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本质初探

2009-07-06 03:54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6期
关键词:本质哲学马克思主义

孙 健

【摘要】音乐的美既包括主观的情感表现,又包括客观的自然属性,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正确把握美的本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从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中,从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中去研究美、考察美,把握美。

【关键词】本质;音乐美;马克思主义;哲学

19世纪西方音乐美学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浪漫主义的情感论音乐美学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爱德华•汉斯立克(EduardHanslick1825—1904)发表了他著名的长篇论文《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正是在这篇著作中,作者全面否定了情感论音乐美学,提出了一种被后人称为“自律论”的音乐美学主张。19世纪的后半叶一直充斥着浪漫主义的情感论音乐美学与实证主义的自律论音乐美学的争论,即自律论与他律论。

汉斯立克在《论音乐的美》中提出“音乐美是一种独特的只为音乐所特有的美,这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内容的美,它存在于音乐,以及音乐的艺术组合中。”,[1]“音乐不描写任何情感,既不描写确定的情感,也不描写不确定的情感。”[2]他断言:“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所谓“自律论”,即认为音乐只能表现它自身的东西,不能表现任何它以外的因素,音乐不能表达人的思想、情感和意志。所谓“他律论”,即认为音乐是人类的一种艺术活动,它是表现人的思想、情感、意志等精神世界的。音乐的物质材料是声音,作为自然物质的声音本身并不是音乐,只有有组织的乐音才能成为音乐,有组织的乐音则受人的思想、情感、意志等所支配。

情感论音乐美学把情感表现视为音乐艺术的本质。而汉斯立克的自律论音乐美学则极力反对把情感表现当作音乐的内容,反对以情感作为音乐审美规律的基础。其争论的焦点是音乐美的本质的问题,即决定音乐美的原因是什么?究竟是主观的?客观的?还是主客观的统一?

在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理论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一种是从精神世界出发探求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归结为客观理想、绝对精神或者归结为主观意识、审美感受。虽然他们在注意主观因素和揭示美的社会性能方面有某些合理的因素,但是它们在哲学根本观点上颠倒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把能动的方面归结于精神、意识的能动活动,从而在美学上认定美的本质在于意识或艺术作用于物质的结果。这条途径是唯心主义的。第二种是从客观的自然特征出发来探求美的本质,认为美的本质就在对象的自然的物质形式中,美是事物的某种属性或性质之间的某种关系,从而着重在事物的感性特征和自然形式、结构、性能中去寻找美的本质和规律,把美的本质最终归结为自然事物本身的某种性能或属性。这种理论肯定美在客观事物本身,有其正确的方面。但是由于他们一般都离开了人的社会性,离开了“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3]这一根本道理,离开了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从而在美学上便多半只从事物、显示、对象的感性特征和自然性质方面来探求美的根源,不能从主客体的辩证关系中来规定美的本质,有明显的直观缺陷。这条途径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通过上述不难看出,自律论与他律论就分别属于上述的两类。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分歧,归根到底是哲学观点上的分歧。由于哲学观点的不同,对美的研究的途径和对美的根源的说明也就不同。当然具体到音乐美学上也不例外。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给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探究美的本质就应该辩证的、历史的看待这一问题。音乐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它是在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关于音乐的起源问题也是存在着很多争论,有人认为音乐起源于模仿,原始人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驱邪;有人认为音乐起源于劳动,有规律的身体活动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因此出现了节奏、劳动号子等最初音乐的雏形。不管是哪种观点,音乐的最初起源都离不开人类的活动。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了音乐,音乐为人类的社会活动服务,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活资料极大丰富,人类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渴望精神领域的生活得到满足。这一切都是音乐得到发展的基础也是决定条件。生产力提高了,才能使一部分人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乐器的制造、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等音乐工作。同样,这一部分音乐工作者的劳动产品—音乐,同时满足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人能够更好的改造世界。音乐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音乐美的本质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对象的自然属性,也不能完全归结为主体的心理条件。音乐的美既和对象的某种特殊性质有关,又离不开主体一定的心理条件。由此可以看出,自律论与他律论的观点都是片面的,没有辩证统一的从主客体出发去探讨音乐美的本质,而是忽略了主体谈客体或是忽略了客体谈主体,这都是不可取的。

从对音乐的起源和发展的探讨中可以看出,音乐与人类活动是分不开的,正是由于人的社会活动才促使音乐的产生。我们再从音乐作品的创作过程来分析音乐与人的社会活动的关系。音乐作品的创作离不开生活,一个人不可能凭空想象创造一部音乐作品。生活才是想象的土壤。生活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前提和基础。艺术家的创作激情、创作素材都来源于现实生活。我们经常看到或听到一些艺术家到全国各地采风,他们体验各地的风土人情就是为艺术创作积累素材。艺术品的创作当然包括音乐作品,包含着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的因素,两者的关系是:客观因素是基础,主观因素是主导。客观因素指生活内容,主观因素指艺术家的审美理想、思想感情。生活内容与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相结合形成意象,意象是在艺术家头脑中形成的艺术形象的胚胎。由意象变为作品就需要艺术家实际创作的本领和技巧。郑板桥曾用“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形象的描绘出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当然,音乐作品的创作过程也不例外。由此可以得出音乐作品产生的过程—音乐家在生活素材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思想感情,形成一种音乐意象,最后利用一定的音乐技术手段把这种意象转化为音乐作品。因而说音乐不描写任何情感的说法显然是不成立的。

当然,情感表现并不是音乐的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同样音乐的美也是一种客观存在。音乐有别于其他的艺术形式,它更加抽象。智障儿童周舟,智力只相当于一个四五岁的孩子,以这样的智力情况不可能掌握复杂的乐理知识和作曲技术,也不可能洞察到作曲家在大型的交响作品中所要表现的各种各样相互交织曲折的情感,但是他却能指挥庞大的交响乐团。我想我们也只能用他的乐感好来解释了。而他的这种乐感就来自于音乐本身的自然属性,即他能感受到音乐旋律的乐音排列和节奏的规律的美,也就是汉斯立克所说的音乐特有的美。记得曾经看到有关“音乐饲养”的报道,就是养殖户给饲养的猪、奶牛甚至瓜果蔬菜放音乐,达到增产的目的。显然,没有情感的动植物感受到的不是音乐的情感表现产生的美,它们只是本能的感受到音乐本身固有的美,是乐音及乐音组合律

动时产生的纯音乐的美。

综上所述,音乐的美既包括主观的情感表现,又包括客观的自然属性,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关于美的本质问题,西方的各种美学理论虽然在探索美的本质的努力中获得了不少成果,可以成为我们今天研究的重要借鉴和基础,但是我们要正确把握美的本质,首先要克服和避免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观和方法沦上的各种局限性和片面性。这就要求我们在美学研究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大义的基本观点,力求从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中,从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中去研究美、考察美,使美学研究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2]爱德华•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A].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38.

[3]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58.

[4]王朝闻.美学概论[Z].人民出版社,1981.

[5]郑涌.马克思美学思想论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6]张前.音乐美学教程[Z].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7]于润杨.音乐美学文选[C].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8]杨辛.甘霖.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本质哲学马克思主义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放缩
酷巴熊的生活哲学
英文目录及摘要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