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

2009-07-16 09:33刘振冬
金融博览 2009年5期
关键词:周小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行长

G20峰会前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发表了署名文章《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认为此次金融危机折射出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必须创造性地改革和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推动国际储备货币向着币值稳定、供应有序、总量可调的方向完善。他建议,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

周小川认为,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不仅能克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也为调节全球流动性提供了可能。由一个全球性机构管理的国际储备货币将使全球流动性的创造和调控成为可能。当一国主权货币不再作为全球贸易的尺度和参照基准时,该国汇率政策对失衡的调节效果会大大增强。

周小川表示,重建具有稳定定值基准并为各国所接受的新储备货币可能是个长期才能实现的目标。而在短期内,国际社会特别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至少应当承认并正视现行体制所造成的风险,对其不断监测、评估并及时预警。

周小川提出应特别考虑充分发挥特别提款权(SDR)的作用。它的扩大发行有利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克服在经费、话语权和代表权改革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因此,应当着力推动SDR的分配。特别是应尽快通过1997年第四次章程修订及相应的SDR分配决议,以使1981年后加入的成员国也能享受到SDR的好处,并在此基础上考虑进一步扩大SDR的发行。

周小川就如何扩大SDR的作用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建立起SDR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清算关系。改变当前SDR只能用于政府或国际组织之间国际结算的现状,使其能成为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公认的支付手段。第二,积极推动在国际贸易、大宗商品定价、投资和企业记账中使用SDR计价。第三,积极推动创立SDR计值的资产,增强其吸引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在研究SDR计值的有价证券,如果推行将是一个好的开端。第四,进一步完善SDR的定值和发行方式。SDR定值的篮子货币范围应扩大到世界主要经济大国,也可将GDP作为权重考虑因素之一。此外,为进一步提升市场对其币值的信心,SDR的发行也可从人为计算币值向有以实际资产支持的方式转变,可以考虑吸收各国现有的储备货币作为其发行的准备。

周小川在文中还表示,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集中管理成员国的部分储备,不仅有利于增强国际社会应对危机、维护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稳定的能力,更是加强SDR作用的有力手段。由一个值得信任的国际机构将全球储备资金的一部分集中起来管理,将比各国的分散使用、各自为战更能有效发挥储备资金的作用,对投机和市场恐慌起到更强的威慑与稳定效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集中管理成员国储备,也将是推动SDR作为储备货币发挥更大作用的有力手段。(摘自2009年3月24日《经济参考报》刘振冬/文)□

相关链接

“超主权储备货币”引发各界热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席斯特劳斯·卡恩:中国方面提出探讨创造一种可以替代美元的新型国际储备货币的建议是合理的,也许有关讨论将在未来几个月内进行。关于新型国际储备货币的讨论其实并不是新事物,而当前的危机再次激起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兴趣。这并不意味着美元已经丧失主导地位,中国方面也持同样看法。

美国总统奥巴马:美元地位无可争议,没有必要创建新的全球货币。

美国财长盖特纳:还没有就中国中央银行行长周小川有关在国际储备中扩大SDR用途的建议进行研究,但对这个问题我们持非常开放的态度。扩大SDR的用途应被认为是一个“渐进”的步骤,而不是一个朝“全球货币联盟”迈进的步骤。

俄罗斯媒体:莫斯科也曾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议,建立超国家主权储备货币。超国家主权储备货币可以充当SDR的角色。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无可争议。

英国《金融时报》:中国中央银行行长周小川向全世界发出了一个强有力的信息——他希望结束美元时代。这不是恐吓,周小川严肃地建议用一种储备货币来抗衡美元的地位,他的观点值得一听。

巴西总统卢拉:中国提出的创造一种可以替代美元的新型国际储备货币的建议“有效且恰当”,大部分新兴市场国家都会同意这一观点,世界不能从属于某一单一货币。

阿根廷中央银行行长马丁·雷德拉多:在一个日益多极化的世界,全球不应该只依赖某单一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美元在金融危机风暴中受到很大削弱,需要寻找其他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选择。

世界单一货币协会主席庞帕斯:我强烈支持周小川行长的这一提议。该提议是积极而可操作的。我认为,他不仅提出了一个良好的提议,而且很透彻地提出了对整个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方案,为改革铺了道路。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世界上美元外汇储备最多的中国公开批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并提议构筑新的货币体系,这一点谁也没有想到。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SDR替代美元是最快的途径,但我认为,从长期来看,最好应成立新的国际(储备货币)机构。(摘自2009年3月31日《国际金融报》等付碧莲等/文)□

猜你喜欢
周小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行长
当时我就笑出了声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德拉吉:卸任欧洲央行行长
老太婆打赌
消费价格指数
外汇储备
轰然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