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09-07-06 03:54
科教导刊 2009年16期
关键词:存在问题对策

季 娟 赵 宾

摘要 本文基于笔者所在学校开展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就研究生党支部的设置、党员发展等研究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践进行了对策研究;在如何提高党员干部战斗力和党内组织活动吸引力问题上也给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研究生党建 存在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高校学生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已经成为各高校党建的迫切任务。研究生党员是学生党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引导这支队伍对高校党建工作的稳定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各高校研究生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党建工作的难度和问题日益突显,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已经成为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中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的课题。

1 研究生党支部的设置问题

1.1 科学设置研究生党支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研究生党支部是高校党组织基层的组织单元,是党联系广大研究生的桥梁和纽带。设置适应新时代高校发展模式的研究生党支部对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及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各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党员人数飞速增长,传统的研究生党支部设置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高校应针对其办学规模及研究生党员的特点,积极探索灵活有效的研究生党支部设置方式。

1.2 研究生党支部设置模式探讨

(1)横向党支部设置模式。对于研究生党员数量较少的学院,可直接建立学院党支部或年级党支部。该设置方式有利于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研究生相互交流。但各学科专业的党员学习生活的时空不一致,协调组织活动存在一定的困难;不同学科的研究生之间评价标准不一致,党员发展的考察工作也具有一定难度。

对于研究生党员数量较多的学院,可将支部建在班上,这有利于班级同学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班级各类活动的开展,可以通过党建促进班集体建设。实践证明对于一些专业单一的班级,此种设置有利于学习和活动的开展,但对于一些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的班级,由于专业分散,必然也会出现活动难组织等弊端。

(2)纵向党支部设置模式。将研究生按学科建立党支部,对于研究生数量较多的学科,可进一步在学科的不同年级成立党支部,或者考虑按实验室或课题组来设置党支部。纵向党支部内的研究生学科背景相同,研究生党员的学习生活时空基本一致,他们的组织活动和业务学习可同时进行。在加强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同时,研究生的科研攻坚能力得到了夯实,可以说科研和党建得到了有机的结合。

(3)其他党支部设置模式。除按年级班级横向设置和按学科专业纵向设置的模式外,还可引入宿舍或社团为载体建立党支部,从而调动研究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使组织生活多样化、生动化。

不管党支部如何设置,党支部内的党员数量必须适度,这样既可保证组织的灵活性,又能充分发挥组织的核心作用。

笔者所在学院,研究生党员人数比例达50%以上,各班级专业组成不一,党员人数从20多至60多不等,党支部的设置打破了横向或纵向的单一设置模式。对于党员人数较少的班级建立班级党支部,对于党员人数较多的班级,综合考虑专业、实验室、宿舍等因素,在班级内部分设党支部,各党支部视具体情况还可下设若干党小组。实践证明各支部、党小组开展学习、活动能充分发挥党员的积极性,提高了党组织生活的质量和效果,同时所在班级的非党员同学也能参与到活动中来,扩大了研究生党组织的影响力,达到了党建促班级建设的目的。

2 研究生党员发展的问题

组织发展工作是基层党支部工作的重要内容,研究生是高层次人才,是社会的精英,将其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中国共产党内,无疑将增强党的战斗力。

2.1 研究生党员发展中存在问题

(1)入党动机不纯。一些研究生认为入党可以提高身价,增强就业竞争力,工作后可得到单位领导的重用,入党动机功利化的倾向日益明显。(2)入党把关不严。由于研究生同学间联系和接触较少,相互间缺乏了解,在入党考察的过程中,党支部不能及时全面的了解入党积极分子情况。考察材料也存在很大问题,如有些同学的思想汇报并非自己所写,支部书记在培养考察意见等的填写中不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实施。这样会使得党组织在广大同学中的威信不高,在社会上或者毕业生就业单位也会产生不良影响。(3)党员干部党性不强。党员的发展工作主要由支部书记负责,而一些支部书记自身的业务素质不高,党性不强。支部书记肩负着支部建设的重担,同时又要承担繁重的课题压力,面对重压,有些支部书记并不能处理协调好二者的关系,支部的很多工作都疲于应付,党员发展基本流于形式。只要符合基本发展程序,就按先后顺序入党,至于发展的党员真正的素质如何,由此产生怎样的影响,便无心所顾。(4)党员的再教育缺乏。在实际工作当中,基层党组织只重视学生组织上入党,而忽视了学生思想上入党;有些同学存在入党前和入党后截然不同的思想状态,入党前积极要求进步,入党后松松垮垮,表现平庸,在广大同学中产生不良影响。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党支部只重视党员的发展,而放松了党员的再教育。

2.2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提高党员发展规范性

面对党员发展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要明确研究生党员的标准,建立健全推优制度、教育培训制度、思想汇报制度、谈话制度以及组织生活制度和民主评议制度等系列制度。对要求入党的研究生要落实联系人,切实发挥联系人的作用,多交流、多考察,端正其入党动机,提高其对党的认识水平,严把质量关。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共产党的力量和作用主要不在于党员的数量,而在于党员的素质。坚持必经的标准和程序,把那些真正政治素质强、群众威信高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同时须加强研究生党员队伍的日常管理和建设,对党员同志需不断的进行再教育、再培养。在外部力量的督促下,以自我教育为主,使之自觉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并能够以理论指导实践,更好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 研究生党员干部的战斗力问题

3.1 提高研究生党员干部战斗力的重要性

研究生党员干部在研究生基层党建工作中起重要作用,他们是基层党组织的核心,是各项基层党建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党组织有无战斗力、凝聚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员干部的战斗能力和领导水平。因此,培养、打造一支优秀的研究生党员干部队伍,提高他们的战斗力是高校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的根本保证。

3.2 提高研究生党员干部战斗力的途径

(1)注重遴选。研究生党员干部的选拔须公开透明,充分体现民主性。选任的研究生党员干部必须熟悉党务知识,政治素质好、党性强,群众观念强、作风正,富有奉献精神、不计名利,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2)加强培训。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其党性修养,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帮助其熟悉党务工作的具体内容,全面提高其工作能力,提高党建工作效率,我们应该把党员干部培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培训发展、培养、锻炼一批有较强责任心和工作能力的党员干部。

我校每学年举办一期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培训班采用授课、讲座、外出考察等形式,让研究生党员干部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基本党务工作理论及管理知识等。实践证明:通过培训,研究生党员干部的业务素质和领导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他们更能适应形势和工作需要。

根据培训的实际情况,为保证培训效果,需注意如下事项。

(1)注重培训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培训前,要做好充分的动员工作,使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深刻意识到培训的重要性,进而妥善处理工作与学习时间上的矛盾,以主动积极的态度投入培训。培训课程的设置须尽量考虑大部分党员干部的实际情况,体现合理性和科学性。

(2)注重培训的质量。培训时,要求党员干部遵守学习时间,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或撰写理论研讨文章,使党员干部学有所获。

(3)注重培训的效果。培训后,通过座谈、研讨会、论坛等形式交流培训心得和成果,在反映培训效果的同时也可以做好对培训对象的跟踪问效工作,使培训质量不断提高。

4 研究生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问题

4.1 研究生党组织活动现状

研究生是个特殊的群体,不同专业、不同导师的研究生之间严重缺乏沟通和共通性,党员意见难统一,组织活动难开展。组织活动基本停留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简单的党员发展工作上,活动内容比较局限,活动形式缺乏创新,活动范围相对狭窄,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党员参与组织活动的兴趣降低,从而影响了组织的凝聚力。如何增强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对于研究生基层党组织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4.2 提高研究生党组织活动吸引力的建议

从笔者所在学院支部的几次活动的实际出发,对于如何提高研究生党组织活动吸引力给出一些建议。

(1)活动的主题需鲜明。一个好的活动必定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这个活动做什么事情,通过怎样的形式达到怎样的目的,这些问题支部书记一定要事先考虑清楚,并和支委商量讨论,最终确定下来。如有一些创新的想法就更好。

(2)活动的形式需新颖。年轻的群体需要的是鲜活的事物和想法,针对研究生这一特点,我们可通过创新活动形式等途径使原本枯燥的活动话题生动且具吸引力。打比方说,在教室或会议室集中学习十七大会议精神,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就很难调动,因为毕竟关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的理论知识来源很广,感兴趣的同学已经有所学习和领悟。如果围绕十七大开展知识竞赛或者知识竞答,效果肯定不一样。

(3)活动的空间需开放。支部活动也可以是党员同学们的一次小聚,大家畅所欲言,在一起互相沟通,到郊外爬山、远足…这些都是一些很好的活动方式。同时也鼓励非党员们积极参与进来,让党支部活动变得活泼和开放。这样的活动办过一次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以后,再次召集党员们开展活动就会变得相对容易。

(4)活动的经费需保障。投入适当活动经费,给予同学们细心的关爱,能激发大家对组织的热爱和对活动的热情,可以有效提高研究生党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为避免铺张浪费,活动经费不需要很多,也许几个便签,几只圆珠笔,就足够表达心意。笔者所在学院的一个党支部,按照上述思路开展了一次年终表彰活动,很多平时积极配合支部工作的同学都得到了小奖品,有一位同学发自肺腑、充满感激地说,入学以来第一次在集体中感觉到了家的温暖。可见,保证适当的活动经费可促进组织活动顺利有效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万军民.新时期高校研究生党支部设置模式探讨及实践.高等建筑教育,2008(3).

[2] 冯军.当前大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7(3).

[3] 龚惠香,林伟连.新时期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现状及思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7).

猜你喜欢
存在问题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医院门诊一卡通收费信息化发展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