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太苛求中国翻译界

2009-07-10 18:39
环球时报 2009-07-10
关键词:溶溶出版界学术界

本报特约记者 颜 彦

常凯申是谁?蒋介石的“别名”。近来,蒋介石的英文名字Chiang Kai-shek被翻译成“常凯申”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出版界的笑话,很多人都感叹现在翻译质量的下降已经波及到了学术界。在畅销书之外,引进版学术书成为了又一个翻译质量洼地。现在投入翻译事业的都是一些刚刚出道的年轻人,与翻译界息息相关的学术界和出版界,从学术标准到成本核算,推崇消费式的翻译,中国翻译生态因此渐渐发生了变化。《环球时报》记者为此采访了学者、翻译家、出版人等有关人士,对此现象进行了解读。

对于“常凯申”事件,媒体表现得过于严厉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学术界和出版界都表示,对于常凯申事件,媒体表现得过于严厉,而类似的翻译硬伤在翻译中比比皆是,防不胜防,只是这个失误和蒋介石联系上显得特别“触目惊心”。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出现这样的硬伤还是由于译者的学术水平欠缺,如果稍加考证,这样的学术硬伤很容易避免。

从“五四”开始,国内大量翻译西方的学术著作和文学作品,从此,关于翻译质量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翻译史上也曾出现过将milkway(银河)翻译成“牛奶路”的笑话。而“常凯申”事件集中反映出近现代关于中国史料的翻译,出现问题最多的一种现象。这一方面主要是由于译者自身的学术知识盲点造成的,另一方面也由于这部分学术书在国内的阅读率高,出现问题很容易被指正。张颐武说,总体来说,与“五四”时期相比,中国学术界的英语水平要高很多,现在很多学者都能阅读英文原文,学术翻译对于学者来说更多表现为科研成果的功利意义。

出版界:成本核算的考虑

资深出版人李景端曾提到,1978—1990年,我国共出版翻译书28500种,年均2192种;到了1995—2003年,翻译书总数为94400种,年均增为10489种。近几年,古今外国书基本上维持在年翻译大约1万种的水平。开卷图书信息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几年,每年引进版图书的销售码洋占全国图书销售总码洋的1/5。而在英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引进版图书数量只占到它们总量的3%。

引进版小说出版人彭伦回忆,2005年他翻译了《纽约时报书评周刊》评选的1980年以来美国影响力最大的小说家——菲利普·罗斯的纪实作品《遗产》。交稿后,责任编辑说作者通过经纪公司提出额外要求:要将译稿交给他指定的审稿人看。审稿人是谁,有什么背景,中国出版方一概不知。一个月后,返回的审稿意见对译文细致地提出了各种错漏之处,审稿人还提出了很多他认为可以改进的地方。在翻译2006年罗斯出版的新书《凡人》过程中,作者的经纪公司依然提出要将译稿送给指定的审稿人审读。著名作者盛名之下,爱惜羽毛,而能做到这样审校要求的引进版越来越少。

彭伦指出,在中国加入《伯尔尼版权公约》之前,国内翻译版图书都不需要支付版权费,所以翻译费相对较高;而今天,所有的引进版图书都需要支付版权费,如果是版权竞争激烈的作品,版权费会更高。出版社出于降低出版成本考虑,会压低翻译费。现在,国内翻译费平均水平在千字60元左右,这样的收入水平自然请不动资深的译者。

近期,上海出版工作者协会和上海译文出版社联合举办“上海资深翻译出版人出版精神座谈会”,对上海翻译出版工作作出显著成绩的资深翻译出版人孙家晋、骆兆添、叶麟鎏、杨心慈、任溶溶被授予“资深翻译出版人”纪念牌。这些翻译家都已年过八十,在外国文学研究和翻译领域浸淫多年、具有专业学术水准。其中任溶溶不仅在儿童文学创作方面享誉全国,而且在翻译领域成就卓著,他翻译的《夏洛的网》已成为品牌图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任溶溶回忆当年他做翻译时,审校过程可以用“抠字眼”来形容,现在看来没有必要,也很难实行当年的审校标准。任溶溶告诫年轻的译者,翻译是个熟能生巧的职业,翻译水平会自然越来越好,而翻译过程要多跟编辑和作者讨论。

翻译界:人才青黄不接

有人说,翻译家和配音演员的黄金时代都一去不复返了。中国社科院美国文学研究所译审潘小松说他非常同意这种说法。潘小松说:“大家都说我随笔比译笔强,我自己也有同感。”对于中国的翻译家来说,他们不得不面对翻译出的作品的时代局限性,因为中文在“五四”之后欧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一百年来中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林纾翻译的《茶花女》相比,之后的中文译本都已经不是纯正的中文了。潘小松说:“可以预见,作为翻译家的傅雷,他的家书会比他的翻译作品流传得更久远。”

为什么现在的翻译者更多是刚刚出道的青年人,潘小松认为,这不仅仅是因为翻译费用偏低,更多是因为青年人在刚出道时迫切想拥有学术成果和经济收入。而现在很多翻译作品都是出版社的命题作文,限定了题目和交稿时间,这对于已经有学术修为的老学者来说过于苛刻。而青年人具备了基本翻译能力又兼具极大的翻译热情。很多学者都从翻译出道,像语言学家王力,曾翻译过20多本法文书,但他从来不将这些书收录进文集。“刚出道的时候,我也曾一个月翻译了200多万字;但现在没有这样的体力和精力了”潘小松说。“像我这样四五十岁往下的译者,都已经是商业时代工作化生产条件下生存的译者。我们和老一代翻译家的翻译功力已经很不一样了,因为我们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潘小松非常推崇蓝英年翻译的《回忆果戈理》,他觉得好的译本必须是译者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作品,他有可能只与熟悉的编辑和作者合作。但在出道之后,如今又有多少青年人能够从“为利益”进化到“为兴趣”的翻译层次呢?▲

猜你喜欢
溶溶出版界学术界
我将来要做什么
国际畅销书作家及其作品在中国的出版及传播分析
出版界与图书馆界阅读推广合作研究
国内学术界马克思民生思想研究述评
国内学界关于日本“印太战略”分析的研究综述
小丁写作文
我将来要做什么人
时间滴答滴答
新时期红军长征研究文献综述 
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