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教育独生子女

2009-07-10 09:03康树红
西部教育参考 2009年1期
关键词:独生子女品德家庭

康树红

一、目前面临的严峻问题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继续实行,我国人口中独生子女所占比例会越来越大。不可否认,独生子女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不可忽视的缺点,我们权且称它为“独生子女综合症”。

过去,由于我国是多子女家庭,没有教育独生子女的经验。一个家庭有几个孩子,经常为一件事“争抢”,从小就有意无意地养成了一种“竞争”意识。而现在的家庭,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事事让着孩子,他们没有与其他孩子“抢”东西的习惯,因而缺少竞争意识。

家长关心、爱护孩子是人之天性,这种爱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的感情基础,没有这种爱,就谈不上教育,就难以达到好的教育效果。但爱而不教,管而不严,自然也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注意把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做到爱而不溺,严而不厉。

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关心爱护,应以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为前提。对孩子的爱应该是理智的、有分寸的,绝不能溺爱,否则,就会成为孩子身心畸形发展的祸根。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把对孩子的关心、爱护变成了溺爱,尤其在独生子女家庭中,表现更为突出。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和父母6个人把一个独生子女视为“小皇帝”,一味地娇惯、偏爱和护短,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对孩子的不良品德和习惯不批评、不教育,往往包庇护短。吃饭穿衣一切事务都由家长包办代替,孩子让家长干什么,家长就干什么,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使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好逸恶劳的懒惰生活,养成一种自私任性、专横跋扈、为所欲为的不良品德和习惯,这些不良习惯任其发展下去,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二、如何进行正确教育

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呢?

我国有句老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很多穷人家的孩子都考上了大学。这是因为他们从小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里,他们知道只有奋发图强,才能摆脱困境。现在大部分家庭生活富裕了,有些家长就给小孩子很多的钱。作为一个孩子,不必付出任何劳动,就能拿到很多钱,试想一下,他们怎么能好好学习呢?这是拿钱买孩子来学习。无数事实证明,你有再多的钱也买不来好孩子。做父母的应该认识到,“钱”离学习远,离吃喝玩乐近。给孩子很多的钱等于把孩子引向了吃喝玩乐的歧途,等孩子长大后就不会挣钱,只会花钱。因为钱都是家长给的,没有了可以向家长再要。这种培养孩子的方法是行不通的,是错误的,更是十分危险的。

由于独生子女和家长素质等原因,我们的许多家庭都变成了“家庭特区”、“家庭温室”。家庭与社会温差太大,在家里对孩子实行的是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孩子根本没有多少自主自立的机会,当然他也就没办法长大,结果使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严重滞后。做家长的即使再有钱,也不能在孩子面前摆阔,要适当装穷。早先那句“再穷也不能穷孩子”是错误的,应该是“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再穷也不能穷教育”。钱包越鼓,家长们的知识也应该越多。家长不应该越位,有责任满足孩子的基本需求,但不能满足孩子们的贪婪和虚荣心。

家长的严格要求对于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家长对“严”的理解各有不同,有的认为“严”就是“厉害”,对孩子要给予好心而不能给予好脸,孩子只有害怕父母,才能教育好;有的认为“严”就是不听话就要打骂,赞成“不打不成才”的说法。这些认识都是不对的,对当今的孩子采取这种办法是难以奏效的。

如果对孩子动辄打骂、训斥,孩子就不愿意接近家长。孩子如果对家长敬而远之或者既不尊敬、又不接近,更不愿与家长交谈,这就很难取得好的教育效果。至于打骂、体罚之类的行为和我们所说的“严格要求”是水火不相融的。动辄打骂孩子的家长,不仅不能使孩子改正错误,反而使孩子的情感和心灵受到摧残,变得冷漠、自卑和缺乏自尊心,甚至因忍受不了家长的打骂而离家出走。由此可见,对孩子实行体罚只不过是家长缺乏理智和无能的表现,不可能起到严格要求的效果。

我们所说的严格要求是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以取得良好教育效果为前提的。如果“严”得出了格,就会走向反面,为此家长必须遵循以下几点:

第一,身教与言教必须统一。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仅要善于用说理的办法,同时也要以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做出榜样,既重视言教,又注意身教,把二者统一起来,使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二,家长提出的要求应该是合理的,是符合孩子实际情况又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例如,要求四岁的孩子跟在家长身后走他力所能及的路是可能的,但要求孩子与家长走得一样快一样远就不合理了。

第三,家长提出的要求必须是适当的,是孩子经过努力可以做到的。若要求过高,孩子即使经过努力也无法达到,就会使孩子丧失信心,必然会适得其反。

第四,对孩子的要求必须明确具体,让孩子明白应该干什么,怎么干,不能模棱两可,让孩子无所适从。

第五,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一经提出,就要督促孩子“言必行、行必果”,认真做到,不能说了不算数,或者干也行,不干也行,而是一定要让孩子做到,否则就起不到教育效果。

(本文作者单位:甘肃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品德家庭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家庭“煮”夫
好学者贤
政协委员提议独生子女带薪休假照顾父母
恋练有词
品德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