着钻心的疼痛进行了一次勇敢的尝试——他居然站起来了!尽管只有短短两秒钟,却足以让吴新芬和王俊景喜极而泣。半个月后,王俊景已经可以长时间站立了,吴新芬又开始教他走路。她用绷带缠住王俊景无法用力的左腿,走一步,拉一步,帮他重新掌握平衡。慢慢地,王俊景能够越走越远了。

“新芬,新芬!”1998年6月25日。吴新芬正在住处做饭,突然听到熟悉的声音。抬头一看,王俊景正站在窗前冲她做鬼脸。王俊景居然从病房走了几十米来看她!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立刻扔下锅铲冲出去抱住王俊景,欣喜的泪水流了满脸。在医院里经历了4次病危、7次植皮、1次截肢,被医生判定将终生在病床上度过的王俊景,终于可以行走了!

在回病房的路上,突然有雷声响起,接着。豆大的雨点落了下来。吴新芬不知道哪儿来的力气,背起王俊景就往病房跑。在病房楼下,病友们都站在窗口向他们鼓掌致意。

1998年7月,他们来到洛阳白马寺正骨医院继续治疗。为了不给部队增加

负担。他们住在医院附近一间5平方米的房子里,一床一桌一椅就把屋子塞得满满当当,吴新芬平常做饭就在门外走廊上。

虽然王俊景每月有1000多元的工资,但每个月的医疗费很高,吴新芬也不能出去工作,两人的生活很拮据。一次,吴新芬得知一个能卖8分钱的饮料瓶,直接送到收购站就能卖1毛钱。而她发现这份“工作”十分自由:把王俊景送到医院,她就可以到附近的白马寺风景区捡饮料瓶,攒够一定数量,就直接送到收购站,毕竟每个瓶子多卖2分钱。

那段生活艰苦却幸福。他们共用一双手,每天一早吴新芬梳洗完毕,就打开收音机让王俊景听军事节目。然后她就去张罗早饭;吃饭时,两个人一只碗一双筷子,吴新芬喂王俊景一口,自己吃一口……

残缺的身体是王俊景心中抹不去的阴影,吴新芬一直寻找机会帮爱人治疗这份伤痛。听说有一本书叫《五体不满足》,讲述一个一出生就没有四肢的人自强不息,当上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故事,吴新芬赶紧找来这本书,一句一句念给王俊景听。如今,这本書里不少章节王俊景都已经背下来了。

在吴新芬的鼓励下,王俊景开始学习用嘴写字。起初,笔咬在嘴里,口水顺着笔杆向下流,腮帮子很快就酸痛起来,笔杆也随之滑落。吴新芬守在他身旁,不停给他擦拭汗水,一次次把笔拾起来,重新放在他口中。经过一年多的苦练。王俊景不但练出了一“嘴”好书法,还能读书、看报、敲键盘打字,编发短信……

1万公斤粮食与58亩荒地

2002年8月1日,在西藏军区驻错那某部,在几百名官兵的见证下,这对历尽磨难的有情人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吴新芬说:“虽然没有婚纱和钻戒,但那却是我能想到的最幸福的事了。”

2004年,王俊景和吴新芬带着刚满周岁的女儿小甜甜,搬回了老家河南禹州。慢慢地,王俊景已经学会帮助新芬干很多的家务活。他能用仅存的半截右前臂提水。看到新芬衣服快洗好了,他就用右臂夹着衣架递过去;新芬炒菜做饭,他就用右臂搂着孩子在旁边陪着。

可是,自从回到河南,吴新芬心里多年的愧疚感就更加强烈了,因为从1998年开始,她就瞒着家人去成都照顾王俊景,她自己也没想到这一瞒就是整整6年。她跟家人谎称自己在西藏工作,因为路远不方便回家。这期间,她的父亲住院,爷爷病逝,她都不在身边,因为那些时候都是王俊景治疗的关键时期。她分身乏术。每每想到这些,她心里都十分难过。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2004年5月,同村的乡亲从杂志上得知了吴新芬的真实生活。真相很快传到家人耳中,父亲知道后,难过得几天吃不下饭……当年11月,吴新芬第一次带着王俊景回到了自己的家。见到岳父,王俊景“扑通”跪下,泪流满面。良久,吴新芬的父亲才大声说道:“你要不是当兵的,别想再把俺闺女带走!”历经6年风雨,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吴新芬发现村东有一大片杂草丛生的荒地,学农林专业的她眼前一亮,与王俊景的父亲王文亮商量着,承包下了这11.8亩荒地。她用省下的800元钱买来水泵,又从书店购买了《土地微生物》和《种植技术》,接连使出了深耕细作、二级提灌、秸秆还田这3招,当年亩产就超过千斤。从那以后。王家年年喜获丰收,库存粮食达到了1万多公斤。

2007年,在土地承包合同期还没满的情况下,吴新芬突然动员家人退出来。乡亲们不理解,吴新芬说:“我们家不能独个儿占便宜啊!”原来,吴新芬又瞄上了村西58亩荒地,打算承包下来种药材。“找农村剩余劳动力,特别是妇女合伙,我指导她们一起干!”王俊景和家人都支持她这个想法。

提起那几年的经历,吴新芬说:“我们家世代农民。懂得一个道理,有了粮心里才不慌。”当初有人鼓动她再向部队多要些钱,吴新芬回答:“部队为俊景治疗花了几十万元,他身上流的血80%是战友们给的,做人怎么能这么不知足呢?”

吴新芬不会忘记:王俊景受伤后。生命垂危,需要大量输血。西藏军区领导亲自调动两卡车的官兵。为他无偿献血;为了保住王俊景的右肘关节,“高原第一刀”李素芝少将亲自为他做了整整12个小时的手术;为了照顾王俊景,士官尹勇两次推迟了婚期;在洛阳,房东把他们的房租一降再降……所以,这个“粮”,她要自己挣才吃得香。

2007年7月,王俊景和吴新芬受邀参加《神州大舞台》栏目录制。演播室现场,吴新芬说:“我们的恋爱,是在白色病房中谈起的。我也想像别的女孩子那样,让他用手摸摸我,给我一个拥抱。”节目中,王俊景装上智能假肢,给妻子一个久违的拥抱,这是在他们相识14年、结婚5年之后第一次相拥,两人泣不成声。

今生无法用真实的臂膀给妻子一个拥抱。这是王俊景此生最大的遗憾。而对于吴新芬来说,拥抱可以与手脚无关,只要有爱,两颗心就可以拥抱,这拥抱足以温暖一生。

(摘自《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