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把脑袋震坏?

2009-07-09 06:09
微型计算机·Geek 2009年11期
关键词:静息振幅幸存者

汶川地震这样的8.0级大地震带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可不仅仅是财产的损失。对于幸存者来说,更大的危害是失去亲人的精神创伤,他们中很大部分会患上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tess Disorder,ASD)或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FTSD),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华西临床磁共振中心成员吕粟博士领衔的一组研究者,在地震后一个月内检查744名幸存者的脑功能,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并在科学界最负盛名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NAS)上全文发表研究结果。其结果显示,这些幸存者的身体虽然健康,但灾害的确对这些幸存者的脑功能产生了影响。

研究中,实验对象(行话又叫做“被试”)只要躺在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或核磁共振)机器里不作任何任务,接受约7分钟的脑功能扫描即可。这种静息态(Resting State)的研究设计目前在国内很流行。一是因为这种实验不要求实验对象做任何任务,操作方便:第二是由于静息态数据分析的方法简便易行。

在这个研究中,吕粟博士对静息态数据使用了两种分析方法。首先是计算被试大脑各区域的低频振幅(Reg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s,ALFF)。ALFF是指大脑自发地发出频率在0.01Hz~0.08Hz的低频振荡,反映了大脑区域同步化活动的特征。分析结果发现,相比于控制组的实验对象,地震幸存者的大脑内前额页皮层、中央前回,脑岛以及纹状体的低频振幅变得更强,而且幸存者脑部这些区域的低频振幅强度与自己焦虑和抑郁问卷的得分存在显著的联系——幸存者脑部的ALFF振幅强度随着幸存者焦虑和抑郁程度的增强而增强,即正相关。另外一种分析方法是分析功能连通性(Functional Connectivity),即计算大脑不同区域的神经细胞群活动之间的联系强度。该研究发现,地震幸存者的边缘系统、纹状体之间的功能连通性显著降低。

难得的是,这篇文章是第一篇在灾后很短时间内检查健康幸存者脑功能的研究报告,报告发现了一些区域的激活水平的增高,以及另一些区域之间联系的降低。这些脑功能的改变可能是幸存者产生创伤后应激等心理创伤的原因。根据这些结果可能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哪些需要早期治疗的人,以帮助他们降低创伤带来的长期影响。

不过,业内人士对吕粟博士还是具有一些疑问:脑功能层次的损伤究竟代表了什么?功能层次的损伤是否有心理损伤对应?如果对应,是否通过一些心理干预治疗。是否可以帮助病人恢复脑功能?脑功能损伤,是否伴随着脑结构的损伤?现在地震过去已经一年多,这些幸存者的脑功能是否还在受损?对于这些没有在这份研究报告中涉及的诸多问题,《Geek》也希望尽快看到科学的答案。

猜你喜欢
静息振幅幸存者
中秋
静息-活动节律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纪念
“慰安妇”幸存者黄有良离世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午间静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