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庄子的“虚无主义”价值观

2009-07-06 03:54李汉兴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6期
关键词:虚无主义审美观

【摘要】对于价值观问题,庄子从否认主流价值开始,最后否认一切价值,走向了虚无主义。而理性主义的态度应该是既承认主流价值,同时也不否认多元论。

【关键词】审美观;伦理观;虚无主义;心灵自由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尽管价值观有不同的划分方法,究其核心问题,是审美和伦理问题。相对于认识论的客观标准问题,价值观在本质上是主观的标准。对于庄子在认识论上的怀疑主义,人们的看法比较一致。怀疑论属于认识论的范畴,这一问题只能在认识论范围内解决。如果用价值观来佐证庄子的怀疑论,会使问题变得似是而非。只有将庄子的价值观和认识论分离,

我们才能厘清庄子的思想体系。

人的内在需求是构成一切审美的基础,所以说,审美问题属于价值问题。对于一个审美对象,究竟美与不美,是以人的内在标准为前提的。人的内在需求会因人而异,因而人们会表现出不同的审美价值取向。鲁迅说:“贾府里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1]在一定程度上,鲁迅在审美问题上是坚持相对主义的。和相对主义不同,不乏有人在审美上坚持绝对主义,典型的就有形式主义美学和苏珊•朗格符号论美学。比如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就试图在几何关系中寻找美,18世纪英国艺术理论家荷迦兹提出,美是由形式的变化和数量的多少等因素相互制约产生的,启蒙运动时期德国艺术家文客尔曼声称,真正的美都是几何学的。形式主义美学在本质上是把价值问题真理化、科学化,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符号论美学试图探索跨文化、跨历史的审美形式,最后被证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如果用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来归类庄子的美学观,毫无疑问,庄子的美学观首先属于相对主义范畴。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齐物论》)

咸池九韶之乐,张之洞庭之野,鸟闻之而飞,兽闻之而走,鱼闻之而下入,人卒闻之,相与还而观之。(《至乐》)

价值问题本身就是多元和主流的统一,所以,庄子在审美问题上以相对主义立论,有其合理的一面。如果放在具有东方专制文化的背景下,庄子的相对主义更是难能可贵的。

在庄子看来,既然审美意象不具有绝对性,那么在这一方面的偏执是没有必要的。因此,“得意忘象”是庄子审美上的题中应有之义。

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不亦过乎!(《德充符》)

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是之谓才全。”(《德充符》)

在现实的人生中,声色犬马确实是一种陷阱。超越“形式”走向“心灵”,也可以说成是一种解脱。由此而引发,庄子的“以丑为美”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无论是美的执著还是丑的执著,皆停留在皮相层面。

跂支离无脤说卫灵公,灵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瓮大瘿说齐桓公,桓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德充符》)

这种矫枉过正的走向,不是庄子的核心思想。不期精粗、不期美丑才是庄子的核心思想。如果我们能够从庄子审美问题上的相对主义出发,避开“以丑为美”审美观对问题分析的纷扰,我们就不难理解庄子在审美问题上的最终归宿。

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山木》)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知北游》)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天道》)

从摆脱感性形式走向心灵体验,本质上是一种精神超越,庄子哲学,是纯粹的心灵哲学。然而,离开感性形式,是不能谈美的。一旦走上纯粹的心灵体验,审美问题则走向虚无主义。不抛开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我们是无法理解庄子的美学思想。庄子讲审美,不是为美而美,更不是为艺术而艺术。他试图通过审美上的不确定性,论证审美问题上的虚无主义,最终让心灵从审美的陷阱上解脱出来。因此不难理解,庄子为何不单独谈论美的问题,更不象孔子,热衷于音乐和诗。

庄子在伦理问题上的虚无主义态度,和老子是不同的。老子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通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第十九章)老子立足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批评道德教化的脆弱。如果说,老子在伦理问题上的虚无主义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的动机,那么庄子的伦理虚无主义则走向超功利。庄子比孔子晚一百五十年,以周礼为核心的伦理价值进一步沦落。孔孟时代,人们多少有一些救世心理。到了庄子,人们渐渐绝望了。

庄周闻其风而悦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词,时恣纵而不傥,不以奇见之也。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天下》)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人世间》)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胠箧》)

对社会现实的批评仅仅是庄子对伦理价值思考的起点,抑或是庄子反思伦理问题的原动力。如果仅仅停留在社会批评问题上,老庄的伦理观区别就不大了。如果一个社会的道德堕落是少数人的问题,人们不会去反思道德问题。如果整个社会发生群体性的道德堕落,人们会反思道德价值的有限性。如果以积极的态度以救时弊,人们很可能采用严刑峻法整治社会。然而庄子走的是一条相反的路径。他不仅仅批评当时的道德沦丧,进而怀疑、否定一切道德价值的意义。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师》)

鲁迅说过:“魏晋时所谓反对礼教的人,有许多大约也如此。他们倒是迂夫子,将礼教当作宝贝看待的。”[2]魏晋的道德沦丧,人们批评的仅仅是名教。不过魏晋时期,人们还是有期许的,更没有彻底否定道德价值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庄子和尼采相似。尼采从批评基督教的道德开始,最后否定一切道德价值。然而,庄子不仅仅是一个社会批评者,也不仅仅是一个非道德主义者。他最终要说的,乃是道德评判是心灵的负累。超越道德评判,才能获得心灵的自由。

而奚来为轵,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而劓汝以是非矣,汝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涂乎?(《大宗师》)

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何以知其然邪?自虞氏招仁义以挠天下也,天下莫不奔命于仁义。是非以仁义易其性与?故尝试论之: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骈拇》)

如果从道德的起源看,道德确实是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道德是以人的内在价值需求为基础,最后异化为外在的规范。道德评判不是绝对的,同时也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人们必须面对社会舆论和自己的良知,人生的痛苦和世间的纷争往往也由此引起。

胡适说:“生命本身不过是一件生物学的事实,有什么意义可说?一个人与一只猫,一只狗,有什么分别?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自己怎样生活。”[3]在庄子看来,人生是一场悲剧。

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与物相刃相摩,其形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夫!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齐物》论》)

在现实中,人们要面对自己的生活。在悲剧性的人生中何以找到幸福,是整个庄子哲学的追求。在庄子看来,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怀疑一切价值,否定一切价值。

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恶乎可?可于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齐物》论》)

面对现实的苦难,庄子以一种绕口令的语言来排解。当人们对现实无可奈何时,寻求心灵的解脱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即使置身于当今的现实人生,也不可过分谴责!

综上所述,对于价值观问题,理性主义的态度既承认主流价值,同时也不否认多元论。在这个问题上,庄子从否认主流价值开始,最后否认一切价值,走向了虚无主义。对于真理问题和价值问题,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两个无可回避的问题。庄子在对待真理问题上的怀疑主义和对待价值问题上的虚无主义是并行不悖的,两者服务于一个目的:心灵的逍遥。同时,这也是整个庄子体系的最终归宿。

【参考文献】

[1][2]鲁迅.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3]胡适.人生大策略.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

李汉兴(1968-)男,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

猜你喜欢
虚无主义审美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关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研究综述
向历史虚无主义举旗亮剑
破除虚无主义,夯实文化自信
从虚无主义到教育虚无主义的认识与反思
解读“黑色”二元对立的审美观
浅论美术基础课程在广告学专业构成中的必要性
美术欣赏深度介入促生学生幸福感研究
钢琴演奏之音乐的美
论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观的培养
浅谈如何培养美术鉴赏力和提升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