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

2009-07-06 03:54
科教导刊 2009年16期
关键词:情商教育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郑 磊

摘要 对于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革新,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较高的情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创新意识 情商教育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几乎每所高职院校都已开设艺术设计相关专业并且扩大学生招生规模,而教学方式、方法则明显滞后,最终培养的人才与社会脱节,毕业就意味着失业,我们必须根据学院的办学方针和开设专业的具体特点进行改革,在这里着重讨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这个问题是我们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笔者作为基础课程的教学老师,对基础课程开设所具有的特殊意义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它的开设和教学是仅仅为学生训练最基本的表现技巧、方法还是培养学生具有其它更重要的能力?对学生将来具体专业课程的教学又能够起到如何的帮助?最重要的是对他们将来就业是否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总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基础课程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基础,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到底基础课程的教学起到怎样的作用,我们认为,这个基础应该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核心的基础性教学,而作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素描、色彩、速写及构成的教学内容,应该被当作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手段和途径,而不该仅仅作为我们基础课程教学唯一目标。例如,素描课程教学注重的是艺术形象空间关系的处理、物体内部结构的研究、造型特征的表现、画面空间的塑造等一系列的研究性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艺术创造等能力。

根据自己切身的教学经历,我们认为基础课程教学在注重培养创新意识的过程应该特别关注几个重要方面:首先,在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着重加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积极鼓励并加以引导,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譬如,可以在素描教学中,在表现具体形象时老师可以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概括、抽象的表现,如何根据逻辑的推理来推敲自己的画面,如何使画面真实地表现所描绘的物象,这一切都需要我们运用想象来实现;再如在训练空间透视过程,我们可以很好训练学生空间想象的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这样既可以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又可以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因此基础课程的教学是有效培养学生想象力重要途径之一。

其次,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这也是我们必须面对并且正确解决的问题,据了解,目前在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很少进行艺术理论内容的讲授,突出基础课程技巧、技法的训练和培养,根据这种教学的结果,学生的艺术思想很难跟上艺术创作、设计的需要,也就是所谓的“眼低”,因为人的活动时刻受思想控制的,眼高方有手高的可能性,俗话说得好“世上只有想不到没有办不到的事情。”这恰恰说明了思想意识的重要性。 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艺术思想观念的培养, 审美意识的高低最终制约表现技巧、方法的提高,以及绘画作品的质量的高低。我们训练学生表现方法、技巧这些形而下的内容之外,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大量艺术理论包括美学知识和现代设计相关的一些知识,在训练学生进行表现的同时进行理论知识的启发、引导从而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培养丰富的联想、想象、创新等方面的能力。由此看来,在教学过程中,同时必须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的讲授,鼓励他们在课外研究些中外美术理论知识、艺术美学、民间艺术、现代设计理论等知识。只有使同学们具有一定的美术理论水平、艺术欣赏水平,才能逐步提高他们艺术思想,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训练技巧、技法、构造的过程既是理论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研究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观能动创造的过程,这也正是我们基础课程教学的目标。

第二,加强学生EQ的培养,根据目前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和办学方针,为培养具有实践经验能够很好适应社会的应用型人才,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情商的培养。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以往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引用台湾的一位台湾清华大学校长所言“身体比知识重要,精神比物质更重要,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国外也有一些权威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仅需其所学的知识30%,而其情商确实其成功的关键,要提高情商,首先,要加强学生自我认知的培养;在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强调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自知自明的习惯,例如在素描训练过程中,就可以有效锻炼学生自我了解、自我认知的能力。在分析学生作业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不断地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自己,逐步培养学生自评分析、自我否定的能力。其次,加强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训练;尤其在上色彩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比较有效地训练学生自我情绪调节的能力,色彩的表现往往与个人的心情又一定的关系,情绪会影响画面的表现效果。如何有效控制自我情绪,也是学生必须具有的能力。再次,加强学生自我激励能力的训练;我们可以在基础课程的教学课程,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老师要及时发现每个学生的进步,并及时给予高度的肯定,不断得到别人的肯定,尤其是老师的积极评价,会给学生带来无限的学习动力,增强他们的学习的动力,最终会大大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最后,培养学生学会理解和帮助别人。我们在基础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时相互协作,互相指正,共同进步。不断培养学生的生活热情,并养成正确的价值观,这对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切实加强学生分析、解决基本问题能力的培养,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定位上来看我们教学的总目标是为了培养实践型、操控型、实用性较强的适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强调动手的能力训练。首先,我们在基础课教学的过程中,例如素描、速写教学,我们可以在学生训练过程中,通过分析画面虚实、均衡,物体大小、奇正、方圆、以及用笔的简繁、轻重等内容,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实践训练过程中,老师及时发 现作业中的问题,指导学生如何调整、修改不断出现的问题 ,这会很好的促进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收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绘画作品,在课堂上经常与学生一起鉴赏,在鉴赏过程中,老师可以对作品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既要分析该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还要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以及特殊的表现技法、技巧等特点,不仅使学生对优秀作品有深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作品的方法,不断提高自我的鉴赏能力,经过不断地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这样就会极大的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将来,学生走向社会也会更快的适应社会,成为真正有用的应用型人才。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师间的团结协作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为了培养更加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授课老师之间通过交流与沟通,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性格、价值取向、人生观等方面,可以对学生更好地有分别地加以引导,扬长避短,逐步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应用型社会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全愈.生存教育在美国.接力出版社.

[2] 胡国枢.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

[3] 何国华.陶行知教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4] 维柯著.论人文教育.王楠,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猜你喜欢
情商教育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高校情商教育的意义及内容探析
我国旅游业供需错位背景下“情商”研究
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与情商教育的关系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