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存在与虚无:《鸦片战争》解析

2009-07-20 10:06杜勇军
电影文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虚无存在鸦片战争

尹 兴 杜勇军 尹 燕

[摘要]在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的所有悖论中,历史的“真实”与“虚构”这一矛盾可以说是最基本的悖论关系。因为历史剧命名,本身就潜含着“历史”的“真实”与“剧”的艺术“虚构”这两个维度。“七分史实,三分虚构”是用来指导和批评历史剧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鸦片战争》通过无数凝重的电影画面,艺术地再现了那场给中国入带来耻辱的战争。比照历史事实,分析电影《鸦片战争》,可以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

[关键词]《鸦片战争》;存在,虚无

电影导演谢晋在2008年10月18日走完了85年的电影人生,长眠于故乡上虞。在这个为中国电影不断突破作出卓越贡献的电影巨匠身后,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每一个足迹,都成为中国百姓心中深刻的时代印记:《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英蓉镇》、《鸦片战争》、《最后的贵族》、《清凉寺钟声》、《老人与狗》、《女儿谷》、《女足九号》……今天重温其里程碑式的作品《鸦片战争》,也许正是感受、怀念、铭记谢晋导演的最佳方式。

“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屈辱的历史”。这是历史巨片《鸦片战争》的片头字幕。中国影坛最负盛名的电影艺术家、导演谢晋满怀热情,肩负着一个艺术家的历史责任感。以其流畅的电影语言,耗资I亿多人民币,动用群众演员5万多人次,外籍演员3000多人次,先后辗转广东、北京、浙江东阳、舟山、英国伦敦等地,搭建了200多个工艺精湛的场景,营造和修建了大小47艘舰船,制作了2万多套服装和2万多件各式道具,耗用16万尺以上的电影胶片,通过无数凝重的电影画面,艺术地再现了那场给中国人带来耻辱的鸦片战争。

然而在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的所有悖论中,历史的“真实”与“虚构”这一矛盾可以说是最基本的悖论关系。因为历史剧命名,本身就潜含着“历史”的“真实”与“剧”的艺术“虚构”这两个维度,而人们关于历史剧的争论,主要也就体现其创作究竟是以“历史”的“真实”为主,还是以“剧”的艺术“虚构”为主?传统观点认为:在经典历史剧创作中,史料的真实性远远比艺术的虚构性来得重要,“七分史实,三分虚构”也就因此成为人们用来指导和批评历史剧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吴晗于1960年在《谈历史剧》等一系列文章中明确指出,“历史剧必须有历史根据,人物、事实都要有根据”,历史剧创作的真实性,也就主要表现为“尊重历史人物的公论”,“尊重历史人物基本的社会关系”、“尊重人所共知的历史事实”。比照历史事实,分析电影《鸦片战争》,可以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

一、历史文本中的林则徐

电影《鸦片战争》利用实景拍摄、仿真复建、摹写旧貌等环节和手段尽可能。还原鸦片战争那段历史往事。在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具体内容细节上不惜工本而求真。朱苏进、麦天枢、倪震等剧作家均为对鸦片战争有多年研究的专家。他们通盘合作,发挥各自专长,翻阅了数百万字的史料,一次次修改电影剧本,吸收与听取了不少历史学家的意见,力求保证影片源于历史和忠于历史的特点。那么,鸦片战争中,历史文本中的林则徐形象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林则徐反对闭关锁国,在主张严禁鸦片、反对外国侵略的同时,坚决反对封关禁海,称“窃以为……专断一国贸易,与概断各国贸易,揆理度势,迥不相同。”他编写出有关世界历史地理的著作《四洲志》。认识西务、研究西方成为当时觉醒者的一种共识。作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不拘一格,从社会各阶层选拔了解“夷情”和有翻译能力的人才,给以不同程度的任用·他还敢于打破禁区,主动向外国人了解情况,编译了《华事夷言》、《各国律例》,从澳门和新加坡购买了葡萄牙的大炮200多门,辗转买到英国制造的装备有34门大炮的战舰。

恪守“苟得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警言的林则徐坚持反侵略立场,关心国家民族命运。在禁烟过程中,他坚决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认识到“以中国之利利外夷,是夷人所获之原则,皆以华民分去”,处处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

但是受到时代的影响和局限,应该承认林则徐的觉醒程度极为有限,在其知识结构中,传统的儒家学说占主要部分,加之不懂外语,对世界的了解只可通过若干媒介,主观自大的心态必然导致了解和认识世界的信息带有不少片面性和偏见。他有着狭隘的忠君思想:如林则徐所写:“人事如棋浑不定,君思每饭不定。”“雷霆雨露总君思。”“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也导致其改革开放意识中包含诸多的封建因素。在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就曾奏称:“臣等细察夷情,略窥底蕴,知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视中华。”“该夷兵船笨重,吃水深至数丈,……至口内则运棹不灵,一遇水浅沙胶,万难轻动。……且夷兵除枪炮外,击剌步伐,俱非所娴,而其腿足缠束紧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如此狭隘的认识,必然会导致战争的失利。鸦片战争时期,开始觉醒的知识分子还很少,并受到历史的局限,未对社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但他们毕竟代表了历史前进的趋势,为今后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的兴起准备了思想方面的条件。

二、电影《鸦片战争》特色解析

我们从著名表演艺术家鲍国安的表演中不仅仅感到林则徐形象中所具有的爱国、愚忠、果断、镇定、勇气,同时也体会到这个人物性格中更多的侧面。他在处理官员贪污事件和大买办何敬客献密册时的老谋深算,充分体现了其周旋于官场中的机智。用中国的筷子与洋人的刀叉对比,以及后来他那一句“洋人的衣服虽难看,可是活动起来十分方便”,不禁让人想起“胡服骑射”的典故。此外,在电影《鸦片战争》中,人物语言无不体现出个性化的追求,几乎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特有的话语腔调、语汇及习惯表达方式。片中主人公林则徐为禁绝烟患,不辱使命,其语言不论是对白还是独白,都充分彰显出一位封疆大吏的气度与风范。无论是林则徐义正辞严的呵斥,或者是琦善无可奈何的哀叹,无不音韵畅朗,节奏和谐,既有均齐美,又有参差美。中国语言的丰富和独特的声韵之美,为人物语言表现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电影《鸦片战争》以宏大的场面、广阔的背景、磅礴的气势和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重新处理取胜,其艺术性和现赏性都不同凡响。但如果我们以冷静的、客观的、理性的历史眼光进行立体审视,就不难发现这部“历史巨片”与历史真相的本质真实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电影在挖掘主题方面还有一些改进的地方。影片有这样的画面:紫禁城奉先殿,道光身后跪着七八个皇子,于大雨中愧对列祖列宗,热泪盈眶。煽情的情节让观众长叹;皇帝是好皇帝,都是英国佬欺侮了咱。林则徐与琦善作别时,也曾悲怆道:“唉,苍天有限,大清无救。今日起,中华怕要进入漫漫长夜,无路可行矣。”

其实,当时的中国早是漫漫长夜,根深蒂固落后的封建主义,道光朝廷的落后和愚昧才是导致落后挨打的真正原因。“大清情结”和“天朝心态”的渲染只能使观众对历史产生更多的误读。

三、结语

电影《鸦片战争》以现在的历史观审视150多年前的这场悲剧。影片对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战争发生的国际背景的展示真实而客观,对各个历史人物的把握也比较准确。比照历史,《鸦片战争》虽然不能完全做到还原历史,但称之为优秀的历史正剧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猜你喜欢
虚无存在鸦片战争
THE DRUG WAR
小病菌影响鸦片战争
怀疑与存在:米兰?昆德拉《庆祝无意义》
浅析笛卡尔之“上帝”观
微信圈子的“存在”之痒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历史教训及其对国防建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