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

2009-07-07 07:05徐则臣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09年11期
关键词:光景野地沙哑

徐则臣

我想,我骨子里头是悲观的,这影响到我对词汇的感受和选择。比如现在,我从燕园回万柳,到人大西门时,陡然觉得心沉下来。沉得不堪重负,似乎感到整个人置放在自行车上的重量。我一下子想到一个词暮色四合。

就是这个词,接着我看到了它。天色将晚,这是四月初北京的黄昏,天灰灰的,风也是灰的,暮色从四面升起来。暮色如浪,卷起来,像饺皮开始兜住馅,把世界包起来。车在走,人也在走,我却觉得周围静下来,只有黄昏的声音、暮色四合的声音,精致琐细地响起来,声音是沙哑的。这让我莫名地难过。我总是这样,在黄昏时,太阳落尽的时候会难过,像丢了东西,心里空荡荡的,好像有所希望,有所留恋,也有所茫然和恐惧。

多少年了,我在黄昏时分离开一个地方,或者是到达一个地方,总高兴不起来,只是忧伤,莫名其妙地忧伤,常常会生出想回家的念头。我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城市到家,每一个假期开始的黄昏,和每一个离家的黄昏,我都看到了暮色四合。整个人沉重地静下来,仿佛看不到路,没地方可去,仿佛身边的人都走光了,只剩下了我一个。这种时候我就会想起野地,看不到人影听不到狗吠的一大片土,上面有草,有庄稼,有芦苇和河流,还有孤零零的我一个人。

少年的时候我在乡村,黄昏时多半还在野地里。摸鱼、偷瓜、割草、放牛、收庄稼,到田里找正在插秧的母亲,为躲避父亲的巴掌而逃窜,或者是没来由地游荡,就在野地里遇到了黄昏。暮色从喧嚣的芦苇荡里浮上来,雾一样,后来知道掺了水的墨在宣纸上洇开来就是那样。风拉弯所有芦苇的腰,庄稼和大地也在风里起伏,越来越暗,越来越黑,野地里动荡起来。不知怎么的,所有人都被灰暗的风吹跑了,就剩下了我。我开始害怕,开始想哭,开始拎着篮子赤脚追前面看不见的人,开始往母亲干活的田头跑,开始抽着牛背往家跑。不知是怕把家丢了,还是怕把自己丢了,就觉得身体敞开了,风吹进来,沙哑地响,有点安详,也有点凉。

暮色四合,迟早是要把一个人包起来,包住后保藏起来,或者包扎好扔掉。一天将尽,都将逝去和失去,好的光景,坏的光景,喜的忧的,哭的笑的,都没有了,留下来的只是一个越来越小越低的天,心可能会宽敞,也会悲凉地沉下去,可你不能看得远,也不能听得清。那些花花绿绿的灯光和你没关系,你就是一个人,站在哪里就在哪里,一下子从地球上突出出来,孤立出来,像一根草,瘦瘦地站着。当年沈从文大约就是这样站着,在北京的那些暮色四合的黄昏里,他从故宫博物院出来,一个人站在午门的城楼上。他看到了暮色四合,夜晚来到了北京城,然后他开始往家走。不知道他跑没跑过?

我跑,我不喜欢站着不动,就像现在,我骑着自行车拼命跑,朝万柳跑,感觉怪怪的,暮色四合,要么想家,要么无家可归。

(选自《美文》)

猜你喜欢
光景野地沙哑
沙哑
沙哑 等
野地环逃遁记
建筑工
任它性感,略带沙哑的声音
南非野地别墅
论安冈章太郎《海边的光景》中的家庭
《Liability》:一场心碎的狂欢
末日光景背后的地狱鬼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