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旗镇刀客》对武功境界的表现艺术

2009-07-20 10:06李洪武
电影文学 2009年3期

李洪武

[摘要]《双旗镇刀客》充满了极大的艺术魅力,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人物武功境界以虚写实的处理艺术。这种处理艺术具体表现为层层铺垫法、欲扬先抑法和误会法。电影通过这些手法的运用,把人物高超的武功突显出来,使观众得到了极大的艺术享受。这种对人物武功境界的刻画,并不是无中生有的凭空臆造,而是建立在坚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关键词]双旗镇刀客,以虚写实;铺垫法;抑扬法;误会法

电影《双旗镇刀客》充满了极大的艺术魅力,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人物武功以虚写实的处理艺术。电影没有表现决斗双方的一招一式,但通过多种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使观众得到了极大的艺术享受。

电影的主人公孩哥,到了双旗镇以后,一直过着平静的日子。自从杀了一刀仙的弟弟“二爷”之后,与一刀仙的矛盾就此开始。孩哥能战胜一刀仙吗?孩哥的命运一下引起了观众的关心。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孩哥定能战胜一刀仙,但怎样表现才能给观众最好的艺术享受,则是电影所努力追求的,这就是电影《双旗镇刀客》对武功表现的以虚写实的表现艺术。

一、电影的以虚写实。首先是铺垫法的运用

孩哥自幼随父习武,但刀法如何,在与一刀仙决斗之前,影片并没有表现,但对孩哥高超的刀法,已经露一鳞半爪,作过多处铺垫。

第一,孩哥腿上的两把刀,是一处铺垫。电影银幕拉开,孩哥骑着骏马。奔驰在去双旗镇的路上。他的双腿,各插着一把刀。学武之人,如果没有至高境界,不会随便示人以武。孩哥虽然年轻,但孩哥的父亲作为一个著名的大刀客,定会教孩子懂得这个道理。孩哥腿上插刀这个细节,一是表明孩哥的刀客身份,二是暗示孩哥的刀法,已到了很高的境界。

第二,孩哥以刀劈肉的细节,是一处铺垫。瘸子在客栈里一边劈肉,一边教育孩哥:“刀入肉要随骨而行,不能用蛮劲。”孩哥见他劈得吃力,说“让我试试”。孩哥先是两眼盯着肉扇,然后两眼渐渐眯缝起来,似乎进入了一种空灵状态,这时电影画面一阵模糊,观众只听得刀从鞘中锵然飞出,肉扇一下被从中劈为两半!这里虚写孩哥的刀法,实已到了极高境界,只是“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第三,瘸子高度赞扬孩哥父亲的刀法,是一处铺垫。瘸子评论孩哥父亲的刀法,实则为虚写孩哥高超的刀法做铺垫。

第四,一刀仙的弟弟“二爷”被孩哥杀死,又是一层重要铺垫。“二爷”拔刀欲杀孩哥的瞬间,一阵清脆的双刀撞击声响过,“二爷”倒了下去。刀法“出类拔萃”的二爷。躲不开孩哥的一击。

有了这些铺垫,观众对孩哥最后战胜一刀仙,不但不觉突兀,反觉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二、抑扬法的运用

《双旗镇刀客》对武功以虚写实的处理艺术,除了铺垫法,还有抑扬法的运用。电影为了更加艺术地表现孩哥刀法的高超,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表现了一刀仙的“强大”和孩哥刀法的“软弱”之处。

一是影片中两个武功高超的刀客,都被一刀仙杀死。蒙面刀客用一枚铜钱就能打中“大名鼎鼎”的沙里飞手里的刀,蒙面刀客的武功比沙里飞高。两个蒙面刀客轻易就把刀架在了孩哥脖子上,问孩哥有没有见过一刀仙。由此看来这两个刀客的刀法肯定比孩哥高。这两个刀法比孩哥高超、要找一刀仙复仇、找了一刀仙整整七年、也苦练刀法多年的刀客,却被一刀仙杀死。

二是孩哥杀了“二爷”后,旁观者说:“一刀仙是好惹的吗?杀了他兄弟,这个畜生还不血洗了咱们双旗镇!”瘸子也说:“一刀仙是西北有名的刀手。二十多年,杀人从不用第二刀。你爹活着的话,兴许还能对付对付,可现在……”言外之意,当今之世已没有人是一刀仙的对手,更何况是孩哥这个初出茅庐、毫无对敌经验的孩子!

三是一刀仙刀法高超,但决不轻敌。一刀仙在弟弟被杀后说:“我兄弟虽不是一流刀手,但也出类拔萃。看来,此人刀法不俗。”一刀仙绝没有低估和轻视孩哥,不会给孩哥任何机会。

四是孩哥孤立无援。镇上能帮孩哥的只有两个人,一是瘸子,二是沙里飞。但瘸子早就表示了自己无能为力:“我这条腿在一场刀战中废了后,就没法再跟着你爹了。”沙里飞答应得倒很痛快,但只是偷偷躲在暗处观战,不敢出面。

五是影片最后,孩哥的一弱势”被渲染到了极致。在广袤的原野上,一刀仙一行七骑,迅捷有力的马蹄,践起股股沙土,带着浓烈的杀气,向双旗镇滚滚而来。瘸子替孩哥承担责任,被一刀仙杀死;铁匠替孩哥说情,惨死在一刀仙刀下;钉马掌的老人装疯嘲弄一刀仙,也成了一刀仙的刀下之鬼。一刀仙越过一具具尸体,带着满身的血腥气,一步步逼近了孩哥。年幼的孩哥,面前的饭菜原封未动,孤身一人坐在旗杆下,蓬松的乱发,干燥的嘴唇,迷离的眼神,看得观众都恨不得同声一哭。孩哥从“木然”状态中苏醒过来,喘了几口粗气,面对一步步逼近的一刀仙,踉踉跄跄从地上站起来。一刀仙戴上了要杀人的黑头布。孩哥与强大的一刀仙,终于站到了一起!决定命运的时刻到来了,观众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后面就是最高的“扬”:一阵劲风和着尘沙掠过,一阵清脆的双刀撞击之声响过,镜头蓦然清晰:孩哥战胜了强大的一刀仙。观众就在这极度的关注和期待中,看得回肠荡气,感慨万端,电影的抑扬法用得比较成功。

三、影片对武功以虚写实的表现艺术,还有误会法的运用

观众的第一次误会,是孩哥与“二爷”的对刀。“二爷”拔刀来要杀孩哥的时候,电影出现了一只羊羔的特写镜头。电影用洁白的羊羔衬托孩哥的柔顺、善良、弱小和无助。二爷率先拔出刀来。双刀撞击之后,电影画面清晰起来,桌上的酒水和着血水,酣畅淋漓地流在地上,羊羔的身上溅满了鲜血。根据衬托或象征的艺术手法,观众定会以为,这已经暗示了孩哥的命运。但影片接着写二爷转身走出酒店,这时观众会更加认为,像羊羔一样的孩哥已被二爷杀死,但却很快发现二爷的脚步渐渐蹒跚起来,接着慢慢倒了下去。这时观众才蓦然明白,死的不是孩哥,却是二爷!

观众的第二次误会,是孩哥与一刀仙的决战。双刀碰撞的声音响过,生死已决:一道血线,顺着孩哥的额头流下!一刀仙面带微笑,说:“你的刀法不错,跟谁学的刀法?”见孩哥不答,慢慢转身离去。观众定会认为孩哥已被一刀仙击中头部。这时,观众又以为孩哥定然遭到了不幸。但接着却发现一刀仙往回走了几步之后倒在地上,再也挣扎不起来。观众这才知道,一直处于“劣势”的孩哥,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原来孩哥额头流的,是一刀仙的血。

这种误会法的运用,是一种心理的陡转和突变,是一种思维定式的突然破坏。它使读者回首观照前面的剧情,去努力挖掘出影片中所蕴藏的美学内涵。这种手法,出乎意料之外,但又必须是情理之中,绝不能去违背生活的逻辑,违背客观事物发展的内在必然性。

四、影片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双旗镇刀客》对人物武功境界的塑造,并不是无中生有的凭空臆造,而是建立在坚实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有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慧能随五祖弘忍修习佛法,后来他写出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著名偈语,成为中国禅宗六祖。孩哥白天放马,夜晚干活,空闲时打坐练气,从禅宗角度看,这是一种更高境界的修行。他没有着刀法的相,却是一种高境界的刀法。孩哥劈肉时,两眼眯缝起来,使心性达到空灵之境。这时就是心性最好的“用”——“无心恰恰用”。与一刀仙决战前刻的孩哥,从长时间的“麻木”中醒来,没有了对好妹的担心,没有了对外援的牵挂,没有了对沙里飞的等待,更没有了对一刀仙的恐惧,此时孩哥的心性,进入了一种空灵境界。“无心恰恰用”,这种不萦于物是最高的人生境界,也是最高的武学境界。于是电影就顺理成章地出现了这样一个结果:一阵刀声响过,一刀仙倒了下去。

《双旗镇刀客》充满了极大的艺术魅力,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武功处理艺术的以虚写实。影片通过多种方法,把孩哥的武功从“弱势”推向“强大”,使观众得到一种极大的艺术享受。这种对人物武功境界的刻划,并不是无中生有的凭空臆造,而是建立在坚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