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注意力的培养对策

2009-07-10 09:03胡凤琴
西部教育参考 2009年1期
关键词:注意力中学生教师

胡凤琴

注意力是决定中学生能否搞好学习的关键。学习目的、任务不明确,不良环境因素的干扰和教学主体行为的偏差都是造成中学生注意力分散的原因所在,必须有针对性地帮助其尽快扭转,不断克服。注重培养中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善于同注意力的分散作斗争的能力,科学有效地组织教学是保持学生稳定的注意力的有效途径。

一、造成中学生读书分心的原因浅探

注意是一切心理过程的开始,并始终伴随着心理过程一起进行。

首先,学习目的任务不明确是学习注意力无法集中和稳定的主要因素。我们发现一些在学习上长期得不到进步甚至成绩不断下降的学生大都胸无大志,不知道将来要干什么,现在需要学什么。平时总是表现出心不在焉、无所事事的样子,对读书缺乏热情和兴趣,所以上课时无法做到注意听讲。可想而知,这类学生很难取得理想成绩。此外,还有一些学生虽然有理想,想读书,但由于对所学功课缺乏具体的学习要求和时间安排,对需要掌握的内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心中无数,所以在上课时也不能集中注意力。

其次,不良环境因素的干扰是影响中学生学习注意力集中的重要原因。中学生时代,正处于身心发育,世界观逐步形成阶段。这期间,如果正常的学习生活受到外界的不良刺激物的干扰,他们的意志就会变得消沉,精力分散,耽误学业。同时,教室周围环境嘈杂,班级纪律涣散,学风不正,早恋行为,都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家庭生活的不和谐,父母吵闹,追求格调低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会使他们整天在压抑苦恼中煎熬,无法集中精力学习;社会上真正适宜年青一代的精神食粮仍显缺乏,而粗制滥造、缺乏独立思考,甚至淫秽凶杀的文艺产品却屡禁不止,高雅严肃的作品被束之高阁,仅满足于感官刺激,而忽略了道德熏陶和人格升华,这对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一旦沉湎其中,必严重影响学习与健康,贻害无穷。

第三,教学主体行为偏差也是导致学习注意力分散的不容忽视的因素。在教学中,师生的关系是互动的,教师威信对学生心理产生着积极的影响。热爱教育、德才兼备的教师受到学生的尊敬,学生信赖教师,教师的要求就可以较容易地转化为学生自己的需要,从而专心学习。而一些工作责任心不强,教学能力较差,教育方法不当的教师,由于不认真备课,不能熟练、合理地组织教学,甚至一堂课的教学要求与重点、难点都无法讲清,学生肯定会觉得上课很无聊,思想开小差。当课堂纪律或教学效果很糟时,少数教师又乐于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威严”,体罚、歧视学生,损伤孩子的自尊心,更加激起学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使学生无法集中和保持注意力。

二、中学生学习注意力的培养对策思考

注意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门户”,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首先,明确学习目的,培养中学生学习的自觉态度。人生的理想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因此,教师必须要通过各种活动对中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培养学生自觉的学习态度。例如,学习外语,可能会感到记生字和学习语法是枯燥乏味的,但是,如果认识到外语是一门掌握知识技能、促进自身发展的工具,就会对学习外语产生浓厚兴趣,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能不断得到增强。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明确提出一门课、一堂课、一个作业、一个实验的目的任务和具体要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之不打无目的之仗,瞄准目标搞好学习。

其次,加强班级管理,培养中学生善于同注意力的分散作斗争的能力。好的班风,是增强学生学习注意力的重要因素。这需要以中学生守则为标准,认真培养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要求学生按时作息和完成作业,维护学校秩序和班级荣誉,抵御和防止外界不良因素的侵袭和诱惑,养成遵守校纪校规,努力学习的好习惯。还应通过组织适当且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的人际关系,锻炼意志,提高善于同注意力的分散作斗争的能力。

第三,科学有效地组织教学,保持学生稳定的注意力。教学内容丰富,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是引起和保持学生注意力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备课,科学地组织教材。教学内容难易适当,使学生感到学习新知识是个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过程。教学方式要生动活泼,提倡启发诱导,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开动脑筋,仔细观察,深入思考。教学的速度应保持正常,速度太快,会使学生感到匆忙而注意力不集中,草率从事;速度太慢,也会使学生由于有空闲时间而引起注意力分散。因此,教学速度的确定要根据教材的程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合理安排。教师一方面应避免使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做到劳逸结合,另一方面注意教育教学形式多样化,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全神贯注。

(本文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第九中学)

猜你喜欢
注意力中学生教师
让注意力“飞”回来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秋天在哪里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美育教师
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