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力

2009-07-17 03:48
雕塑 2009年3期
关键词:越界解构雕塑

彭 越

编者按:“中国动力——2009中国国际雕塑年鉴展”于2009年4月22日至5月18日在北京国际雕塑艺术区展出,在展览期间根据不同的作品展区和主题,我们组织了四个学术座谈会:“越界解构”“城市再造”“继古开今”“工艺复兴”。本期我们刊发前两次座谈会的内容,在“越界解构”和“城市再造”学术座谈会上,与会嘉宾从各自的学术角度和问题角度出发对当代艺术的越界解构现象和现今城市与公共艺术关系中的许多问题进行了讨论。

朱尚熹各位,上午好!中国国际雕塑年鉴展有一系列专题座谈会,今天我们专门谈艺术的越界解构问题,这涉及当前雕塑的一些观念、语言,是比较纯粹的学术座谈会。

我们主要围绕两点来讨论,第一,雕塑创作中出现的新形式和新特点,即艺术本体的越界、表现。开幕式时,钱绍武先生讲了,这是一个像春天百花齐放感觉的展览,这种感觉在展览里面呈现得非常好。第二,时下当代艺术创作中原本作为一种对传统艺术形式的颠覆的观念被复制,并体现出浅表化和滥用的特征,观念成为一种时尚的消费品,真正具有思考深度的作品并不多,这一现象也值得我们去反思。何为观念?何为真正有价值的观念?这是观念艺术被消费的问题。第三点,图式化问题。很多展览选稿,太统一,实际上它成为一种新的体制。是不是需要解构这个体制?解构的最终目的,我认为应该产生一种多元化的状态,这是艺术家独立性的问题,只有这样,你才能够多元化。不要去跟着商品,跟某种学术导向,跟某种政治意识走,凑凑热闹,使自己成为变色龙。现在请大家发言。

翁剑青展览从整体上看,是令人兴奋的。四个主题加上获奖专区,不同领域都有充分的展现,无论是对传统文化的延伸,还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借鉴,再创造的作品都有。

今天越界解构座谈会我主要想谈雕塑在当代的价值取向以及观念的探索、发展问题。我对越界解构的理解是,任何东西都是在前人的实践、经验下形成了某种范式,但是后人在发展中,尤其是艺术创作,我始终认为要根据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对问题的理解来进行创作。前人的经验当然会影响每个创作者和批评家,但是我们要恪守自己对问题的认识,自己要思考,要有思想。

越界解构,就是艺术家要独立思考,要有问题意识,无论是对艺术语言的创作探索,还是对材料,或是对所谓的观念的探索,要有自己的判断和立场,否则就会出现刚才尚熹讲的凑热闹,今天跟这个风,明天跟那个热。政治的介入、话语的介入或者商业的介入容易形成一种导向,艺术家们跟风,这就失去了艺术本身的目的和价值,这是一个哲学问题。最近我看到西方有一篇文意,谈时间和生命,他说时间像箭一样快,但是时间又似乎在循环。人类实际上存在一个悖论,人追求永恒、完美,这似乎也是传统艺术追求的价值,但实际上不存在永恒,也没有所谓的完美。他认为时间、生命、宇宙的变化是绝对的,所以人在其中更加体验到一种无奈,体验到生命的短暂,人生的可贵,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才会去想把时间留住,把美好的有价值的东西留住,达到所谓的一种永恒。尤其就一些公共艺术而言,他就要在视觉上、体量上夸张,做表现宏大的创作。但西方现在又有一种导向,不在乎永恒,而在于一种思想,精神,这种精神往往带有实验性,哪怕是一个时期的一种思想,只要能把他展现出来,把自己的情感展现出来,和大家分享、交流就可以。每个人都要有敏锐的思想,以及个性化的对事物的认识,不为别人所左右。如果能把握这些,就不会简单地跟着别人的言论走。

越界解构还体现为,从美术史来看,古代艺术为宗教服务,受宗教的影响较大,在这之外,出现了一些艺术保护人、出资人,就像美迪奇家族。到19世纪出现了类似批评家的角色,这种角色对艺术家来说,我认为现在是一种桎梏。好像一个艺术家不依附于批评家,他的作品在专业内就不能引起别人的关注,不能够被介绍给市场、大众,所以有时候艺术家妥协,等着别人来给他贴标签,给他诠释,这其实很悲哀,所以我认为艺术家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对有些不负责任的批评家应保持警惕。现在一些学者型的艺术家也慢慢多起来,他们可能不善言辞,不善文笔,但是他的创作很有思想,他要坚守这种思想,这种坚守才能造就真正意义上的个性。越是个性化的,将来看,他越真诚,更有独立的价值。

这次年鉴展,有些作品在对材料的运用和发现上,有些作品在艺术形式的创作上,有些作品在艺术思想的表达上,我觉得都有所突破。但有些作品我似曾相识,一些艺术家还是不能摆脱自己已经形成的套路。他们以后可能会通过实践来思考,去做进一步的反思。

朱尚熹你的发言,从思想和哲学的角度来谈,一是谈到艺术家的独立性问题,二是艺术家要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不要一下把事情都干满了。我们搞当代艺术的要关注社会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把问题当成假想敌。我们除了关心社会,更要关心哲学,或者关心文化融合的问题,我们不要把自己搞成社会、政治斗士。回到刚才的话题,我们解构的目的是要达成多元。

宋伟光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艺术家的真诚问题。先抛开雕塑不谈,举个例子来说吧,明代的画家,他们的画体现了一种自我,特别是明末期,他们自我意识特别强。有一个画家叫陈淳,他画一片树叶带有强烈的感情,他画这个树叶好像舍不得它落下,一个艺术家能做到这点就足矣。

当代艺术家搞得太累,艺术家要扮演哲学家,又要扮演政治演说家,艺术家就是艺术家,艺术家只要真诚就可以了。但真诚又有个问题,有些艺术家说我关心社会是真诚,我关心历史也真诚,我注意哲学也是真诚,这当然没有错,但往往导致了把他的本分丢掉了,所以说一些作品不感人,原因就在这个地方。

“越界解构”不是我们杜撰的词,这是当代艺术的一种共性。但是我感到中国的东西虽然越界了,但未必解构。85新潮那是对上世纪50年代以来,体制下艺术的越界,现在又是对85新潮和上世纪90年代转型以来的越界,当代艺术有一种消解二元对立的法则。本来有黑就有白,有对就有错,现在好像都被消解了,错与对,黑与白可以同时并存,这也是一个越界。解构了吗,我觉得没有,只是重复了西方当代艺术的思想,等于去继续建构人家的思想,丢失了自己的精神判断。我们的精神判断是什么呢?这就要回到东方文化上去,历史上我们讲了很多关于美学判断的原理,比如说中和之美、超然物外、意境等,这不就是我们的东方体系吗,而且这个东方体系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西方也有,比如西方叫境界,我们叫意境,这可以对应,钱钟书先生做了很多这种对应的研究。

这样的话才能建构起文化体系,这种文化性是我们自己的,但是又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

邹跃进刚才大家说到很多方面是可以越界的,我想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翁剑青说的批评家、美术史家,这样一批掌握书写的人和一批掌握图像,创造图像的人,还有一批掌握中介机构的,比如说美术馆、展览馆、博物馆,还有一批掌握传媒的,他们在艺术进入现代以后,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一套制度的

建立。这个制度分工很明确,一些人制造图像,还有一批人,专门对图像进行解读,还有一批人把图像展示给收藏家、大众,这就形成了一套相应完整的制度。像美迪奇家族赞助米开朗基罗,这是非常直接的一种赞助方式,我们现在实际上也还是这样一种赞助艺术的制度,只不过家族换成了企业家,当然还可能有银行家、个人。现在还是以这种最古老的赞助体制下的作品。像展览中的一个作品“四渡赤水”,这肯定是官方赞助的,不可能由私人来赞助。还有一些是机构,比如说公园赞助,还有一些可能是某一个城市的管理者来赞助。

在雕塑领域里,这一套传统的赞助模式还存在,进入当下,艺术家是这个制度中作品的生产者。作为作品的生产者,在反古典艺术的时候,他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强化了艺术的独立性以及作品的独立性,这就是反古典,但是他又要依赖于一个现代的画廊制度来支撑,没有这个支撑,艺术家没法活下去。所以现代主义艺术,不表现主题题材,不为任何人服务的艺术,它只有依赖市场才存在,这是他依赖的社会制度的条件。如果没有一个国家机构去赞助艺术家创作,就很少有艺术家创作的作品来宣扬这个国家的历史。

当然反过来,这个制度会影响到城市的管理者。像英国的亨利·摩尔,他的艺术最后变成了大众接受的艺术,也变成了很多机构收藏的对象,原因在于西方社会慢慢认同了区分于古典艺术的现代制度,这实际上是对哲学、文化和制度的认同。那么现在我们一些城市的管理者也认同类似于亨利·摩尔的雕塑,实际上他就是对一种文化价值的认同。

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我们可能越来越注重文本,而不是注重艺术家。艺术家真不真诚,我们是不知道的,我们没办法为这一点树立一个标准。艺术家本人也不能说我很有个性我们就认同,我们只能在文本的世界里面,才能知道谁真诚、谁调侃、谁无奈、谁无聊,我们只能从文本里面才能对艺术中的很多问题进行判断。到波普艺术以后,我们越来越从文本,或者从艺术作品本身来判断,而不是从艺术家的角度。这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批评家、策展人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原因是这些人对文本,对制度的熟悉,甚至他们还操纵机构。操纵机构的人和书写美术史,以及向大众介绍艺术的人都是掌握书写的人,这样导致了书写的重要性,有些人说是哲学剥夺艺术,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书写在20世纪剥夺艺术,书写变得很重要,他能够建立逻辑,他能够说好、不好,批评家和美术史家以这样一种方式反过来影响艺术家。

艺术的越界也好,解构也好,他不完全来自于艺术内部,他受到文化、哲学等的影响。比如像资本主义社会在早期以生产为中心,到后来的后工业社会以消费为中心,这就影响艺术,所以越界和解构是要有针对性的。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们的雕塑探索基本上是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庸俗化,或者是对古典主义的波普化,那时的雕塑学术性不够,上世纪90年代以后确实有个变化,基本上和学术界探讨的问题同步。虽然我们讲90年代的雕塑学西方的波普艺术,但是它有中国的问题和内容,开始用雕塑的方式来反映文化的一些问题,开始和学术互动,这和过去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这是90年代的一个倾向,所以越界和解构还是要从这种上下文的关系来讨论。

朱尚熹邹老师从美术史的角度来谈。中国雕塑的发展有他的历史背景,我们从革命现实主义一夜之间变成后现代主义,缺少现代主义这一过程,这个后现代和西方不一样。

杨奉琛我们看问题,其实道理是一样的,东方思想的主轴是天、地、人,我们学雕塑应该回到最原始的点。雕是指无限地减,塑是不断地加。这不就是男,女,不就是日、月吗?在加加减减中我们创造世界。

今天的主题是越界解构,这也是一阴一阳,越界就是雕塑不断地跟哲学、文化,以及其他事物的联合,雕塑不是独立的。解构的意思就是不断地分析。所有的生命现象都是至大无大,至小无小的,至大可以不断的增加,至小可以不断的分解。所谓的越界解构就是一加一减。我们身为东方人,我们就要有东方人的思维,用古人的天、地、人的概念来看整个事物。西方社会以人为本,把人解剖到极致,他有这种强大的分解能力。我们现在认识的西方某种美学是西方人解构出来的某个主义。东方人以形而上为主轴,西方人以形而下为主轴,我们要用东方人的思维去架构雕塑的规则,再跟西方的制度去糅合。这个世纪是一个整台的世纪,我们去尝试怎么去做出一个大谐音。我们要学习去听别人的声音,跟别人互动,跟所有各行各业去结盟。

台湾的情况,我们现在可以说是处于相对尴尬的情景。一方面我们在很自由的空间里进行艺术创作,所以在近20年来,台湾有很好的艺术创作。但是现在的台湾又好像是大陆上世纪60、70年代的文革时期的艺术,有很大的一股力量来自于政治、法律。一个国家有三个重要的东西,经济、政治、文化。台湾的文化被剥削掉了,台湾的文化人相对于政府是透明人,所以20年来台湾就像一个看不见的文化革命一样,好的文化一直被边缘化。我觉得当下可能是大陆最优的时代,艺术可以自由发挥,可以重新整理东方思维。只有文化的复苏才能建构未来最完美的中国。

景育民刚才主持人提到了,中国当代雕塑从新中国建立后,走过了非常漫长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过程。真正的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也就20年时间,在85思潮时,中国的雕塑还没有真正地进入主流,在近20年来我们走过了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交替的过程,这个过程当中必然出现很多的问题。

今天我和邹老师看展览时有个共同的感觉,就是展览呈现了当代中国雕塑的基本面貌,而且从水平上来讲是近几年来中国《雕塑》杂志、雕塑专业委员会办的最成功的,从展览效果、从作品的质量上来讲,是最好的展览。

去年在广州也有过关于越界解构命题的研讨会,最近美术领域也在提这个命题,越界的概念就是向传统、向以前形成的思维模式挑战,是解放思想的一种理念,或者口号。最近几年雕塑界呈现出比较好的状态,一方面来源于民主气氛,一方面来源于经济发展的趋势。中国艺术家从对传统文化或者体制的一味顺从到对西方文化的效仿,到现在的对东、西方文化理性的思考,包括对自身语言和身份的确立,这是一个健康发展的过程。

雕塑年鉴展体现了许多艺术在寻找个人的语言,而且这个语言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指向性。雕塑这几年的发展比较快,除了经济的支撑,还有对各种材料和资源的调动,以及观念的解放。

越界是一种被动,解构是一种过程。雕塑界现在还存在很多问题,有画廊的影响问题,还有城市雕塑、公共艺术的问题。艺术如何越界,如何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追求?作为学院教育者,我们也面临着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价值判断体系教育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如何建构当代中国雕塑的健康体系?中国雕塑发展是可喜的,但是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中国雕塑发展的状态在这个展览体现了出来,但是雕塑的发展,不仅需要雕塑界,还需要文化界等都来关注。

任雪梅各位老师好,我是一个新人,之前学的是设计。现

在我想做一些尝试,所以做了一些作品。我没有在雕塑系学习5年,但是我想用可触及的材料去表达一些想法。这次我做的是关于艾滋病的作品,但是我并不想去说教什么,只是想站在微观的角度去说些问题。我觉得做室内设计完全可以和雕塑配合起来,一个是实用的,一个是非实用的,是不是能把两者结合起来,在材料和观念上做一些尝试?当代艺术可以关注社会和情感等方面,可以做一些这样的表现吧。我的作品就是表达一些看法。

朱尚熹越界就是让你能发现一个新天地。

张玮我个人感受是,这次展览的作品偏多,以前我看展览差不多一个小时,这个展给我的压力很大,因为要用心去感受每一件作品,非常辛苦。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展示方式,能不能把这几个专区分开去展示。比如越界解构区域单独拿出来在一个时间段内展示,是不是会得到另外一种效果?这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我在现场一直在想,哪些作品是属于这个概念里面的,我看了其他区域的作品,这种记忆总是会干扰我去看这个区的作品,如果这一个单元单独拿出来展,可能感觉会更清晰。

乔迁我觉得可以这样总结,从20世纪初到40年代是我们的文化自信年代。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我们显示出来一种外在的自信,但这种自信是一种盲目的自信。从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到90年代末期,这一段时期是文化极不自信的时期,到21世纪一开端,从去年的奥运会举办,到近期世界经济的下滑,中国开始成为世界关注的中心,于是我们开始自信。这是我个人理解的文化发展的曲线。

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我们已经越界与解构了近30年,到今天应该打破这个越界和解构,我们要开始冷静下来梳理思想,把我们真正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体现出来。这20多年,批评家的重要性和艺术机构的重要性是未曾有过的。批评和艺术机构的导向给艺术发展带来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艺术是艺术家个人的体现,艺术好与不好,我认为不重要,他是别人对你的判断。一些批评导向也能毁了一批艺术家,他本来是可以做得很好,但是他又不得不进入这个评价的框架,最适合他做得他没有做,没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生存的位置。

娜丽莎我是内蒙古师范大学雕塑艺术研究院的老师,这个研究院是一个研究和教学结合的学术教学单位。由于内蒙离北京内地比较远,内蒙对雕塑方面最前沿的学术思潮接收得比较慢。我感受这次展览是不错的,在创意方面有很多新的东西,它不光体现了造型能力等基本功,而且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强。我想把这些新的观念、创意带回去,让我们的学生多努力,而不是总是模仿传统的东西,无论是从材料也好,还是创作理念上让他们多改变。我们的教学还是沿用的契斯恰柯夫那一套,当然我们的学生也在做一些当代的,但是我觉得许多都是皮毛,好像不是内心深处愿意这么去创作的。

林胜煌我是1997年离开大陆。在这个展览中,我发现很多作品描述的对象相同,比如有几个作品表现的都是兵马俑形象,如果不知道名字的话以为是一个艺术家做的。你也会发现好多艺术家都做小孩。越界解构应该是一个多元化的观念,而不是一个模式里面套出来的艺术家,这当然和一些画廊老板的理念和社会需求的误导有关系。我希望当代艺术不要看起来像是一个人做的。在学校,这个老师认为某种艺术风格好,学生就跟着一窝蜂做。不要刻意或者牵强附会去做一件作品,或者为了去表现一个主题来体现你对文化的理解。好多外国人来看中国的798,给人感觉那里的艺术都是波普艺术,这跟中国的评论家和市场炒作是有关系的。

乔迁刚才我讲,中国从不自信到自信,我们也拷贝了一些西方的流派,但是这种尝试使我们看到了多元性,尽管不成熟,但还是需要的,这个过程是要走的。

宋伟光刚才邹老师谈到文本的问题,在上世纪60年代左右,群众看画和雕塑直接可以和作品对话,一下就能看懂,画的像不像,好不好、美不美,境界怎么样。到了上世纪80年代之后,有些作品我们看不懂了,不要说老百姓看不懂,就连艺术家也未必看懂,理论家也是按照某种定义、套路去进行评论。所以刚才林胜煌讲的不要误导大家,掌握书写的人,他可以建立逻辑、建立定义,可以为艺术家定位,但是这个书写的人也应该具有一些职业道德,不要把一些不怎么样的作品说的很好,要实事求是,这才是搞理论批评的责任。

刘炳南我谈谈看展览的感受,有两点,一是这次展览展出的是近两年的代表性作品,雕塑的设计、构造、材料、手法方面有很大的突破。我们做雕塑总是想保持作品的永久性、完美性,但是我们能不能突破,是我们现在要考虑的问题,雕塑为什么要搞永久性呢?我觉得这个需要越界,如果一些公共艺术作品不行,就把它换掉。我们用简单的材料做就可以,好看就放在那儿,不好看就换掉。我们要学会运用和发挥不同材料的性能。

朱炳仁我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讲越界解构,这次展览是一次在雕塑界能产生影响的展览,不论是从规模,还是质量来看,都非常好。雕塑怎么来越界,作为一个国际性的雕塑展,他对社会的吸引力有多少?我想这个吸引力不会太大,这说明我们的雕塑还是一个小种艺术。去年的上海双年展,我去看了,说实话很多东西不敢恭维,但是排队排了很长。雕塑展能不能达到这种效果,我们怎么来越这个界,就是雕塑在艺术在公众中怎么来实现大的影响力。我们要超越自己,雕塑界的事情应该成为大众的事情。这次雕塑展大多是业内的人来看,来评论,我们的展览要吸引大批的业外人来看,让他们都来谈雕塑,这才能形成一种新的跨越。

我们这个座谈不只是谈怎么做雕塑,还要考虑怎么扩大雕塑的影响,尤其是社会影响力。我们叫国际年鉴展,那就要考虑扩大国际影响力。文化软实力没有出去,这个界没跨越,为什么?雕塑远远没有书画、油画的广泛性。所以我们要评论这次展览,这不光是我们在座的专家来评论,我们还要发动文化界的评论家来评论,评论不管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对雕塑界都是不可多得的机会,所以这个展览通过中国雕塑杂志,雕塑专业委员会要请他们来看。《雕塑》杂志社这次花这么大精力,不要把这个展览就这么轻易地放过去了。

尤占平我也是越界而来的,我本来是做陶艺的。我觉得越界和解构就像一个人和他的影子一样,是形影不离的。就像杨会长说的正负关系,阴阳关系,跨越融合再产生一个新的东西。我就是在这样一个跨越的过程中来进行自我解构。刚才杨会长也谈到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一个越界的过程。

朱尚熹今天我们围绕越界解构来谈,谈论中出现了很多关键词。越界、解构的同义词产生了,大家可以回忆,有越界、跨界、超越、解构、重建、综合。在这个方面我们达成共识,不管从宏观方面来讲,或者从文化的概念来讲,从雕塑界的状态来讲,还是从个人成功的事例来讲,我们都认同越界解构。我们谈到理念问题、东西方的问题、体制问题、导向问题、艺术家自身的问题、产业问题、大众化问题等。这次展览很成功,尽管也有问题,但我们都认可它。成功背后有很多艰辛,尽管有政府的支持,但也只能通过我们努力政府才能支持。做这件事要做到双赢,一方面要得到政府认可,一方面为整个雕塑界做有意义的事。今天研讨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
越界解构雕塑
巨型雕塑
还原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陕西全面开展煤矿超层越界开采专项整治
别人躲着你是因为你越界了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
唇妆玩越界,“走光”有理
写于斯德哥尔摩
解构二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