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推行农村社会福利政策的重大意义

2009-07-07 10:02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21期

彭 娟

摘要作为农村社会福利的核心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实施与推行,是政府为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和养老问题首次进行的大规模财政投入,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体现社会公平正义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社会福利;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公正

中图分类号 F323.8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1-0391-0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再次指出,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抓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工作”。由此可见,农村的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全与完善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基础与关键,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从各方面体现了中央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视。其中,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为核心的农村社会福利政策的相继出台就是继取消农业税和实现粮食直补之后,又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惠农政策。这些实实在在的民生措施,惠及广大农村的千家万户,诠释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丰富内涵。尽管“新农合”与“新农保”的实施时间较短,从制度设计层面到实际运行层面,都尚需实践检验,但是作为首次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的提供给广大农民的社会福利政策,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1改善农民心理预期,增强农民安全感,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与社会加剧转型,城乡之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同步日趋明显,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由于城乡的二元结构和区域发展的失衡,我国农民长期以来缺乏社会保障。靠天吃饭,自给自足,这是农民对于生活的最低预期。在农村,农民增收难、看病难、养老难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影响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与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作为传统的弱势群体,农民对社会风险的承受能力低,当他们的最低生活预期也难以得到保障的时候,贫困就不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有可能造成农民的心理失衡,进而转化为政治问题。

此外,由于农民的政治参与渠道欠缺,利益表达机制不通畅,遇到具体问题时,多数情况下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长期处于心理焦虑状态,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农村的小规模群体事件时有发生。这除了农民自身的法制意识欠缺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民的安全感匮乏。安全感的匮乏往往使农民容易因为一件小事而引起矛盾,甚至于造成社会冲突,导致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工作遇到了很大挑战。

“新农合”与“新农保”政策在农民最关心也是最担心的问题上给予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为农民解决了后顾之忧,其意义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保障作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先期试点的陕西宝鸡农村调研时,一位刚领到养老金的农民说,“过去只舍得吃辣子面,现在能吃臊子面;还要给孙子买书,孙子开心了,全家人都高兴。”由此可见,养老保险的作用,绝不仅仅只是每月的几十元钱,而是真正为农民解决了问题,使农民对国家和社会的信任感与归属感有了更进一步增强,对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2提供基本保障,扩大农村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农民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工农业产品不等价交换形成的价格“剪刀差”为工业化提供了巨额资金,以低廉的工资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但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在建立之初就形成了城乡分割的模式,城市的社会福利政策在保障的项目、覆盖率及保障水平等方面均大大高于农村。如果把社会福利的涵义定义为,由国家提供的增进国民物质利益和提升其生活质量的措施和事业,那么甚至可以说,建国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我国农村是没有这种意义上的社会福利的。无论是合作医疗制度还是“五保”供养制度,都属于农民自给的福利,由农民个人出资和村集体筹资占到了绝大部分,政府的作用则更多地体现在政策支持上。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政策的实施,城乡差距逐年扩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城市,而农村社会福利的获得主要依靠乡镇乃至村级财政的支出,在农村集体经济遇到困难的情况下,农民享有的社会福利很难保障。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消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合作医疗制度因失去了体制上的支撑开始解体。据1985年的统计调查,全国实行合作医疗的行政村由过去的90%降至5%,而到1989年,又进一步降至4.8%。1998年农村开始试点税费改革以后,农村的集体经济出现了财政困难,许多地区的“五保”供养制度也受到相当程度上的冲击,逐渐“空壳化”,在经历了60~70年代的发展与鼎盛阶段之后,农民享有的社会福利名存实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伟大时代。截至2008年,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3位。但是也正因此,我国的经济发展难免受到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就成为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方面。在我国,农民的人口数量最多,因而是最大的消费群体,但是农民的收入水平却相对较低,支出却是五花八门。农民手中的钱既要用于眼前的生产,又要用于子女教育、医疗和养老,这三大块的支出使农民不得不捂紧“钱袋子”,消费尤其是有效消费不足的问题突出。农民消费不足,并不是因为农民没有消费意愿,而是因为农民收入水平低下,且有后顾之忧。“新农合”与“新农保”政策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增加困难农民收入,而且可以改善农民的收入预期,消除其后顾之忧,刺激消费需求,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3适度普惠初现端倪,推动社会公平正义

出于对建国初期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国际环境的考虑,我国政府选择了“补缺型”的社会福利政策。基于1958年的《户口登记条例》所划分的城乡二元结构,我国的社会福利被划分为城市和农村两大块完全割裂的体系,农民的社会福利始终被分隔于城市居民之外。在城市,由国家包办的“低工资、高福利”政策结合“低消费、高储蓄”模式在实际运行中很好地解决了我国当时所面临的经济建设的困境,迅速建立起了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但是“国家负责、单位包办、板块结构、封闭运行、缺乏效率”的僵化的福利模式也为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和社会的二元分化埋下了隐患。

中国自古就有“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社会理想,但是在政府把农民养老纳入责任义务的范畴之前,这只是农民无法企及的梦想。长期以来,国家政权深入到了农村基层,社会福利却没有随之到达。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农村社会福利政策主要是合作医疗制度和“五保”供养制度。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非常低的水平上使农民获得了基本的卫生服务,在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五保”供养制度是由村集体或者乡镇提供经费,由集体出资并统筹安排“五保”供养的具体事宜,实质上近似于社会优抚和社会救助的综合体,主要针对伤残军人、军烈属和鳏寡孤独,远未覆盖广大普通农民。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对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可否认,但其运行所产生的结果却造成了贫富差距日渐扩大。研究表明,占全国总人30%的城镇居民享受了95%以上的社会福利资源;而占全国总人口70%以上的农村居民只享有社会福利资源的5%。社会福利政策作为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其意义不仅仅体现在维持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上,更是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社会福利政策追求公平,适度普惠的社会福利模式介于“补缺型”和“普遍型”福利模式之间,首次将所有的公民纳入了社会福利体系,农民享受到了由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障与福利。这不仅是公民基本权利的落实,对于实现社会公平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4参考文献

[1] 孙炳耀,常宗虎.中国社会福利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2] 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 李琼.以福利普惠推进公民权利平等化[N].长江日报,2009-08-05.

[4] 邹珺.合作医疗的制度分析[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5]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