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导向人才素质的层次结构、可塑性及其培养途径

2009-07-14 09:54杨薇钰
教学研究 2009年3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大学生

杨薇钰 李 元

摘要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要面向未来,就应与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统一,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导向。本文详细分析了创新导向人才素质的层次结构及其可塑性,在此基础上,针对高等学校创新导向人才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教育,创新导向,人才素质,可塑性内涵。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09)03-0041-05

1创新导向素质观与创新型人才素质的层次结构

未来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和高等院校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是目前各国教育理论与实务界关注的焦点。20世纪以来,国外大学中最为流行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理念,发端于中世纪希腊理想主义哲学的“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思想,原初的通识教育强调大学教育所应关注的是学生人格的陶冶,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智慧的开发,培养学生追求“真理”,而不是实用技术。而面向19世纪以来科学与专业知识的不断分化,信奉实用主义的教育学者则进一步提出,通识教育应解决的问题是弥补学生因专业教育和专门化训练而造成的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疏离和隔阂。为此,美国的教育研究委员会将通识教育界定为相对职业和专业性教育而言的一种非专业性教育。不少大学则从课程设计、学制安排、教师资源和校园文化建设等环节入手大力推行通识教育,逐步从共同科目阶段、共同科目通识化阶段、通识科目多样化阶段,进入了新通识阶段,在教育理念层面形成了精义论、均衡论、进步论等多种理论流派,在实施方法上形成了部门观、整合观和融入观等不同观点。无独有偶,在我国,随着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政府、学术界、教育界对素质教育问题兴起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多数学者的观点是反对应试教育,强调通过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格和文化修养。近年来,人们开始重视在高等学校推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关注的焦点则是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高校的大学生素质教育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但在广度和深度上仍处于初级阶段。高等院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基本局限于专业知识,这些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制约着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养成。这一方面是由于,传统上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各级各类教育,在办学体制上过分注重“工具理性”,统一的考试和录取标准、统一的教材、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统一的培养方式和就业体制,必然造成学校的业务工作在专业越分越细的同时削弱人文教育;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国家社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商品经济和物质利益的刺激难以避免地给人们的意识形态领域带来一定的冲击,导致人们将大部分精力转向所谓见效快和回报高的事务和领域,提高人文素养由于不直接带来物质利益而受到社会的冷落。在这一社会历史背景下,作为教育实践的最高指导原则,素质教育理念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便无法通过衡量环境因素和教育资源状况以构建综合性、前瞻性的教育目标,更无法就教育方式和教育途径达成充分共识,突出表现为教育手段和教育资源明显不足,特别是实践机会缺乏,致使学生的批判精神和以创新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难以形成,因应社会进步要求,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素质教育单纯停留在理念上,实验摸索与经验积累很少,甚至蜕变为单纯的“减负教育”。

值得思考的是,尽管我国的素质教育与国外的通识教育在发展历程和发展阶段上并不完全同步,但面向未来,两者在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面临的挑战,即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上统一教育的内在目的和外在目的这一根本性问题上,越来越表现出趋同和一致。这里,内在目的强调教育的目的就在其活动本身,而不必追求自身以外的其他目标,即教育的目的就是单纯将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特定道德、智能和审美标准的人。外在目的则是指因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和知识能力的社会公民。单纯强调内在目的,就会无视社会国家的发展需要,主张教育为所谓的学生自身利益和成长服务,而不解决现实问题,使教育孤立于社会之外,走进“死胡同”。而过分强调教育的外在目的,单纯将教育视为实现短期利益的手段,忽视个体生命发展的意义,就会使教育失去主体性,限制了主体创造力和能动性的发挥。国外的经验表明,通识教育的理念不清,一方面会造成教育集所有的理想于一身,这种将各种美好的教育目的都包括在内的通识教育,事实上只能使其成为一个教育宗旨不明,实践上则各行其是的空壳,常常沦为“额外教育”和“补充教育”,难以取得应有的成效。

而创新导向的素质教育观则兼顾个人和社会,整合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两个互相冲突的教育内涵,协调教育的内在目的和外在目的,使学生的思想、知识和人格获得均衡发展。创新导向的人才素质最终表现为个体在其成长过程中逐步建立并发展起来的能力和知识的互补体系,是个人进行创造性活动和成长的基础,也代表了个体因应外界变化和运用专门知识对自身能力进行调整的适应和学习机能。以创新视角透视素质教育,就要以价值观教育为首,辅以认知和能力的开发和训练。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导向人才素质就是各类知识、能力的组合,它涉及主体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也包括知识结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同时还包括想象、知觉和灵感、好奇心、兴趣、追求、事业心、创造欲和成就感。通常,创新导向人才素质可以被归结为由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见表1):即知识体系、能力体系、意识和行为倾向以及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念贯穿于创新导向人才素质的每一方面并居于重要的统领地位,涉及主体对自身内在身心特征的认识和理解,对世界、人类和社会的理解与关怀,对个人志向与人生目标的认识和理解、对社会和国家的认同,对社会的关怀与责任感,对历史文化的关注与理解,对公民权利及义务的认识与实践意愿等;意识和行为体系则涉及个体生存所必需的品质和情绪,适应社会生活所必须的品质、情绪和情操,良好的求知兴趣与态度,道德原则和伦理规范,审美品位与格调等;能力体系包括个人禀赋与动机,求取新知的方法和能力,怀疑与批判的能力、正确的读书习惯与方法,概念分析与逻辑推理的能力,独立决策与决定的能力,计划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承担专门角色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了解、容忍和尊重别人和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等;知识体系则涉及各类专业化的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语言(包含外语)知识、计算机等重要科技知识等。

2创新人才素质的可塑性内涵

创新素质作为创新活动的资源基础和支持系统,当它适应个体的创新选择时,就能有效地促进创新成功,换句话说,也就是个体创新能力必须适

应创新过程中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变化,如果不适应就会成为创新的消极因素。可塑性则是受教育者在教育环境的影响下和教育手段的作用下,个体素质发生变化,逐渐形成新特性的性质。本质上,创新实践过程是创新能力积蓄和发展的实际过程,更是创新型人才素质形成的核心过程。这是因为,创新的本质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并设计解决问题方案的过程,也是一个运用旧知识产生新认识、新知识的过程,持续的创新过程中需要不断产生新的知识、认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能力沿着特定的发展轨迹逐步积累下来,内化在个体身心之中,改变着个体的内质。而从创新过程来看,创新的前提是个体创新素质的识别、发掘和培养。在创新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能力和素养则可以作为知识和能力的基础资源重新投入相关创新过程中。如此,创新活动的产出绝不限于新的发明和创造,同时还包括主体创新能力的增强和创新知识的积累。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是个体成功创新的重要内在基础,对创新直接发挥支持作用。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创新活动意味着主体要完成一个“适应”,甚至“超适应”过程,从本质上说,那些不拘泥现状的创新选择,也必然是不拘泥于个体现有素养和能力的志向和抱负,也就必然要打破个体现有能力与外部环境之间的适应关系,并由此获取能力发展的潜在动力。因此,通过分析创新过程来识别创新素质不同内容的可塑性,对发现创新导向人才素质形成和提升的途径和条件至关重要。

创新素质的可塑性涉及主体知识结构的可塑性、能力的可塑性、意识行为的可塑性和价值观念的可塑性四个层面。其中,价值观层次的可塑性是主体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念,而又能与意识行为等其他要素保持相对适应的性质,意识行为体系的可塑性主要是指态度与行为倾向发生变化的性质,类似,能力和知识体系的可塑性主要是指主体的能力与知识体系发生变化和调整的可能。要提升创新素质,四个层面的变化都要受到重视,创新过程才能促进个体能力和素质的发展。但知识体系、能力体系、意识行为体系和价值观念四个方面在可塑性上存在差异,即内容一个比一个抽象,一个比一个难以改变,钢性越来越强。例如,知识结构作为成果性质的创新素质,表现为主体各类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存量,是显性的,容易量化和测度,也可以通过识记和简单的应用过程在短期内改变和提高。而价值观念和意识行为作为功能性的素质,蕴于对知识和思想的理解、感悟、运用、实践和创见之中,包括对事物的态度、看法、思想方法及行为方式,且很难改变,不易直接测度和量化。创新导向素质的养成和提升作为创新实践的行为结果可能涉及以上各个方面的变化,即一方面是主体头脑中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学科等各方面知识存量的增加,另一方面又是主体在认识客观世界和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感悟、反思和创见,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态度的调整。后者则是一个熏陶和累积过程,使素质的提升具有“暗默性”和“渐进性”,突出地表现为一种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修养过程。整体上,价值观念、意识行为体系较大程度上表现出非常规的可塑性,而知识乃至能力体系则更多地表现为常规的可塑性。

另外,创新素质的可塑性还会受到素质要素各层次间弹性关系的影响。这是因为整体的创新素质是一个一体化的有机体,其中,价值观念、科学与人文精神应该是主体素质的本质和核心内容,处于最高层。作为整体,四个层面的素质之间应保持相当程度的一致性,且较高层次的素质统领着较低层次的素质。创新环境要求的素质调整在素质的各个层面上以不同程度展开,而每一层面的创新都要获得对应素养要素的可塑性的支撑,不同要素维度之间也会发生对抗作用,只需在知识或能力体系上小修小改就可以完成的渐进创新过程,可能不需要价值观或行为意识体系做出很大的调整就可以完成,但知识层次的根本性创新往往要涉及到主体意识行为甚至价值观念体系的调整。此时,作为整体,个体素质就要完成从表层的改变到深层次的调整。另外,较低层面的调整和变化常常需要以较高层面的可塑性为依托。由此,素质要素各个层面间的这种弹性关系也就对其整体素质的可塑性产生重要影响,这可以被视为是一种结构性的可塑性。这样,创新环境下主体整体创新素质的可塑性,最终通过内嵌在较高层次素质要素中的较低层次素质要素的可塑性来实现。整体上,个体创新素质的可塑性实际上是上述非常规可塑性、常规可塑性和结构性可塑性的综合。

总体上看,素质的提高源于主体面对变化的环境所进行的调整,而可塑性则与为适应动态变化的创新环境而进行的连续调整有关。显然,环境的持续变化决定了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调整,而创新个体也只有经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才能使自身素质朝着与环境协调的方向演进。因此,对创新主体自我更新和学习的要求是永无止境的,在这个意义上,创新导向的人才素质中必须包含主体对内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为了实现创新目标而与内部和外部环境展开互动,进而持续进行调整并做出正确反应的能力。

3创新导向人才素质的培养途径

上面的理论分析表明,创新导向的人才素质是个体在其成长过程中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整套价值观、意识、知识和能力的互补体系,是个人在未来进行创造性活动的物质和精神基础。培养创新人才首先就是要全面识别创新导向的价值观念、意识行为、知识、能力等素质要素,同时又要科学把握创新人才素质养成过程中各种关键要素发生变化的作用机理,从而建立起包括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途径、教育方法与手段在内的系统和完整的创新导向人才素质教育模式。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创新导向的人才素质,则需要从主体创新素质的不同层次入手,全面开发和运用校园文化、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教育途径和手段。

3.1培养良好价值观念的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指大学的全体成员所接受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准则、心理期望与信念体系,它根植于学校的创新历史、模范事迹、行为习惯、规章制度、精神风貌之中,影响和决定了全体人员共同接受的行为规范。不同类型的校园文化会对创新产生不同的影响,一国的传统文化也可以通过文化的社会系统对学生和学校的创新活动发生作用,不少学者认为国外学生的创造能力强,其国家传统文化中长期积淀起来的进取精神和敢于冒险的创新精神是最深层次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讲,“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这些传统文化观念的长期存在,对主体的各种创新实践都是潜在的障碍。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文化又是可以塑造的”,这就使得高等学校能够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努力造就一种有利于培养创新素质的氛围,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建立起学生对创新素质修养的认可和兴趣,加强他们感知社会进步以及新颖事物的意识。在此基础上,高校还应有意识地发挥“境教”和“人师”的功能,并通过组织艺术团体、业余社团活动、科学与人文教育讲座激发学生的创新

热情,甚至可以通过借用校外相关教育资源,或者构建地域性大学创新素质教育网络系统来提升学校创新文化建设的品质。在这方面,从企业家行为与意识中透视出的创新者的精神素质无疑也会给大学生创新导向人才素质的培养带来许多有益的启发,通过加强学生与实际部门和企业家、创业者的接触,可以使大学生感悟到主导企业家各种创新行为的独特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精神品质,以及其强烈的创新愿望和意图,极强的事业心和成就欲,敢于冒险,致力于开拓进取的人格倾向,帮助学生学会正视失败和挫折,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继续创新,同时做到善于合作和交流,充分发挥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当然,为了强化大学生创新的愿望和意识,也需要建立起一定的激励机制作为其创新素质养成的行为基础,这包括对大学生创新活动的评价、赞誉和奖励。

3.2完善有助于大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的教学模式

大学生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重视基本的、具体的知识,在教学原则上强调教学的直观性、系统性和巩固性,在教学方法上强调讲授、复习和重复记忆,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则表现为“填鸭式”教学。这种强调知识的单向注入和忽略受教育者思维训练的做法并不适合创新导向人才素质培养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从教学目的、教学原则、教师、教材与教学手段入手变革传统教育机制,将教育的中心转移到重在使受教育者主动获取知识,提倡受教育者自我探索上来,帮助受教育者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应变能力,注意让教师通过开展讲座、座谈、“小班讨论”、“启发式的教学方式”等手段和方法来实现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充分参与。另外,高校还应该在教育思想的讨论过程中转变教育观念,建立并贯彻相关制度与政策,对创新导向的素质教育给以准确的定位,并树立长期观念;同时,学校应保证政策的落实和财力、物力的投入,完善图书资料、计算机网络等教学基础设施,规划出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系统课程和计划,并具体组织落实,制定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培训与考核、评价制度,通过教学评估、教师岗位评聘和职务晋升等相关政策促进大学生创新导向人才素质教育的开展,适时推行创新素质教育的“全民化”,将创新素质教育的理念融入大学的所有课程。学校还应定期召开创新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注意总结和推广有关教学成果和经验。

3.3努力向学生提供实践和培训机会

正如前面所论及的,实践过程是主体创新素质形成的实际过程。为此,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就应利用教学实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等多种形式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基础设施,设立大学生创新项目,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的作用,积极提供实践与创新机会,大力开展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并鼓励创新实践经验的交流和总结。另外,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素质,还需要遵循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有效的训练机制。在这一机制下,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并开展对大学生潜意识中思维直觉和思维敏锐性的训练。在这方面应该引起注意的是,个体创新过程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途径,特别是许多关键诀窍和技能的传授和交流与对教材和课本中的显性知识的学习不同,往往需要借助个体间的频繁接触才能完成,这就需要建立并发展出一种特殊的训练机制和学习过程,如师傅带徒弟的方式等等。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大学生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职业院校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