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精神家园

2009-07-20 10:06张明渊
电影文学 2009年3期

张明渊

[摘要]根据叙事学的代码/功能规则,皮克斯动画包含隐身者、主体、辅助者、阻碍者和被拯救者等五个代码。皮克斯动画在人物设置上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如打破二元对立的人物设置模式、突出女性角色代码的多样性等,并成功地在其影片中塑造了正反两个隐身者形象:美国社会世俗价值观和美国中产阶级理想价值观。这两个隐身者形象是对美国中产阶级的概括,体现了皮克斯动画对当代美国社会的批判和反思。

[关键词]皮克斯动画,代码分析;隐身者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皮克斯依次制作了《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汽车总动员》、《机器人瓦力》等影片。这些影片打破了迪斯尼动画以二元对立为特征的线性叙事结构,在更加开放、动态、多元化的叙事结构中重新设置人物代码并赋予其新的叙事功能,传达了符合美国主流社会重视友谊、推崇勇敢,宣扬自由、追求梦想的资本主义精神,在价值形态上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同。

根据叙事学的代码/功能规则,皮克斯动画包含着五个代码,依次为:隐身者、主体、辅助者、阻碍者和被拯救者。皮克斯动画在人物代码设置上的突破一是表现在代码设置本身,二是表现在不同代码之间的关系上,这些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改变二元对立的人物设置

在传统迪斯尼动画中,主体和阻碍者是绝对的二元对立状态,两者的对立状态从一开始就确立,直到阻碍者的死亡或彻底失败为终结。而皮克斯动画却摒弃这种对立的人物代码设置模式。

首先是主体,皮克斯动画的主体并不完美,他们具有常人的某些缺点,如《怪物公司》中的詹姆士和《海底总动员》中的马林胆小懦弱、害怕冒险、恪守社会角色而不敢越雷池半步;《汽车总动员》中的麦昆则追求物质、年轻气盛。《玩具总动员》中的胡迪自私自利。而这些缺点正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观影者往往感同身受,这就在情感上拉近与观影者的距离。其次是阻碍者,这一类人物在设置上也不同于传统动画中那样充满邪恶本性。皮克斯的某些影片甚至找不出明显的阻碍者,比如《海底总动员》,其中并没有明显的反面角色。而《汽车总动员》中虽然设置了一个“反面”角色路霸希克斯,但是它不同于普罗普(V.Propp)创立的故事形态(MorPhology)分析理论中的阻碍者,两者在特征和叙事功能上都大相径庭。希克斯作为商业社会中功利主义者的代表,为了追求总冠军而采取了一些比较恶劣的行为,但是这些行为算不上罪恶。它并不是引起影片矛盾的总根源,他只是在叙事上和麦昆形成一种对比。这种人物设置模式,消解了善良与邪恶的二元对立,避免了人物的脸谱化,赋予人物更加丰富真实的个性。

二、女性角色代码的多样性

在传统迪斯尼动画中,女性角色大多是作为被拯救者代码出现的,比如白雪公主、小美人鱼、《睡美人》中的罗斯等女性形象。这些影片中的女性形象在最后都由英俊勇敢的王子拯救。而皮克斯动画中的女性形象则更多扮演帮助者代码,然后才是被拯救者代码。如在《超人总动员》中,男性主体被敌人超劲先生擒住,而妻子却毫不畏惧,勇敢地去营救自己的丈夫,并最终获得胜利。在皮克斯的某些影片中,女性角色并不一定是在行动上帮助了男性主体,有些情况下是对男性主体的启发或精神上的支持。比如《汽车总动员》中,莎莉并没有在具体行动上帮助麦昆,她只是和麦昆在66号高速公路附近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轻松的时光,而正是这些美好的记忆让麦昆反思自己原来的价值观。启发者这一形象在传统迪斯尼动画中往往是由中老年男性形象担任的,因为中老年形象代表着经验丰富,心智成熟。而皮克斯动画却打破了这种窠臼,赋予女性角色更丰富的叙事功能。

三、无所不在的隐身者

皮克斯动画中所有的冲突,可以看成是两大精神的冲突,即美国社会世俗价值观和美国中产阶级理想价值观的冲突。美国社会世俗价值观是指那些完全被资本主义生活方式所控制的人,他们追求低层次的物质享受,害怕失去稳定的社会地位,因此谨小慎微、循规蹈矩,而美国中产阶级理想价值观则指那些对待生活充满勇气,重视朋友,忠于自我感受的人,这种理想也正是美国主流社会的理想。皮克斯影片中的人物都可以被划分人这两大阵营,而皮克斯影片情节的发展主线就是主体慢慢放弃美国社会世俗价值观而逐渐接受美国中产阶级理想价值观的过程。

在影片前半部分,其主体本来不自觉地接受美国社会的世俗价值观,表现为:追求物质利益、懦弱平庸、自私自利。比如《玩具总动员》中的胡迪、《怪物公司》中的詹姆斯、《海底总动员》中的马林、《机器人瓦力》中的瓦力,他们是高度工业化、商业化社会中芸芸众生的缩影:胡迪的自私、詹姆斯的胆小懦弱、马林的胆小怕事、瓦力则连自我意识都没有(虽然它是一台机器人,但是这一角色明显是很多美国人的缩写),所有这些特点,总结起来便是一位秉承了美国世俗社会价值观的隐身者。这一隐身者的形成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其根源是高度发达的垄断资本主义社会,该社会的特点是过度的商业化、严密的社会分工,《怪物公司》中生产繁忙、井井有条的惊吓工厂就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好写照。这种社会背景造成了其社会成员崇拜物质、金钱至上同时又观念保守,害怕失去现有的物质生活,并在意识上完全接受这种庸俗保守的价值观,甚至连自我反思的能力都没有,其生活完全纳入资本主义生产的链条。

正因为这些人失去自我反思的能力,所以皮克斯影片往往设置一种外在力量来惊醒影片中的主体,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所追求或者所秉承的价值观是毫无意义的。例如《玩具总动员》中的巴斯光年、《怪物公司》中的小女孩阿布、《海底总动员》中的乌龟和健忘的多莉、《汽车总动员》中的莎莉。他们身上往往都具有某种主体所欠缺的精神,比如巴斯光年对梦想的追求;小女孩阿布的可爱勇敢,本应懦弱的乌龟在教育子女上却异常大胆(它们勇敢地让小乌龟们在危险的洋流间自由玩耍),莎莉对自我本性的追求。这些精神恰恰是主体在原来的生活状态下所欠缺的,在他们的启发下,影片的主体才开始逐渐怀疑自己原来信仰的世俗价值观,最后,经过仪式性的洗礼环节,主体都接受了美国中产阶级理想价值观,具体表现为:看重友谊、积极勇敢、追求梦想。这一转变的过程见图1:

人类在自己的思考、认知行为中存在着一种隐喻式和神话式的逻辑建构活动,一切艺术创造,都无不浸淫在它的色彩和规约之中,文学和艺术的功能与意义就体现在这个建构过程当中。上世纪90年代诞生的皮克斯比迪斯尼表现出了更明显的现代性,宣扬符合美国中产阶级的价值观,通过突破人物设置二元对立模式、丰富女性角色等手段,成功塑造了符合美国中产阶级理想价值观的隐形者形象。为美国乃至美国以外的受众提供了反思现代社会的参考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