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空军作战指挥体制调整初探

2009-07-14 09:54
现代军事 2009年6期
关键词:俄空军航空兵空天

姜 楠

俄空军于1998年在原空军和防空军基础上完成合并组建,主要担负如下任务:保卫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等重要地区和军队集团等目标免遭敌空天打击;摧毁敌部队和后方目标;对陆,海军作战行动实施空中支援和夺取制空权。为顺应世界军事变革的潮流,满足俄军2012年前作战指挥体制调整的要求,俄空军正在对其作战指挥体制实施重大调整。本文着重分析了其调整的主要动因、前景及所呈现出的特点。

俄空军作战指挥体制调整的主要动因

内在动因

军事战略总体发展构想是俄空军进行作战指挥体制调整的内在动因。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苏联的解体和以苏美为首的东,西两大军事集团对抗的消失,国际战略格局和俄军事战略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面对“一超多强”和“非对称”新的国际战略格局,俄先后推出了“纯防御”、“积极防御”和“现实遏制”的军事战略。从对俄军事战略变化的核心内容进行剖析不难看出,与苏联时期推行的军事战略相比,俄军事战略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即由“防御性”和“收缩性”军事战略取代“进攻性”和“扩张性”的军事战略。为确保“防御性”和“收缩性”的军事战略实施,俄必须利用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威慑作为“撒手锏”,以便对其发动大规模入侵的国家和组织进行现实的遏制。

由于推行“现实遏制”的军事战略,俄暂时不会遭受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其发动的核战争和全球战争以及地区战争的威胁,但是,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威胁将难以避免。此外,俄还将面临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分裂主义等非传统威胁。随着国内经济的复苏和军费开支的增长,俄认为应抓住有利时机对冷战后遗留的军队进行深入改造,以满足同时打赢两场局部战争或两场武装冲突的需求。但是,俄格军事;中突证明,俄军还没有充分做好应对上述威胁的准备。

俄格军事冲突结束后,在对俄格军事;中突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时,俄总统梅德韦杰夫明确指出:“2020年以前,俄将继续推行‘现实遏制军事战略。”这不仅肯定了俄前总统普京时期推行的“现实遏制”军事战略,而且进一步揭示了俄军事战略未来的总体发展构想,即俄将继续坚定不移的推行“现实遏制”军事战略,以维护俄国家安全和免遭大规模的入侵。

外在动因

优化现行作战指挥体制是俄空军作战指挥体制调整的外在动因。在积极推行“现实遏制”军事战略的背景下,俄空军将从优化作战指挥体制和裁减编制员额入手,做好新时期空军发展建设转型,以期将空军建设成为一支机动快速、结构合理、装备精良、战斗力强和待遇优良的新军种。优化作战指挥体制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空军作战指挥效率和提高-航空兵部队的战斗力。

目前,由于享有“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和战略机动作战力量的特殊地位,俄空军第37空军集团军和第61空军集团军,平时接受空军总司令的指挥。战时接受最高统率部最高统率的指挥。除莫斯科特种司令部外,俄空军采取了“空军一集团军一防空军(防空师,航空兵师)一航空兵团“四级作战指挥体制。这种四级作战指挥体制,其最大的弊端是指挥层次繁多和指挥程序冗长,从而影响了作战指挥效率和航空兵部队战斗力的发挥。在两次车臣战争中,俄空军作战行动被动和作战效率低,与指挥层次过多有着直接的关系。当时,俄空军航空兵团要想派一个强击航空兵中队或一个歼击轰炸航空兵中队,至少要先请示航空兵师,再由航空兵师请示集团军。如果俄空军远程航空兵团要想派一架“图-22MP”远程侦察机,其请示程序更为繁琐和复杂,至少要请示空军总司令部。这种层层把关、道道审批的复杂程序,使俄空军贻误了许多战机。两次车臣战争,使俄空军领导人充分认识到,俄空军作战指挥体制臃肿、指挥层次过多,难以适应信息化条件下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机动快速和灵活多变的特点。在俄格军事冲突中,俄空军再次暴露出了作战指挥反应迟缓和作战指挥效率低的问题,从而促使俄空军采取有力措施对现行的作战指挥体制进行调整以提高空军作战指挥效率和提高航空兵部队的战斗力。

未来作战转变的需要

俄军认为,“空天已经被看作是从事军事斗争最重要的和密不可分的作战领域。加快组建由空天防御力量组成的“俄国家空天防御系统”的步伐,可以适应由防空作战向空天防御作战转变的需要。因此,组建“俄国家空天防御系统”,也是加快俄空军作战指挥体制调整的重要动因。随着20世纪90年代初空天进攻性武器装备在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成功运用,俄军不断加强“俄国家空天防御系统”的发展建设。空天进攻性武器装备系统,不仅可以担负战争初期所赋予它的战略使命,甚至可以在不动用地面部队的条件下,左右战争的最终结局。”

鉴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继续东扩和美国单方退出“反导条约”以及即将在波兰和捷克部署反导系统,俄军重新确立了“俄国家空天防御系统”的主要作战对象。俄军认为,在抗击敌大规模洲际弹道导弹和空基巡航导弹的空天一体进攻作战中,来自西、西北和西南方向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海基潜射洲际弹道导弹和空基巡航导弹,将是俄军“俄国家空天防御系统”防御的首要对象。

由于2017年前美国难以完成在空间部署天基激光武器和空天飞机的计划,俄军“俄国家空天防御系统”的主要作战对象仍将是洲际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各类军用飞行器和军用卫星,其中,战略,战役和战术反导将成为“俄国家空天防御系统”建设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俄军战略、战役和战术反导力量处于分散管理状态,其中战略反导力量归属俄航天兵指挥,而战役和战术反导力量归属俄空军指挥。因此,要使“俄国家空天防御系统”成为有效抗击敌空天武器装备进攻的盾牌,必须将战略、战役和战术反导系统融为一体,必须从作战指挥体制方面进行整合,以最终实现集中指挥的需求。为此,俄军重新确立了俄空军在“俄国家空天防御系统”的地位和作用。俄军决定将俄空军战役,战术导弹预警和拦截系统与俄航天兵战略导弹预警和拦截系统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作战指挥体系,在空军总司令的集中统一指挥下粉碎敌对首都莫斯科等地区的空天一体进攻,从而最终实现建立以首都莫斯科为核心的国家导弹防御体系的构想。

俄空军作战指挥体制调整的基本前景

逐步建设三级作战指挥体制

根据俄空军作战指挥体制调整规划方案,俄空军计划于2012年以前,在远东,西伯利亚、南和西一西北四个战略方向组建四个空防司令部,四个空防司令部下辖若干个航空基地,以便实现由“空军-空防集团军-防空军(防空师、航空兵师)-航空兵团”四级作战指挥体制,向“空军-空防司令部-航空基地”三级作战指挥体制转变。在组建四个空防司令部的过程中,俄空军将按照地域的原则对其进行组建,而不是按照军区管辖区域原则进行组建。俄空

军这一原则实际上推翻了原来的五个空防集团军和一个莫斯科特种司令部防空区作战方向与现行的六大军区管辖区域作战方向相一致的做法。此外,未来的空防司令部作战指挥职能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如果说现在的空防集团军仅享有对所属军、师、团的指挥权的话,那么,未来的空防司令部既可以指挥所属空防兵力和兵器,也可以指挥临时驻扎在所辖区域内的空防兵力和兵器。

在拟定由四级作战指挥体制向三级作战指挥体制转变的规划方案时,俄空军基本上吸取了白俄罗斯空防军三级作战指挥体制的经验。白俄罗斯空防军于2001年11月在空军和防空军基础上完成合并组建,并形成了“空防军一战役战术司令部一航空基地”三级作战指挥体制。在俄白军队举行的例行性军事演习中,白俄罗斯空防军三级作战指挥体制,充分显示出了作战指挥反应迅速、指挥简练和作战效率高的特点。2008年9月22日,在俄白联合举-行的“秋季2008”综合作战演习中,白俄罗斯空防军再次表现出了作战指挥效率高的特点。

总之,俄空军组建四个空防司令部和由四级作战指挥体制向三级作战指挥体制转变的主要目的在于:优化作战指挥体制,减少指挥层次,理顺指挥关系,提高指挥效率和增强快速反应能力。

恢复远程航空兵司令部和军事运输航空兵司令部

根据俄空军作战指挥体制调整规划方案,俄空军计划于2012年以前,在第37和第61空军集团军基础上,重新组建远程航空兵司令部和军事运输航空兵司令部。1998年,俄空军取消了下辖的远程航空兵司令部和军事运输航空兵司令部的编制,以俄原空军和防空军为基础合并组建俄空军时,编制成立了第37和第61空军集团军。重新恢复远程轰炸航空兵司令部和军事运输航空兵司令部的作战指挥体系,不仅将有利于提高与其它军、兵协同作战的能力,而且可以进一步增强对所属航空兵部队的作战指挥效率。

这一计划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提升其地位和作用。2007年8月以来俄军针对以美国为首北约东扩和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采取了一系列反制举措,加之俄总统梅德韦杰夫于2008年10月向俄军提出五项发展建设要求不难看出:2020年以前,俄军将把发展建设第37和第61空军集团军作为重中之重,以确保空中战略核打击力量和空中战略机动投送力量保持高度的战斗准备水平。

二是,便于协同作战。俄军第37空军集团军作为俄军“三位一体”核遏制力量和第61空军集团军作为俄军快速反应部队的战略机动投送力量,无论是在平时,还是在战时都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作战样式主要以诸军、兵种参加的联合作战为主。无论是作为三位一体的空中战略核力量,还是作为快速投送的战略机动力量,第37空军集团军和第61空军集团军都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是,以此推动和实现武器装备更新计划的落实。目前,第37空军集团军和第61空军集团军的装备老化问题十分严重,导致重大事故频繁发生,这与其所担负的使命和所处的地位极为不相称。随着两个司令部的重新组建,俄空军第37空军集团军和第61空军集团军武器装备的研发经费将会增加,以便彻底改变目前装备老化的现状,从而提升其战斗准备水平。此外,俄空军还计划将俄海军空防兵“图-22M3”远程轰炸航空兵部队纳入第37空军集团军作战编成,以增强对敌航母及舰艇的打击能力。

组建战略战役空天防御司令部

根据俄空军作战指挥体制调整规划方案,俄空军计划于2012年前,将在莫斯科特种司令部的基础上完成组建战略战役空天防御司令部,将空间导弹防御部队纳入统一的作战指挥体系。届时,俄空军防空军和防空师将改编为空天防御旅,防空导弹旅和雷达旅将分别改编为防空导弹团和雷达团。随着战略战役空天防御司令部的组建,俄空军空天防御作战力量将形成“空军一战略战役空天防御司令部一空天防御旅”三级新的作战指挥体制。此外,根据俄空军作战指挥体制调整规划方案,俄空军还将计划把俄航天兵空间导弹防御部队纳入战略战役空天防御司令部统一的作战指挥体系。与原莫斯科特种司令部相比,俄空军战略战役空天防御司令部作战职能将有所增加除担负对首都莫斯科地区战役战术反导作战任务外,还将担负对首都莫斯科地区战略反导作战任务。目前,俄空军已经开始实施解散莫斯科特种司令部和组建战略战役空天防御司令部的工作。原莫斯科特种司令部第1和第32防空军将划入新组建的俄空军战略战役空天防御司令部的作战编成。如果说俄空军组建战略战役空天防御司令部是俄空军作战指挥体制转型标志的话,不如说是实施《俄国家空天防御系统发展构想》的具体体现。

《俄国家空天防御系统发展构想》于2006年4月由时任总统普京批准,旨在加快组建空天防御系统的步伐,并计划分两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2004-2008年):俄空军完成了将远东军区、西伯利亚军区和列宁格勒军区所属陆军防空导弹旅和雷达旅,编入俄空军作战指挥体制的试点工作:第二阶段(2008-2012年)俄空军计划将其它军区防空导弹旅、雷达旅和海军雷达旅(团)编入空军作战指挥体制,将加里宁格勒防御区和太平洋舰队驻堪察加半岛东北军队联合司令部所属防空部队编入俄空军作战指挥体制,以提高西北和远东战略方向的空天防御作战能力。此外,俄空军还加强与俄联邦政府民航部门的协同和合作,以抓紧实施“关于建立俄境内统一雷达网”规划方案。根据《俄国家空天防御系统发展构想》,俄空军计划于2016年前,基本实现将俄空军战役、战术导弹预警和拦截系统与俄航天兵战略导弹预警和拦截系统整合为一个完整的空天防御作战指挥体系的构想,而到2020年前完全实现将该空天防御作战指挥体系投入使用的构想。

俄空军作战指挥体制调整的显著特点

凸显“空天防御”

随着《俄国家空天防御系统发展构想》的逐步落实和战略战役空天防御司令部的诞生,俄空军作战指挥体制将凸显以下“空天防御”的特点。

一是,随着武器装备更新和作战样式的日臻完善,俄空军的防空区将向空天防御区延伸,将更加适应于平时和战时空天防御作战的需要。根据俄空军作战指挥体制调整规划方案,俄空军拟将空天防御区划分为五大部分:即远东,西伯利亚、南方、西一西北和莫斯科。俄空军战略战役空天防御司令部将对各空天防御区的空天防御旅实施集中指挥,以便提高和增强空天防御作战的效率。从俄空军重新调整空天防御部署来看,俄空军新的空天防御作战指挥体制,既突出了纵深战略空天防御的重点,又延伸了前沿战役战术空天防御的范围。

二是,为了加强首都莫斯科的空天防御作战,俄空军将组建以莫斯科空天防御区为核心,可对敌战略战役战术导弹进行

侦察预警和进行压制拦截的多层和高效的指挥系统。第一,将组建战略和战役战术导弹侦察预警系统。战略导弹侦察预警系统将由“眼睛”和“预报”两套导弹预警卫星系统和8部超视距预警雷达组成,主要监视和跟踪美国境内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而战役战术导弹侦察预警系统将由“天空-U”和“对手”地空警戒雷达和A一50空中预警机等组成,主要监视和跟踪敌战役战术导弹的发射。俄空军将把俄航天兵战略导弹侦察预警系统与俄罗斯空军战役战术导弹侦察预警系统相铰链,构建威一个完整的作战指挥体系,从而对敌战略战役战术导弹实施全方位和全时空的监视和跟踪。第二,将组建战略和战役战术导弹压制拦截系统。战略压制拦截系统将由A-135战略导弹压制拦截系统组成,主要对大气层内,外的战略导弹实施拦截,而战役战术导弹压制拦截系统则由C-400防空导弹系统和“米格-31”等防空歼击机组成,主要对战役战术导弹实施拦截。第三,在与白俄罗斯签署《组建俄白统一的地区防空系统》协定的基础上,加快与亚美尼亚和中亚国家组建统一的地区防空系统的步伐,以实现构建东欧,北高加索和中亚地区防空系统的构想,从而为“俄国家空天防御系统”建立空中缓冲屏障。

呈现“集中指挥”

在俄格军事冲突中,俄空军暴露出的作战指挥效率低和反应迟缓等问题,给俄空军实施“集中指挥”问题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俄格军事冲突结束后,俄军部分资深军事专家,包括俄军事科学院院长加列耶夫大将,对俄空军“集中指挥”问题提出了质疑。加列耶夫大将指出:“俄军取消陆军对军队航空兵的决定是错误的,应保留一支可以在最重要战略方向上归属军区司令员指挥的前线航空兵。俄空军总司令部不可能随时对战区情况进行监控和直接对战场上的航空兵实施指挥。”同时,俄国内刮起了“俄空军将被解散,前线航空兵和军队航空兵将被重新划归军区指挥,而远程航空兵和军事运输航空兵将归属总参谋部指挥”的传闻。

从这次俄空军作战指挥体制调整的特点可以看出,俄空军作战指挥体制将呈现出对前线航空兵、远程航空兵和军事运输航空实施“集中指挥”的特点。至于军队航空兵是否重新归属陆军指挥问题,俄军总参谋长马卡罗夫大将称,“在军事变革结束后,俄军将提出是否将军队航空兵归属陆军指挥的问题。”俄空军之所以要突出对前线航空兵、远程航空兵和军事运输航空兵实施“集中指挥”,主要取决于伟大卫国战争初期和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前苏联空军作战指挥体制变革的经验教训。在1941年德国对苏联发动闪电式袭击时,苏联西部军区空军45%的航空兵师归属合成集团军司令指挥,55%的航空兵师归属方面军集群司令指挥。由于采取分散指挥的方式,1941年6月22日至9月30日,苏联空军损失了8166架作战飞机,而德国空军仅损失了3851架作战飞机。1942年3月15日,苏联空军司令日加列夫空军主帅在给斯大林的信中,首次提出集中使用空军力量,并将其指挥权交付空军指挥的问题。在得到斯大林同意之后,苏联空军迅速组建717个空军集团军,在空军司令“集中指挥”下,给予德国军队重创,为赢得伟大的卫国战争的胜利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突出“扁平化”

俄空军在借鉴自俄罗斯空军经验教训基础上实施的三级作战指挥体制,应该说是紧凑和高效的指挥效率在组织结构上的充分体现。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对作战组织体系的合理性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严格的要求。紧凑而高效的作战指挥体制,应当最大限度的减少作战指挥环节,增加作战指挥幅度,以实现由“等级化”的作战指挥体制向“扁平化”的作战指挥体制转变。

所谓“扁平化”的作战指挥体制是相对于传统的“等级化”作战指挥体制而言的。传统的“等级化”作战指挥体制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层级结构,即“空军一集团军一航空兵师一航空兵团”作战指挥体制组成的金字塔状结构。俄空军总司令位于金宇塔顶,其命令通过一级一级的作战指挥体制,最终向下传达到基层官兵,而基层的请示报告则通过一级一级的把关向上传送,最后呈送给空军总司令。这种“等级化”的作战指挥体制的最大弊端,在于决策链过长和反应迟缓,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作战指挥效率,对整个作战进程造成了负面影响。

“扁平化”的作战指挥体制是指作战指挥体制环节较少,作战指挥幅度较大的组织结构。俄格军事;中突的经验教训证明:作战指挥幅度越小、越窄,作战指挥体制环节就越多,从而导致作战指挥效率低和作战行动迟缓;而作战指挥幅度越大,越宽,作战指挥体制环节也就越少,从而可以大大提高作战指挥效率和快速反应能力。俄空军实行“扁平化”的作战指挥体制主要是为了减少作战指挥环节,扩大作战指挥的宽度和幅度,进而提高作战指挥效率。此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成功应用,已使严格意义上的多层级、层层汇报的“等级化”的作战指挥体制不再有效,这也是促使俄空军实施“扁平化”的作战指挥体制的一个原因。

猜你喜欢
俄空军航空兵空天
空天之远
街角见空车
空天导弹显神威
追梦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