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子“无为”思想对课堂教学的启发

2009-07-06 03:54苏亚红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6期
关键词:无为发挥

【摘要】老子所提倡的“无为”,是更深层次上的“有为”。所谓“无为”,就是为所当为,不为所不为,不胡作非为,不妄作妄为,依道而行。在教师的实际教学中,可以以老子的“无为”与学生更好地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教师和学生的“有为”。

【关键词】无为;有为;发挥

长期以来,在中国的传统思想研究中,将儒家思想定性为积极的入世,而将以老子为创始人的道家思想定为消极的出世,已经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学者们普遍认同。笔者认为,单纯地将老子的思想精神笼统地定为消极的“无为”欠妥当,是没有真正从整体上和老子思想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前提下来理解老子思想,老子所提倡的“无为”,并不是消极的出世,而是更深层次上的“有为”。所谓“无为”,就是为所当为,不为所不为,不胡作非为,不妄作妄为,依道而行。在教师的实际教学中,可以以老子的“无为”与学生更好地互动,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一、老子“无为”思想的基本内容

如果说法家是倡导以法治国,儒家是倡导以仁治国,墨家是倡导以兼爱治国,那么,道家则是倡导以“道”治国,所谓的“道”,也就是老子从万千的世界中所总结的规律,而“无为”,是遵守这些规律的基础。老子认为,“无为”是实现“有为”的最佳手段,大凡事想“有为”,必先“无为”。“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是以圣人必多难,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六十三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子所称的“无为”,并非其终极目标或者生活态度,只是一种方法论,其目标仍然是“有为”,概况讲就是“无为”而“有为”。“无为”就是顺其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样才能有所作为,看似无为,实是有为。

1、老子思想的产生背景

老子所生活的时代,是封建社会开始形成的春秋时期,这个时代最大的政治特点就是各个诸侯国分立,互相征战,社会秩序比较混乱,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同儒家、法家、墨家等流派一样,老子的道家思想也是围绕解决战乱、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活来展开的。在同样的历史背景下,老子提出的“无为”同儒家的“仁术”有着很重要的相同之处。一是对战争的态度上有相同之处,老子是坚决反对战争,他认为,战争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至,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三十章)。二是在对人民的态度上相同。儒家思想要求君对人民要实行仁术,以民为本,君轻民重;而老子的思想里,则流露出对民力的“无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也,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七十五章),也就是劝君主要珍惜民力,不滥用民力,让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同时,也指出为人君主的“有为”,是建立在老百姓的困难之上的,这比儒家分析君民关系更为透彻,所以老子倡导“无为”而治。如果说珍惜民力也算是消极的“无为”,那么,被称为“积极”的儒家思想也难逃消极的嫌疑。

2、系统全面理解老子的无为思想

老子的思想里,对后世影响比较大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世界的认识,另一个是他的“辩证法”。如果按照辨证法的核心原理即:对立统一规律来分析,无为和有为是相互统一的,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尤其是对事物矛盾转化的阐述是淋漓尽致。既然事物是多变的,是不能按照绝对的“无为”或者“有为”对老子这一思想来进行评价的。在老子的著作中,提出了许多相互转化的观点:“上下”、“信言美言”、“辩言善言”、“强柔”、“智博”等,对待这些矛盾的观点,老子认为是“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同样,在“无为”和“有为”的关系上,老子认为通过“无为”更能达到目标,“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二十二章,六十六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七十三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八十一章),不难看出,在方法上,老子倡导的是“以无用为用,以无为为为”。从结果而言,老子的思想是比较积极的,是一门关于“有为”的哲学,而并非消极之说。

3、传统认为老子消极无为思想的误区

提出老子思想是倒退思想的人,主要根据的是老子八十章的论述而提出的。“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领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以这篇论述来把老子的思想定为消极“无为”是不合理的。首先,这种理想社会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望,理想并不一定是处世的方式和态度。其次,民不互相来往是建立在“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的基础之上的。长期以来,中国历代的政治家包括当代政治家的努力,都是为了让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如果能够达到这个目标,人民自然而然不会放弃美好的生活去流落他地。第三,认为老子的思想抛弃了“舟车”、“甲兵”等先进的生产生活产品是不对的。老子抛弃的是将这些工具用于战争,战国时代,“舟车”、“甲兵”主要用于战争,而“什伯之器”主要用于祭祀,老子认为天地万物产生于“道”,以“嫡长子”为核心的中国政治文化制度不为老子所提倡。第四,“使民复结绳而用之”一直被认为老子要放弃文字,这种观点也是不妥的,萧天石认为这句话是“喻言也,非真欲使天下返于太古之世,而在使人毋外殉于物,丧于欲,而内丧其醇朴之性真”。不可否认,老子的思想确含有消极意义,但是从整个《道德经》的内容来看,老子思想的积极因素明显大于消极因素,全文基本上是围绕“无为”而“有为”进行论述,老子的思想并不是单纯的“无为”,而是通过“无为”方式,取得“有为”结果。

4、“无为”思想治国的成功实践

在中国历史上,也有着用“无为”的思想治国而取得成功。汉初,从刘邦继承皇帝到汉武帝即位之间,当权者基本上是以黄老思想来治国的,不与民争利,尤其是在汉文帝、汉景帝时,以“无为”思想创出了“文景之治”。而汉武帝以后,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方略,用法儒思想进行治国,对内征收盐铁之税,与民争利,对外同匈奴兵刀相接,不惜动用民力,结果导致国库空虚,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秩序混乱,把“文景之治”的老本全部蚀空,使西汉王朝后期一蹶不振,终被王莽篡权。

二、老子“无为”思想对于课堂教学的启发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课堂讲授,对于有些不重要的章节,也可以“无为”——通过非讲授的形式,让学生“有为”——扮演教师的角色,达到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与学生互动,以教师的“无为”达到学生的“有为”。主要方式有:

第一、提问。教师可以自己不讲,列出关键问题,让学生自己看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思考问题,从而使学生掌握需要相关内容。通过教师的“无为”和学生的“有为”达到学生掌握内容的目的。

第二演讲。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互换角色,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给同学上课,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内容,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演讲能力,另外还可以使学生与教师感同身受,从而达到良好的互动。

第三讨论。对于有些章节,教师也可以给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这样学生可以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听取不同的意见,集思广益,拓宽思路,通过兼听形成自己较为全面的结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使自己的思路清晰,另一方也能认识到自己观点的不足,对所讨论的问题,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记忆。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找寻真理,通过“无为”达到最终的有为。

【参考文献】

[1]道德经•老子.

[2]民办教育研究,2008.1.

[3]思想政治教育,2006.3.

【作者简介】

苏亚红,西安思源学院思想品德教研室教师.

猜你喜欢
无为发挥
中外教育思想中的“无为”智慧及其启示
老子“无为”思想的价值研究
浅谈如何发挥好办公室的职能作用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如何发挥离退休人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新形势下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无为”的负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