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各沿海地区可持续使用海洋资源应采取的对策

2009-07-05 10:02
现代经济信息 2009年23期
关键词:海洋资源亚洲污染物

刘 锋

摘要:亚洲经济的发展对海洋生态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如何解决亚洲各沿海社区和生态环境问题,本文从亚洲地区各沿海社区和生态面临的环境问题;海洋资源实现可持续使用的对策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亚洲可持续使用海洋资源对策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生态系统。亚洲大陆海岸线绵长而曲折,海岸线长699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一洲。亚洲多半是沿海国家或者岛国,是半岛面积最大的一洲,沿海渔场面积约占世界沿海渔场总面积40%。但随着亚洲经济发展,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如何解决亚洲各沿海社区和生态环境问题。本文拟对此谈谈自己粗浅看法。

一、亚洲沿海社区、生态面临环境问题

海洋和陆地一样具有丰富的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但大部分仍处于未开发状态。尽管深海地区大体上未受到污染,但是事实上,有些海域的环境退化,许多海洋物种下降。说明沿海海洋环境明显地受到生境的改变及破坏、过度捕捞和污染的影响。

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海洋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同时沿海地区自然环境,包括湿地、河口、红树林和珊瑚礁等,都因农业和城市发展、工业设施、港口和道路建设、挖泥和填海、旅游和水产养殖业等原因而退化。水坝即便是建在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也会改变对渔业起支持作用水流动模式,同时还会切断维持三角洲及海岸所必需沉积物的补给。

(一)陆源污染物严重威胁海洋环境

当前,亚洲沿海地区的陆源污染物具有以下两个主要特点:第一,污染物种类多。陆源污染物产生于陆地,陆地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等活动的基本场所,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且随着生产水平、技术的不断发展所产生的污染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第二,排放量大。人类在陆地上所产生的污染物,凡是以液体形式存在的,或者是通过液体形式排放或者借助液体排放的,最终都流向了海洋。

陆源海洋污染目前已成为危害亚洲环境的重大问题。据联合国环境计划署(UNEP)的一份报告指出,亚洲90%的污水都不经处理直接倾倒,导致海洋环境日益恶化。因为尚未拥有基本的卫生设施,所以因污水引起的疾病和死亡率都很高。据UNEP估计,全球每年花在沿岸地区污染引起的疾病及保健的费用约为160亿美元。另外,每年全世界大约会制造出3000亿磅塑料,其中大部分废弃的塑料垃圾最终都流入了海洋。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工业和生活垃圾、农药、化肥等陆源污染物大量超标超量排放入海成为当前渤海环境状况恶化未能得到遏制的根本原因。

(二)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海洋环境的独特优势使沿海地区成为人口集中、城市化程度最高、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世界人口有约40%住在离海岸线不到60千米的区域内,南亚海岸的人口约有8亿,东亚约有5亿多人口居住在海岸线附近。沿海地区人口、经济、社会与环境关系的研究将是海洋环境社会学一个长期的重大课题。海洋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自然环境变化导致海洋生态环境破坏和改变。如所周知,气候变化会给海洋环境带来影响,例如,由于比较温暖的海域蒸发出更多的水分而增加了空气的湿度,加重了温室效应;气候变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对小岛屿国家和低洼国家产生影响;暴风雨的次数和强度增加;深水循环模式的变化影响冬季的海湾洋流等。另外,表层变暖和增加的温度分层也可能减弱浮游植物的繁殖能力,而浮游植物是整个海洋食物链的基础。还会改变表层海水的碳酸盐含量,从而阻碍珊瑚的生长。

2、围垦和滥捕导致海洋生物资源数量减少,质量降低,也使部分物种濒临灭绝。亚洲某些国家,如日本,由于陆地面积紧张,便向海洋要地,对沿海大陆架进行围垦,有些海岸工程建设和围海造田缺乏科学论证,破坏了海岸环境和海岸带生态系统。

地球上大约有10亿人口依靠鱼类作为他们主要的蛋白质来源,预计人们对鱼类食品的需求到2010年会达到1.1亿~1.2亿t。全球捕鱼船队通过使用高科技捕鱼装置、声纳跟踪系统,以及可以使渔船在海上停留长达数周的船上加工和冷冻设备,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全球海洋鱼类的捕获量急剧增加,新的鱼种类和新的渔场已经被连续地开发利用并且已经枯竭。实施控制滥捕措施的一再失败,现在全球大约60%的海洋渔业已经处于或接近转折点,超过这一点,产量就会下降。许多地方渔业每年的产量已经出现灾难性锐减。此外,渔业还正在使海洋生境和物种退化,而且通常是在生物生产能力最高和最具有商业价值的海洋生境,如红树林和珊瑚礁等。集约化的水产养殖带来了另外的环境问题,如严重的地方性水污染和破坏沿海的生态系统。

3、掠夺开发海洋资源给海洋生态带来致命灾难

2004年12,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了近几十年来世界上罕见的强烈地震。地震引起了巨大海啸,海啸波及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来西亚等多个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并造成极为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人类活动是这次印度洋海啸灾难空前的一个原因。近些年,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台风和热带风暴活动加剧,对东亚和北美的重创越来越强。在中国,近海环境恶化,赤潮频发,若在太平洋发生这样的大地震和海啸,中国等东亚国家恐怕在劫难逃。所以,印度洋大海啸对中国和东亚也具有多方面警示。

4、偶尔性的海上石油平台和油轮事故,引起石油渗漏和溢出,造成海洋污染

据统计,每年通过各种渠道泄入海洋的石油和石油产品约占全世界石油总产量0.5%,倾注到海洋的石油量达200万吨~1000万吨,由于航运而排入海洋石油污染物达160万吨~200万吨,其中1/3左右是油轮在海上发生事故导致石油泄漏造成的。

海洋石油污染危害是多方面的,如在水面形成油膜,阻碍了水体与大气之间气体交换;油类粘附在鱼类、藻类和浮游生物上,致使海洋生物死亡并破坏海鸟生活环境,导致海鸟死亡和种群数量下降。石油污染还会使水产品品质下降,造成经济损失。

二、海洋资源实现可持续地使用的对策

如前,海洋环境的破坏有很大的人为的因素,且形成的原因复杂,涉及到沿海很多的国家,因此对海洋环境的治理与整顿,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求各国政府和人民,通过立法手段,通力合作,积极努力才能收到成效。对此,笔者以为,应该从一下几个方面着重考虑积极应对。

(一)制定并实施国家海洋战略

通过海洋知识的普及和专业教育,增强公众海洋意识,促进海洋事业公众参与,带动全国上下海洋意识的提高和海洋新价值观的建立与发展,形成全民族关心海洋,保护海洋,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发展海洋,沿海民众协同开发海洋、保护海洋新局面。

(二)积极推进海洋资源立法,建立海洋法规体系

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基础,积极推进海洋资源立法,建立海洋法规体系。海洋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已于1999年12月25日修订通过,并自2000年4月1日起施行了。各国都应根据自己国家实际情况,制定颁布合适相关法律。

(三)海洋生态环境综合管理是大势所趋

1、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要采取防备措施,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推行洁净生产技术,推行回收利用、进行废物审计并使之减少到最低限度,建造改良污水处理设备,制订质量管理标准,以正确处理有害物质,并对来自空气、陆地和水造成的破坏性影响采取一项全面的方针。任何管理框架都必须包括改善沿海人类住区以及对沿海区域的综合管理和发展。

2、控制污染海洋环境源头。控制产生污染物的源头,切断污染物进人海洋环境,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保持海洋载体处于良好状态的关键环节。

3.加强海洋渔业资源管理力度。严格控制海洋渔业捕捞强度,实施伏季体渔,禁止外海区渔船违规进入南海作业,调整捕捞作业结构和布局。优先发展远洋渔业和开拓外海海场,严格推行禁渔区、禁渔期和保护区法规,取缔严重危害渔业资源的渔具渔法,防止酷渔滥捕幼鱼幼虾而破坏渔业资源。

(四)优化海洋经济结构,壮大海洋经济总体实力

发展海洋经济是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重要战略举措。中国是世界最大海水养殖国,养殖用海面积占全部用海面积70%以上。中国将进一步加强养殖用海管理,合理配置海域资源,进一步规范海域开发利用秩序,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五)加强各国合作

旨在推动东亚各国加强多边合作、促进本地区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东亚海大会于2006年在中国海口市开幕。这次大会围绕安全清洁海洋、可持续渔业、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洋管理、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地方政府可持续财政机制、科学与技术支撑、公众参与等7大领域32个议题,探讨和研究海洋综合管理、国际合作等一系列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有中国、日本、韩国等15个东亚邻海国家的政府代表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东盟、国际海事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高级官员和专家约800人出席了本次大会。通过这次会议交流,各国官员和学者在海洋综合管理和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达成了共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各国海洋综合管理能力和水平。

综上所述,随着亚洲经济的发展,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对此亚洲各国采取了很多有效的应对政策和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然,应该看到,保护大海,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需要亚洲人民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钱阔、陈绍志,《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理想选择》,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

[2]刘海波、付颖,《海洋资源及其可持续发展》,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3).

[3]山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山东海岛研究》,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4]王长征、刘毅,《论中国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科学出版社,2003(4).

[5]鹿守本,《海洋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6]申家鹏,《我国海洋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

[7]蔡少炼,《污染物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J],中国水产,2005年02期,26-28.

[8]于英卓、戴桂林、高金田,《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海洋经营新模式——海洋资源资产化管理》,海洋科学,2002(10).

[9]卓诚裕,《海洋开发中的环境保护问题》[A],中国水污染防治技术装备论文集[C],2002.

[10]崔爱玲,《石油降解菌对石油烃的降解作用及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

猜你喜欢
海洋资源亚洲污染物
亚洲自动售货机展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广东省海洋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对策建议
海洋资源资产清查系统设计与实现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你能找出污染物吗?
基于自然资源价值理论的海洋资源核算问题探究
辽宁省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
那些早已红透VOL.03半边天的亚洲it gril,你都关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