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走入音乐的殿堂

2009-07-07 07:36赵宣东吴志红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10期
关键词:前奏乐曲节奏

赵宣东 吴志红

音乐教学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陶冶儿童的情操,培养儿童的心灵美起着积极的作用。音乐教育应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贯彻到教学始终。对低年级学生以感受音乐、激发兴趣为主。

创设意境,体味音乐的快乐

在欣赏《玩具兵进行曲》时,根据音乐家创作音乐的出处,笔者创设这样一个意境:“小朋友们都是小玩具,一会儿小主人睡着了,咱们一起出去玩儿,好吗?(故意悄悄地说)但是,小主人醒来之前我们要敢快回到玩具箱里,否则小主人发现了就麻烦了。”学生马上找到感觉,坐在座位上,把头深埋在手臂里,只等着小主人睡着……笔者与学生一起随着音乐的发展,一会儿学玩具兵的样子迈着整齐的步伐前进,一会儿又自由地行走,教室里学生神采飞扬,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脸,他们都是快乐的小玩具兵,音乐结束前,学生又悄悄地跑回玩具箱里……

边唱边舞,体验音乐情趣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天真可爱,无忧无虑,越是调皮的学生表现越强烈。特别是在欣赏热情奔放的乐曲时,每当音乐响起,这些乐感好、好动的学生就会毫无顾虑的扭动自己的身体,合着音乐舞蹈,而自我约束力强的学生则内心灵动,看得出他们也很想随音乐舞蹈。为此,笔者尝试着打破以往初听音乐时要静心聆听的方法,而是放开他们的手脚,提示学生听到音乐后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受用动作表现出来,并且可以下位,但是不能出声,避免与他人发生碰撞,还可以与他人合作。提出要求之后,播放二年级下册人音版的乐曲《霍拉舞曲》,当音乐一响,学生就按捺不住,从座位上走下来,自然地自由组合,三人一组、二人一伙,或是五六人拉成一圈,随着音乐或是跳跃或是扭动身体或是跳起自编的舞蹈动作,直到音乐停止。学生兴奋极了,回到座位后教师问:“刚才同学们用动作表达了对乐曲的感受,现在谁能再用语言来表达一下你的感受?”学生踊跃回答:爽、高兴、快乐、愉快、兴奋、欢乐等等。接下来,趁着学生的兴奋劲向学生介绍作品。这首乐曲产生于牧民生活,具有无穷动的特点……针对不同的音乐特点采用适宜的方法,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引导创编,体验节奏乐趣

创编节奏时,通过采集生活中的声音展开教学。如教师穿着能发出声响的鞋行走时发出的哒哒哒哒的声音,写成节奏就是:xx︱xx︱。

叫某个学生的名字,是3个字的节奏是“xx x”,2个字的节奏是“xx”,而4个字的节奏则是“xx xx”。

不论是唱歌教学还是欣赏教学,都从音乐的整体感受引导学生,特别是注意聆听音乐的前奏,在教学中往往是被忽略的部分,而前奏却能把人们直接带入音乐的意境中。如人教版第五册第二课的古诗新唱中的歌曲《静夜思》音乐一起,就把听赏者带入绵绵地思乡情中、《春晓》的前奏56 56 56 56︱12 16 5 —︱23 23 23 23︱56 32 1—︱如阵阵春风迎面吹来,给人们带来清新的空气,带来一片生机,带来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向往。通过对音乐前奏的聆听,学生对歌曲的情感表达提升一个层次,演唱也更投入。

渗透德育教育,发挥音乐作品优势

音乐教学是学校美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通过美的渗透来影响学生的精神境界,运用生动的音乐形象,让学生在情感中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苏联著名音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对艺术,特别是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学校音乐课的一切形成都应当旨在发展学生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形成他们的世界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在教《不再麻烦好妈妈》一课,当笔者问到:“你在家都会做哪些事情?”有好多学生都会这样回答:“我在家帮妈妈洗碗”“我帮妈妈扫地”“我帮妈妈擦桌子”“我帮妈妈做饭”等等。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小的时候,没有能力做一些事情,是爸爸妈妈帮助你们做了很多事情,而现在你们逐渐地长大了,有了一定的能力,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应该自己做了,所以不应该说是帮妈妈做什么事情,而应该说我能做什么事情,因为我已经长大了,我有能力了,不用再麻烦爸爸妈妈了。”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到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爸爸妈妈或是长辈为自己所付出的心血和劳动,为报答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要做一个懂事的好学生。这时候,学生再唱起《不再麻烦好妈妈》,感情就会更加真切,歌声也更加优美。

(作者单位:1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康平小学;2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遄台小学)

猜你喜欢
前奏乐曲节奏
花有自己的节奏
始乱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YOUNG·节奏
珠江:大河入海的前奏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
悲伤的乐曲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
练乐曲vs基础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