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成群,机器人爸爸的爱情信物天下无双

2009-07-09 08:24王书春
家庭 2009年12期
关键词:老五汪洋儿女

王书春

丈夫只为婚前一句承诺,20多年潜心钻研,做出了26个机器人,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跟“神七”一起登上科技展台,同时也成了献给妻子最好的爱情信物。

妻子痴情爱着“不务正业”的丈夫,没钱受穷也高兴,家被烧光了也不悔,甘愿给丈夫造的一群机器人当“妈妈”。

孩子从小就跟机器人“弟弟”们亲,拼命学习的目的只为考上一流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和爸爸一起造更多更优秀的“弟弟”。

情有多深,梦想就有多炫!爱情和亲情造就了“机器人爸爸”的惊人成就。

为让爱人骄傲

穷小伙造出个婚礼“门童”

1986年8月26日,村里人称“不务正业”的吴玉禄结婚了,新娘是小他一岁的邻村漂亮姑娘董淑艳。整个婚礼最吸引人的是大门外两个披红挂彩的机器人门童,手拿喜糖,眼睛一眨一眨,见人就说:“你好,请吃糖!”

新娘子的姐妹们小声议论:“就凭这俩机器人,淑艳的婚礼也是中国之最了……”“这算啥!”吴玉禄的表弟自豪地说,“我哥说还要设计一个更牛的机器人,让它给我嫂子打洗脸水呢!”

吴玉禄家住北京市通州区马务村。身为农民的他不爱干农活,却好琢磨一些“异想天开”的事。没安自来水时,村民们都去大井里提水,他在辘轳上装个小电机,按钮一开,水桶自己就把水提上来了;家里使的犁具笨重,他给村里铁匠买了包烟,结果铁匠按他出的“歪点子”在犁杖上加了根拉簧,人手轻轻一拉,几乎比毛驴犁得还快!

追求董淑艳时,他的聪明劲也用在了这方面。那时还有几个有钱人家的小伙子也在追董淑艳,吴玉禄心里较起了劲:“不就是比我有钱吗?等着瞧,我一定做一个有钱买不到的好东西给淑艳,气死你们!”

1985年秋,吴玉禄在北京市科技馆里看见一个仿真机器人:长着铁胳膊、铁脚板,身上拖着一根电缆,还会和人说话:“我叫宝宝,1岁了,希望你喜欢我!”吴玉禄突发奇想,要是自己结婚的时候能有一对这样的机器人助兴,淑艳肯定很骄傲……

吴玉禄一连跑了六七趟科技馆,每次都缠住专家问个没完。专家抽象地讲,他形象化地记,什么公式、符号、微电子,到他脑子里全变成胳膊怎么抬、脚怎么走、嘴怎么说话这么简单了。问清楚了,他直奔城郊的电子市场:小电机、传送皮带、齿轮、声控组合件……直买到口袋里的钱所剩无几,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家。

他先找到几根旧钢管和一卷废铁丝编成人形骨架,然后自己动手钻眼、焊接、打磨。骨架立起来了,他又在控制板上装了一个三级开关,打算第一级控制发声,第二级控制抬胳膊,第三级控制行走……

想着容易做着难,七八个月过去了,熬了无数个通宵,历经多次接线、加固、线路编组,他的“婚礼门童”才终于迈开了腿,会走路了!激动的吴玉禄学着它的样子也向前跨了三步,兴奋地抱住它大叫:“你真好!我真棒!”就这样,吴玉禄和董淑艳的婚礼上,_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婚后,夫妇俩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吴玉禄还没吃饭就躲进小仓房琢磨改进门童机器人——婚礼上说的话要算话,他得尽快让它学会打洗脸水!

一天晚上,饭做好了,董淑艳去喊他吃饭,走进去一看,吴玉禄一只手竟然被机器人握着,痛得龇牙咧嘴,正左摇右晃试图挣脱呢……人哪扭得过机器!眼看着丈夫的手被越握越紧,董淑艳慌了,抢上前一把按下开关。好险!晚一步,丈夫的手非被握碎了不可。

董淑艳拉出丈夫的手捂到胸前,又惊又怕,她带着哭腔说:“别鼓捣它了,咱自己打洗脸水还不行吗?”吴玉禄嘿嘿笑:“刚才一个拉簧拧太紧了,所以……”

家烧光了先顾“儿子”这个机器人老爸够痴迷

1988年10月4日,儿子吴汪洋来到人间,吴玉禄乐坏了。不过吴玉禄最怕妻子那些姐妹们来贺喜,因为她们一来就问:端水的机器人在哪里?

让门童机器人学会端水不难,关键得有液压杠杆。可一支液压杠杆要1000多元,他舍不得买。

到1990年秋,粮食卖出去后,吴玉禄终于狠下心买了一套小型液压装置。又经过三个月的忙碌,他终于成功了。当晚,吴玉禄按动开关,“门童”两只手臂慢慢举了起来,他把一盆水小心翼翼放在它的手上,然后握着遥控器指挥它一步步走到屋子中间,又一点点放下……

“怎么样?你男人说到做到。没吹牛吧?”吴玉禄得意极了。董淑艳抱紧小汪洋,目不转睛地盯着机器人说:“我咋觉得,你这机器人也像咱儿子……”

1993年,儿子快5岁了。吴玉禄这个月做只会动的小老鼠,下个月做只会唱歌的小八哥给儿子玩。做完儿子的玩具,他接着做自己的,几年功夫又鼓捣出几个机器人来,还给它们排起了俗名:“吴老大”、“吴老二”、“吴老三”……

可是,1999年,一场大火差点儿让董淑艳跟他和他的“儿子”们翻脸。那天晚上,村里来了皮影戏班子,急着凑热闹的一家人一时走得急,忘了关掉吴玉禄自己装在家里的调压器开关,结果引发电器失火。吴家烧得连房梁都塌了下来,摆在炕上的“吴老大”、“吴老二”、“吴老三”们也被燎黑了皮……

吴玉禄顾不上清点损失,先抱着几个机器人检查起来。“家都没了,你也不管,你是个啥男人?”董淑艳怒从心头起,一把推开丈夫,抢过机器人就向外摔。“妈,你别摔!”当时已经11岁的汪洋大哭着拦住董淑艳,“它们是爸爸的命根子……”

见儿子也帮着吴玉禄说话,董淑艳气得一跺脚走了。吴玉禄招呼儿子过来,压低嗓门说:“没事,你妈是一时气过了头,待会儿就没事了。不过儿子,你刚才还挺勇敢的嘛!以后你好好学习,争取上大学学个计算机啥的,到时就能跟老爸一起玩了!”

这场大火使吴家损失惨重。为填补家用,董淑艳开起了学前班。看着董淑艳整天教孩子教得嗓音沙哑,吴玉禄心疼了:能不能做个机器人学习机,既减轻妻子的劳累,还能让孩子们学起来更有兴趣?

琢磨几天后,他把结婚时母亲送给他的一只木箱拆了,依照电影胶片结构,把1000个常用汉字和80多道加减乘除运算题一一写上卡片,然后折叠成筒状缠在轮盘上,又在箱子里按2:1的比例安上一具滚动齿轮,齿轮每转一圈,一个汉字或一道运算题便会显现出来,孩子们答题之后还会有一个声音说“做对了!”或“你再想想!”……

孩子们很快迷上了这箱式教学机器人,一个个举着小手抢着喊:“老师,我要答题!”来学前班学习的孩子们越来越多。

随“神七”一同巡展

“一家”二十九口个个是好样的

到了2003年,家里经济宽松些了,吴玉禄又开始改进他的门童机器人。15岁的吴汪洋也搬张小板凳坐在旁边看,不时还给画个尺寸、接

个电路什么的。父子联手折腾了几个月,当年只会请人吃糖的“门童”被改成高100厘米、重25千克的神奇小子,不仅会说简单的生活用语,还能给客人端茶倒水、拉二胡、翻跟头,灵巧无比。按排名,吴玉良把它命名为“超级吴老五”。

2004年8月9日,湖南卫视举办全国首届农民发明比赛。台上坐着评委专家,台下坐着观众,吴玉禄手持遥控器,指挥着“超级吴老五”先摆出个酷姿势,随后开始吹拉弹唱,末了还用毛笔写出“谢谢”二字。比赛结果,“超级吴老五”一举夺魁,还替吴玉禄赢回1万元奖金。当晚,爷俩找了家湘菜馆痛吃一顿鱼头宴。

“吴老五”一出名,就被人盯上了。一天上午,唐山市一位企业家慕名找上门,拿出3万元点名要买走“超级吴老五”。想想这些年来妻子没买过一身好衣服、家里没添过一件像样的用具,虽然舍不得,吴玉禄咬咬牙还是答应了。只是临别时再三叮嘱,“吴老五”有毛病了别扔,拿回来我免费给你修……

没多久,长着八只脚、会爬行的“吴老八”也被中科院的一位专家买走了。眼见“儿子”们一个个离家“出走”,吴玉禄心里一时空荡荡的:儿大不由爷啊!

2007年3月的一天上午,宁波市一家清洁公司打来电话:“能不能开发一款能爬高、会擦洗,轻快灵活的蜘蛛机器人?”接电话的是吴汪洋,他一口答应:“没问题!给我爸半年时间,不过前期投入嘛……”一旁的吴玉禄笑骂:“你小子先别学着赚钱,明年就要考大学了,把学习搞上去再说。”

接下活后,吴玉禄负责硬件,吴汪洋开发软件,仅用4个月时间,爷俩就设计出一个身高80厘米、体重10千克、长着八只带有吸盘爪的蜘蛛机器人“吴二十八”。在“吴二十八”身上,吴汪洋编制的一组独特的电脑芯片被一家软件公司看好,双方准备进一步开发后,推向市场。

2008年夏天,吴汪洋以高分被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录取。通知书寄来的当天,只见和真人一样大小、留着小胡子、戴着草帽的“骆驼祥子”“吴二十五”拉着车,上面坐着吴家爷俩,一步一步走出院门,嘴里还吆喝着:“我是拉洋车的机器人,吴玉禄是我爹,吴汪洋是我哥,我拉着我爹和我哥去逛街,祝贺哥哥考上名牌大学……”董淑艳跟着后面走,笑得合不拢嘴。

上大学后,儿子的心思还在老爸的机器人身上,个个周末都要赶回家和吴玉禄一起鼓捣。随着儿子的加入,吴玉禄制作出了能给病人翻身的“吴三十三”、可以陪人下棋的“吴三十四”。会拉车的“吴二十五”和会攀高的“吴二十八”还获得了国家专利。

2009年2月13日,展示“神舟七号”实物的中国航天科技展在石家庄市人民会堂举行,吴家三口携带“吴二十八”、“吴三十二”、“吴三十三”等七兄弟登场。展厅里,航天员翟志刚和他的两位战友不时回答着人们的提问;吴玉禄的“儿子”们在另一侧忙个不停,“吴二十八”爬上直立的柱子,探头探脑向下面的人群示威;“吴三十四”大出风头,先后击败了五个挑战者……

河北科技大学的一位校长当场邀请吴玉禄去学院给大学生演讲。3月1日下午3点,在河北科技大学礼堂里,吴玉禄一身西装,应邀登上讲台。“当初搞机器人是为了对妻子说话算话,后来我是真迷上了。要不是她这么纵着我,我肯定走不到今天……她真是个好妈妈,是我儿子汪洋的好妈妈,也是这些机器人的好妈妈!”讲到动情处,吴玉禄泪眼模糊……

猜你喜欢
老五汪洋儿女
匆匆太匆匆
假通知书换来真悲剧
汪洋作品
假通知书换来真悲剧
娘走了,妈还在呐!
家有儿女欢乐多
裸背
老五
儿女不孝老人苦(一)
浇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