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舜泉:为了生命的承诺

2009-07-13 01:49万正道汪建华
杰出人物 2009年8期
关键词:邵氏香港培训

万正道 汪建华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他们遍布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或许有着显赫的身份,广为人知;又或许只是一个平凡人,茫茫人海中,曾与你擦肩而过。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活得比别人精彩,活得比别人快乐,只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活。

为了一个生命中默默许下的承诺,罗舜泉先生走进了大众的视线,实现自己的誓言,成为香港著名的电影导演、大埔区的民选议员。

他走上导演之路,是为了自己的承诺,更是为了通过电影,反映香港底层人民的呼声,以引起社会的关注,为那些绝望的人带来生的希望。

他走上议员之路,是为了自己的承诺,更是为了通过议员,更好地服务于这个社会,将更多的关怀给予那些孤单无依的老人,将更多的关心给予那些成长中的少年儿童。

因为他心中有方向,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所以即使是成为电影界的名人,成为市民心中所敬仰的人,他依然坦然。

生命的承诺

在茫茫的大海上,在经历了沉船的灾难之后,静静地漂浮着两个年轻人,他们的身子绑在一个大木桶上,随着海水浮沉。海水颜色深极了,阳光投在海面上,变成了缤纷的色彩,映照在已经昏昏沉沉的两个人身上。

或许你会觉得这是一段熟悉的电影镜头,他们讲述了一个有关生存的故事。然而,你错了!这不是电影,这是生活,这就是曾经真实地发生在南中国海的一段不幸遭遇。对于曾经历这段苦难的当事人罗舜泉先生来说,生活比电影更苦。

然而,他本来却是一个生活优裕的少年。少年不识愁滋味,说的就是如罗舜泉先生一样,有着富裕的家庭,过着优裕生活的少年。

罗舜泉生长在柬埔寨一个富裕的华侨家庭,父亲是开剧院的,同时做着一些出入口生意,戏院共有四间,主要放一些香港、台湾的电影。当时,看电影对于柬埔寨的那些贫民来说,简直是一种奢侈。而从小在剧院长大的罗舜泉先生天天都与一些放映的香港邵氏电影、台湾电影、日本电影甚至是法国电影见面,久而久之,他已经对电影产生了感情。那或悲或喜的电影世界,在罗舜泉年少的心里,种下了最初的理想。

1975年,柬埔寨政局动荡,全城仓皇避走。在动乱中痛失家人的罗舜泉先生和哥哥逃难到磅逊港,跳入南中国海漂流,希望从茫茫大海中寻找到生的希望。他和哥哥都不懂水性,两个人为了不致漂散,一起绑在一个大木桶上,一人一边。当时没有食物,没有水源,在深蓝色的大海里,他们随着海浪起伏,听天由命。

在冰冷的海水中,罗舜泉先生昏昏沉沉,却奇怪地想起了从前算命的人对他说的偈语:本是名利圈中人,民间亦有好前程。他想,既然上天给我未来,我就一定要活下去。他对天发誓:“如果上天让我安然地度过这个难关,将来能够安定,上天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不知道过了多久,罗舜泉先生被泰国渔船救起,而哥哥却永远地离开了他。接二连三的沉痛打击,在他年少的心里,划下了累累伤痕。然而,这许多的苦难,却更激起了他对生的勇气,以及他对生命的那段沉重的誓言。

导演,承诺的开始

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就是人们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在泰国逗留的11个月里,罗舜泉先生常常想念自己的祖国,因此他选择前往香港,学着去适应香港的一切。

罗舜泉先生是潮州人,从小又在柬埔寨长大,来到香港后,他听不懂粤语,不会讲粤语,更不会讲普通话,只会讲潮州话。在语言不通的环境里,为了生存,罗舜泉先生只好去餐厅洗碗。有一些老太太看到罗舜泉先生一个大男人,年纪轻轻却去洗碗,也为他惋惜。罗舜泉先生虽然听不太懂老太太的话,但是从她们的神情,却可以感觉出那种怜悯。然而,他内心的苦,外人又怎么会知道?他其实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

他终于等来了邵氏招考电影培训班的消息。在几千名报考的人中,罗舜泉先生脱颖而出。然而当时的培训,是没有任何生活补贴的。罗舜泉先生只得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培训。当时他住在荃湾难民营,白天做纱厂工,因为从荃湾到邵氏片场,中间得花上三个小时左右,时间已经冲突。罗舜泉先生便恳请工厂,将时间调至早上6:30上班,下午3:30下班。那个时候,罗舜泉先生白天上班,又要学习广东话,一下班就急急忙忙往邵氏片场赶,除去坐车的时间,他几乎没有充分休息的时间。

年轻的身躯一度无法承载过度的劳累,罗舜泉先生想过要放弃。然而,他无法忘记自己的承诺,就算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所幸在邵氏培训的日子里,他刻苦学习,打下了深厚的根基。到了下半年,培训变成现场训练,一天到晚跟着剧组走,一天才发10块钱。这意味着罗舜泉先生不得不放弃纱厂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电影培训中。那个时候,有人说他傻,这样培训,什么时候能到头?日子确实艰苦,10块钱的补贴对于罗舜泉先生来说,简直是食不果腹,除去来回坐车的钱,他已经所剩无几。其实他自己也曾仔细地计算过自己的开支,深深明白自己目前的处境。面对艰难的生活,罗舜泉先生毅然坚持现场培训,实在无法维持生计就在学习之余出去做一下兼职,赚取微薄的生活费用。

对于理想的坚持,换来了罗舜泉先生第一个收获的春天,他与邵氏签下了5年的合约,并被导演选中,成为一部戏的男主角。罗舜泉先生至今无法忘记那一部名叫《打蛇》的电影。戏拍到一半的时候,罗舜泉先生面临了一个十分尴尬的问题,戏里面安排一场他被强奸的戏,有一些同性恋的嫌疑。当时在香港,男演员是不能够随便露出屁股的,这是一个电影的尺度,也是一个原则问题。罗舜泉先生向导演提出,能否穿一条底裤?结果换来导演噼里啪啦的呵斥。本着对职业的操守和尊重,罗舜泉先生尴尬地拍完了这一场戏。然后,他消失在片场。他无法容忍那种对自己道德底线的赤裸触及,对电影呎度的不尊重,他宁愿放弃这好不容易奋斗得来的美好前程。

他曾扪心自问,这么做是否值得?眼看着即将到来的姹紫嫣红,转眼就成为了过眼云烟,在转为幕后做场记的日子里,罗舜泉先生没有后悔。职业道德和演员的操守,绝不能服从商业利益。在香港电影界,场记只能由始至终跟一个导演。而且场记一天仅10块钱人工,一部电影大概80个工作日,算算也就800块钱。经历了那么多的艰难困苦,甚至是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罗舜泉先生已经能够坦然接受苦难,能够在苦难面前心安理得地生活。场记,他一做就是2年多。

对罗舜泉先生来说,好日子是从苦日子中来的。这么多年艰难的生活,锻炼了罗舜泉先生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品格,也使他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做导演的能力。1984年,罗舜泉先生开始做执行导演。当时导演把什么事情都分派给执行导演,然后由执行导演和各部门沟通。在长时间的执行导演生涯中,罗舜泉先生与越来越多的大牌明星接触,譬如梁朝伟、黄秋生等影帝级以及其它影后级的明星。在他执导的著名影片《救命宣言》中,就有任达华、郑浩南、李嘉欣等大牌演员。

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常常忘记吃饭,在这样的环境中,罗舜泉先生在对演员的组织、发号施令的过程中,得到了许许多多名演员和同事们的认可,也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导演风格。1995年,罗舜泉先生开始担任导演。他先后导演了《老泥妹》、《四个自杀的少女》、《天杀》、《豹女之夺命之旅》、《无间道长之神剑门》等著名影片。或许观众不知道导演是谁,但是说起影片中的明星,却是无人不知,譬如樊少皇、徐少强、李修贤、柯受良等。

其中颇有争议的是《老泥妹》,这部奠定罗舜泉先生实力的获奖作品,却被列入三级片范畴。在影片中,罗舜泉先生反映了香港低下层的生活状态。他通过电影成功地唤起了社会对底层人士的关注,而这些,就是他作为导演想要达到的社会效果。

猜你喜欢
邵氏香港培训
邵氏组方配伍突三针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观察
邵氏“五针法”联合言语训练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观察
灌水取球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香港之旅
展与拍
香港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