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尝试与思考

2009-07-15 04:42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5期
关键词:亲情笔者作文

李 琳

对于作文教学之难,有人归纳了学生作文的“三乏说”,即学生学识贫乏,生活积蓄贫乏,思想情感贫乏。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无论是学识、生活积蓄、还是思想感情,学生当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反省自己的教学。学识贫乏,是否也因为教师没有激活学生潜在的知识储备呢?生活积蓄贫乏,是否也因为教师没有打开学生自己生活的宝库呢?思想情感贫乏,是否也因为教师没有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呢?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成为什么文字,必须使学生的作文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而且还要想方设法用生活激活学生的作文。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学生的作文也许会是另外一种风景。

一、无欲不举笔:设计突发情境,激活学生的创作激情

班级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在一个班风纯正的班级里,集体活动常常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热情。如果语文教师同时又兼班主任,那么,这样的机会是应该予以关注和发掘的。生活中不缺乏激情,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引导学生去感受这种激情。

下面是在笔者一堂“议论文写作训练课”开始时与学生的对话:

“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此刻你们心里最期待的是什么?”

“春游……”学生异口同声。

“这……安全问题,再说,我们的学习也不能耽误,因此我建议,取消这次活动。”笔者态度有点暧昧。

“为什么不让我们去?”

“为什么不答应?”

“其他班都去!”

……

教室里群情激愤,吵吵嚷嚷。班长站了起来,大有为民请命之势:“我想问老师,为什么不让我们去?”

“我也想知道,为什么你们要去?”笔者巧妙地将话语引入正题。

大家陷入了沉默。

“你们也许不愿意明说,那你们把你们的理由写出来吧!”笔者接着在黑板上写上《我们为什么要春游》。

此时的学生,带着自己的意愿,带着自己的希望,带着些许悲壮,带着不吐不快的激情,写下他们情感激荡的作文。

几十分钟下来,笔者收到一篇篇论据详实,说理充分,情理并茂的作文。有的还看到了作文纸上斑斑的泪迹,笔者不得不为之感动。

有的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蓝天白云下,在溪水旁,在草地上,师生同游,促膝谈心,这样不仅可以互相了解,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在初三紧张而枯燥的学习和生活当中,时时回味我们曾经的友谊,那将是一件多么有意义和值得回味的事情啊!”

……

这种方法讲究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相机而动,学生置身于教师精心设计的情景中时,他们会忘记了是在写作文,而不过是在急切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而已。

二、无趣难下笔:展现生活情境,激活学生的创作热情

教师不但要善于发现学生需要的迹象与情境,更应当随时随地不失时机地创设学生产生强烈需要的情境。比如说明文的教学,一向被认为是明白朴实、难以写出生动有趣的作文,但如果教师能紧扣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引导,就能让学生产生不写不痛快的冲动,并带着某种目的和需要去写。

如八年级下学期在写第一篇说明文时,笔者用了这样的导语激发学生需要的情境:

“同学们,我们在一起学习、生活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了。这期间,我们朝夕相伴、和睦相处。早晨,我在走廊上迎接你们的到来;傍晚,我在走廊上目送你们满载而归。球场上,有我们忘情的呼喊;春游时,有我们欢快的笑声。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我们这个集体了,每一张笑脸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每一个同学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近来,我突然萌发一个愿望,开始它只是在我心里一闪,像交响乐中极不引人注意的音符,仅发出微弱的音响;现在这音符发展了,强烈了,壮大了,终于成为激烈的反复出现的主旋律,时时在我心里激荡。可是,我又不好意思说出来……”

“说,您说呀!”学生叫起来。

“我非常非常想去你们家玩。”

这时笔者观察学生,发现他们个个流露出了欣喜的神情。

“可我怎么寻找你们的家呢?”正在学生为难之时,笔者说:“我有一个一箭双雕的办法,不知你们……”还没等笔者说完,他们就热情地吵断了笔者的话语。笔者见火候已到,便一挥手在黑板上写下《老师,您这样寻找我的家》。他们恍然大悟,随即便摸纸拿笔,跃跃欲试。笔者进而提出要求,说:“同学们该不会乱写一气,故意让老师找不到你们的家吧?到时,我按你们指点的路线寻找,丢失了,以后你们就没有语文老师了。”一阵欢笑过后,大家在轻松、激动、兴奋的心理情绪支配下动笔了。

批阅的时候,笔者发现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那幼稚的语言里蕴藏着一颗颗多么可爱的心啊——

“老师,您坐我们村的车子来吧,每天下午六点有车子来学校门口接我们,您可以上车直接到我们村。”

“老师,您如果是晴天来,别忘了戴口罩,我们家路上尽是灰尘。”

“您最好是四月十三日那天来,那天是我生日,我们家什么都有。”

“老师,这是我最认真的一次作文了,因为我特别希望您来我家玩。”

有些还在作文的后面创造性地附有一张草图,注有详细的线路,各种标记清楚明了,让人感动。当然,文章中也有表达不清的地方,于是笔者风趣地批道:“我往哪走呀?”或者“我迷路了!”“你快来接我!”总之,看完这次作文,笔者足足激动了几个星期。讲评更是在欢快活泼的气氛里进行的。

在家长会上,有家长反映,布置作文那天,孩子回家一定要自己亲自下厨,做一道自己最喜欢吃的生炒牛肉丝。作文与生活就这样非常自然地联系在一起了。

三、无情难成文:拨动情感琴弦,激活学生的创作真情

笔者曾布置学生写过以“亲情”为话题的作文。当笔者把话题写出来的时候,教室里一片唏嘘之声。笔者扫视全班,发现他们的表情是迷惘的,心态是麻木的,心理是反感的。笔者想起当今学生感情贫乏的话语,看看自己的处境,也感到措手不及。

笔者让那些态度比较激进的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并表明,可以随便说。

“亲情是人世间最不平等的一种感情,在亲情的环境里,没有平等,没有选择,有的只有接受……”学生这样说,笔者默默地听着。

“亲情是一种感情的贮存,这是需要我们回报的,所以,不需要去大事渲染,也没有必要去进行讴歌……”听到这里,笔者的心突然像被针扎了一样。

……

听完他们的看法,笔者低沉而缓慢地说:“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篇文章。”于是笔者饱含感情地给学生读了北师大的一位学生写的一篇文章《妈妈的血泪情》。读着读着,笔者的眼睛湿润了,下面也有啜泣声。读完后,笔者问学生:“这伟大的母爱,难道不是亲情吗?面对父母,我们该说些什么呢?”

再次扫视全班,他们的表情是严肃的,心理上是内疚的。接着就是把作文本打开,开始了他们的真情流淌的作文……

最后笔者要说:作文教学生活化,把生活引入课堂,把作文引向生活,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会如我们的生活般丰富多采,鲜艳多姿,学生的作文就不再是苦思冥想地编造,而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他们心泉的自然流淌。

(李琳 山东省莱芜市陈毅中学271100)

猜你喜欢
亲情笔者作文
永不凋零的亲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清明话亲情
亲情互动 潜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