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刍议

2009-07-10 09:03段生亮
西部教育参考 2009年1期
关键词:文化素质思想观念素质教育

段生亮

素质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的主旋律,它要求我们培养的不是书呆子,而是有创新能力的人,唯有如此,才能适应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局面。而教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从小农经济的个人主义思想意识的泥潭中走出来,从国家的需要人民的利益出发,引导学生到广阔的天地中寻找自己的未来世界。

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转化过程需要经过长期的方方面面的努力。教师首先必须有优秀的政治思想文化素质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才能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学生的政治思想文化素质才能提高。这一点对农村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我们许多教师来自农村,又置身于广大农村地区,和我们的学生有共同之处,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意识根深蒂固。尽管接受了多年的高等教育,仍有改变不了的东西。比如批评学生时不自觉地把他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联系起来: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是那样等等。因为教师也认为读书就是为了鱼跃龙门出人头地,至于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讲的并不多。

对此,我们教师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首先要铸炼自己优秀的政治思想文化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把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充分体现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无私奉献给祖国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有时老师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不是“我要教”,而是“要我教”,把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当作混饭吃的手段和途径。就像工程上的偷工减料,我们所铸就的能成为优质工程吗?所以在对教师进行有效管理的同时,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要努力使他们心甘情愿为祖国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这应该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

其次是加强专业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精深的专业素质。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而且是一桶常换常新的水。这就要求教师把工作和学习密切结合起来,以教促学,以学促教,教学相长;向书本学,向社会学,向学生学;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密切联系现实生活,“面向四个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教语文的要懂点历史;教物理的要懂点数学;教生物的要懂点化学,而且要掌握相关多种学科知识,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从而高瞻远瞩,找到恰当的切入点,把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轻松自如地完成教学计划,达到教学目标。所以一个教师只有具备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才有可能上出高素质的课来,这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素质教育还要求教师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和高效的教学方法与技巧。素质教育就是相对于应试教育的先进教育思想观念。这种观念的提出,是对传统应试教育的重大变革,使学生由书袋型向创新型转化,把课堂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把文科之间,理科之间,甚至文理之间联系起来;手脑并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也就是对已有知识的迁移、生发、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求真求知精神。教师首先要明确无误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把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转变过来,变填鸭式为讨论式,一方堂为多言堂;变主角为导演,变被动为主动;变讲堂为学堂,变仆人为主人;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变学教材为用教材学。观念一旦改变,方法如影随形。或启发,或引导,或商讨,师生互动,自然而然,使学生如沐春风,求知变成了真正的快乐而不是负担。这样的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兴趣,陶冶了情操,使学生掌握了知识,锻炼了能力。由此看来,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教学思想观念的进步是素质教育得以实施的关键。

(本文作者单位:古浪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文化素质思想观念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探讨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中国现代独幕剧的30年(1919年-1949年)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思想政治工作是卫生工作的生命线
智能手机普及化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高中体育教学现状与改革对策探究
论农广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