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的尴尬与灵魂的高蹈

2009-07-14 08:44汪应果
文学与人生 2009年11期
关键词:福地昆德拉诗意

单位同事给我送来了一部胡丹娃的长篇小说《活在福地》,要我给它写一篇评论。说实在话,开始时我心里有些犹豫,不仅仅是因为最近特忙,还因为我向来对女性作家的作品读得不多,没有多少把握,尤其是对眼下大红大紫的那些女性作家的作品提不起兴趣。然而在阅读了这部作品后,观感却有了变化,我很喜欢这部小说的细腻和灵性,很欣赏作者那敏锐的观察和深入探究的目光,觉得有些话想说,我以为作品道出了不少新鲜的东西,触及到许多哲理性的命题,因而它理应在当代文学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活在福地》不是专写女性性解放的作品,也不是什么眼下时髦的“女权主义”的话题,它选择了一项任务更为艰巨的挑战,从对当下知识女性生存状态及生存目的的思考中,进行了一场形而上的灵魂突围,因而它是一部哲理小说,而这正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如果要拿它跟什么相比较的话,我以为它更接近米兰·昆德拉的风格。只要看看小说的标题,我们就可以看出它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标题的呼应关系,从中领会出这两部作品在创作理念上的传承。

作品写的是生活在当代中国城市里一群知识女性的灰色人生以及她们的灵魂。对于这部分知识女性,社会为她们进一步提供发展的机会几乎是微乎其微,她们就是亿万普通劳动者中的一员,平平凡凡的打发自己的日月,没有过多的奢望,老老实实地做完自己的工作,尽为妻为母之道,直到人生的终点,这就是她们人生的全部。然而,她们也是活生生的人,她们也有七情六欲,她们也只有这一次生命,面对如此毫无亮色的人生,她们也必然要拷问自己的灵魂,思索人生的意义。作品向我们展示了方家的几位女性,她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拥有一个缺陷家庭和一个并不幸福的人生,作品剖析了她们隐秘的爱情,探讨了生命的价值、死亡的含义、灵与肉、本能与本质、爱的实质等等这一类终极关怀的命题。由于她们跟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的命运相同,她们灵魂深处的每一点悸动都跟我们紧紧相连,因而才能引起广大普通人群的心灵的共鸣。

我想,把探讨普通知识女性的命运,上升到普适性的哲学的高度,这正是本书创作过程异常艰辛的原因,也正是这部作品沉甸甸的分量所在。

《活在福地》也不是一部问题小说,尽管它在“不经意”中已经触及到了许多现实中的紧迫问题,诸如老年问题、临终关怀问题、家庭亲情问题、生命质量问题等等,这些思考都具有前卫性,都具有思想的价值,但作者是把它们放在生命哲学的总体框架当中来思考的。

《活在福地》的哲学思考是从米兰·昆德拉那儿出发的。作品里多次出现这位世界级大师的语言。米兰·昆德拉揭示了人类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轻,但他无力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永劫回归”是不可能的,因而人生对于我们几乎没有来过,也几乎毫无意义,他对人生相当悲观。胡丹娃也是从这一点出发的,但她的思考却走向另一个方向。在她的笔下,方家两代女性的家庭生活都充满不幸:身为领导干部的明株与自己的同事、丈夫的朋友林知柏有婚外情;她的大女儿方有的丈夫柳上智(姓名就有点跟柳下惠对着干的意味),是习惯性移情别恋的情种;她的二女儿方知每天陪着生命垂危的丈夫何其过着毫无希望的生活,最后与林知柏发生爱恋;而她的三女儿方辛在经历失败的婚姻后居然跟林知柏也插上一腿……除了家庭生活外,方知、方辛连工作岗位都不固定,也就是说,她俩都还面临着生存的困境。面对这样唯一的生命机会,既然她们都无可选择,她们的态度反而是积极的。就像方有所说,“有时候我们就是要告诉我们是幸福的,哪怕我们并不幸福”。或者像方知所说,“生活中任何一种不幸都可以分行排列成诗歌”。这就是说,不能选择我们就不去选择,没有意义我们就不要去寻找意义,我们就把生命的任何一种状态都当成“福地”来享受。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自己的心态,而“福地”就在于每个人先给生活赋予诗意,然后再“诗意地安居”。

正是基于这一点,胡丹娃把探索的触须伸进了人生重大的哲学、伦理、道德的领域,得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观念。比方说“生与死”,对于世俗的人们而言,死亡是可怕的,但在胡丹娃的眼里,死亡是一种美,死亡给予人永久的自由,也给予人永久的年轻,因此生在福地,死也在福地。这种对生死淡然的态度,当然有着佛教的影响,但却打上了现代生活的烙印。再比如生命中的“轻与重”、“爱与付出”,如果人生由于它的“一次性”因而变得毫无分量,而这几位知识女性每天又看上去的确是在做着单调重复的毫无亮色的工作,就连似乎最具生命意义的大姐方有,实际上也只是对每个行将就木的人重复着一遍又一遍善意的谎言,这种谎言由于经年累月地重复,都令人产生一种反讽的感觉。但是也正是在这类看上去“轻飘飘”的言语关怀中,我们却看到了方有生命的分量,而这就是“爱”。胡丹娃告诉人们,人生中正是“爱”与“付出”,才让人生充满诗意,才使灰色生命充满绚丽的亮色,我们甚至可以说,正是付出“爱”的人,才能找到生活的诗意,才能得到福地家园。在这儿,胡丹娃的探索显然超越了米兰·昆德拉,她为“爱”与“奉献”找到了终极的答案。

胡丹娃的哲理小说在观念上的确有许多重大突破。

汪应果: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作家,著有长篇小说《海殇》等。

书名:活在福地

作者:胡丹娃

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4月第1版

定价:18.00元

猜你喜欢
福地昆德拉诗意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虫子的诗意奇旅
《一种作家人生》:米兰·昆德拉生命中的重与轻
永恒
冬日浪漫
桃花源菊圃
王朝教父
“福地”工会福气多
香港:邓丽君的“福地”
请叫他“法国作家”昆德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