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岛”模式在好莱坞电影中的运用

2009-07-20 10:06袁文科
电影文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荒岛自由模式

袁文科 陈 飞

[摘要]影片《肖申克的救赎》改编自美国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说《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蕴涵深刻人生哲理的艺术精品。这部影片对于无论是80后抑或是90后,都有着同样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导演成功地把握运用了“荒岛”模式,片中的肖申克监狱与真实的荒岛形神兼似,是一座异化型荒岛,使影片成为表现美国人追求自由实现自我价值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荒岛”模式,自由,美国精神

《肖申克的救赎》是被称作电影“梦工厂”的好莱坞献给全世界观众的一部优秀影片,堪称经典之作。笔者多年前第一次观看时就深深地被影片揭露的美国司法黑幕所震撼,为主人公安迪用友谊和希望描绘的生命画卷所感动。为故事所蕴涵的人生哲理所刺激。在用英语原声电影辅助大学生听力教学广受欢迎的今天,笔者一直把这部影片作为首选,结果发现《肖申克的救赎》这部影片对于无论是80后抑或是90后,都有着同样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一、异化型“荒岛”

作为一门艺术,电影从它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大量的借鉴了小说这一文学形式,充分地利用了文学的宝藏,从中获得了不尽的创作灵感。…而直接或间接取材于小说名著的经典电影更是不胜枚举。无论是“移植式”(即直接在银幕上再现一部小说)的影片,如《傲慢与偏见》、《简·爱》、《基督山伯爵》以及《乱世佳人》等,还是“近似式”的改编影片,如《荒岛余生》、《肖申克的救赎》等,都堪称银幕艺术的上乘之作。

影片《肖申克的救赎》改编自美国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stephen King)的同名小说《肖申克的救赎》。毕业于美国缅因州州立大学英国文学专业的斯蒂芬·金对于“现代小说之父”英国小说家丹尼尔·笛福应该不会陌生。笛福的代表作《鲁宾孙漂流记》描写的就是个人通过不懈努力,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战胜困难的经典小说。鲁宾孙早已成为人们心目中与恶劣环境抗争的典型形象。影片《肖申克的救赎》的主要背景肖申克监狱(又译鲨堡)这所全美最残暴、最黑暗的监狱与鲁宾逊居住的那个荒无人烟、“人吃人”的野蛮荒岛相比,其环境之恶劣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笔者眼中,监狱就是一座异化的“荒岛”。

困于“荒岛”的故事主人公战天斗地,“惩妖降魔”,实现人生价值与理想无疑是众多好莱坞导演描绘刻画美国人的民族精神,宣扬美利坚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的理想题材。对于导演弗兰克·达拉邦特而言,前有古人,后有来者。从《荒岛余生》到2006年风靡全美、红透网络的美剧《迷失》(Lost)中的真实型荒岛,从《肖申克的救赎》到《修女也疯狂》中的异化型荒岛,观众都可以看到电影导演对基于“荒岛”模式的故事发生背景的设计情有独钟。影片《肖申克的救赎》的导演弗兰克·达拉邦特对于异化型“荒岛”模式的把握处理可谓得心应手,颇具匠心。

二、形似“荒岛”

电影反映现实世界的基本特点是被反映物的具象性、存在时空的复合性和结构过程的逻辑性。20世纪中叶的美国监狱本身就天然具备了真实荒岛的基本特质,更何况是号称当时全美最残暴的肖申克监狱。监狱与世隔绝,恶劣的饮食生活环境,凶暴如野兽的狱吏,恣意妄为的变态狂,利欲熏心的监狱长,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人吃人”的残酷现实让人窒息。主人公安迪由一名事业成功的银行家沦落到阶下囚,脱离了正常的人生轨迹,身陷囹圄,完成了故事情节的第一步:“上岛”。身背冤案,遭遇牢狱之灾,经受着身体与心灵双重折磨的安迪始终坚守希望,渴望自由。正如罗伯特-弗罗斯特所言:“在约束中能感到自如,那就是自由的了。”安迪和变态狂斗争,改造监狱图书馆,帮助年轻囚犯汤米拿文凭,秘密掘进自己的自由之路。19年的牢狱时光他没有沉沦,他以强者的姿态与厄运搏斗,在困难中忍耐,在希望中坚持,践行着改造“荒岛”、自度且度人的人生价值。最终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深夜,安迪缓缓爬过19年来用岩石锤凿出的隧道,带着典狱长诺顿被洗干净的37万美元,朝着希望奔去。影片至此完成了“荒岛”情节电影中的三部曲:“上岛”、“改造荒岛”、“离岛”。

三、神似“荒岛”

与其他任何艺术一样,影视艺术也是“人学”。生命的洞悉、人类生存状态的思索、深刻的存在逻辑的静观是影视艺术最基本的语言空间。《肖申克的救赎》的时代背景是20世纪中叶,西方社会基督教的信仰之海早已潮退,追逐物质利益和世俗享受成为主流,文化修养和精神信仰缺失,信仰危急时刻困扰着人们的神经。譬如,影片中肖申克监狱的监狱长诺顿看似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他熟读《圣经》,讲话“引经据典”,甚至连他办公室墙上那幅刺绣都是引用的圣经的语录:“上帝的审判比预想的来得快。”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一切都是伪装,都是摆设,他纵容属下虐囚,他利欲熏心,贪污受贿,设计枪杀知情人汤米,可谓知法犯法,这岂不正应验了哲学家尼采的那句口号:“上帝死了?”影片中的肖申克监狱正是一个浓缩的世俗社会,西方社会精神世界的荒原之压缩版。

四、“荒岛”模式与美国精神

正如爱森斯坦所言:“我们深为一种存在于思想、纯哲学思维和情绪、激情之间的可怕的二重性所困惑。我觉得唯有电影才能实现这种伟大的综合。”一部优秀的影片其影视语言造型和结构应当具有哲学启示性,即表现为对社会、人生、道德、伦理价值等的整合思考。好莱坞影视导演之所以钟情于大量运用“荒岛”模式,笔者认为有其民族情结的因素。熟悉美国历史的人不难理解,美利坚民族的形成以及美国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荒岛征服史、开拓史、改造史。美国的民族精神植根于对人人平等、自由理念的追求,美国人普遍推崇通过个人奋斗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荒岛”——无论是北美大陆还是神秘的小岛,抑或是形神兼似的异化型“荒岛”——在影视导演眼中无疑是美国社会状态、美国精神及美国人核心价值的最佳表现舞台。

影片《肖申克的救赎》的主人公安迪救赎的是自己及狱友追求自由的心灵。时间可以让人们对任何事都习以为常,肖申克监狱的犯人自认为已然被“体制化”,统治他们心灵的是麻木,是绝望。正如塞缪尔·约翰逊所言:“在无望和无望的悲哀中绝无智慧可言”;“没有希望就不可能做出努力”。安迪就像自由的信使,他有两句名言:“不要忘了这个世界上还有可以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达到,也触摸不到,那就是——希望。”“心怀希望是一件好事,也许是最好的事,心怀希望就永远有希望。”虽然身陷命运的陷阱,安迪依然心怀希望,渴望自由,在他看来,人不能仅仅停留在生存的界面,人有理想有希望才能生活。他冒险为狱友赢得“仿佛自由人,像在修缮自家的屋顶”的尊严,他执著的改造狱中图书馆,他在狱警办公室放“费加罗的婚礼”让自由的感觉充满整个肖申克。这一切方可解释老囚犯瑞德眼中安迪的从容自在:他是在生活。当安迪从臭气熏天的下水管道爬出,站在雨中伸展双臂畅快地尽情地体验自由的感觉时,影片的感染力在这一刻达到了高潮。监狱这种异化型的“荒岛”是对生命极限挑战。在困境中执著地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是表现美国个人主义的理想题材。

五、缩语

雷内·克莱尔在《电影随想录》中说:“观众并不永远是对的,但是,无视观众的作者却永远是错的。”影视艺术永远面临着和观众沟通的课题。“荒岛”模式是触动观众心灵,表现主流价值观念的有效模式。影片《肖申克的救赎》成功的把握运用了“荒岛”模式,为观众提供了一曲生动的生命变奏曲,在观众的灵魂深处激发出一种激动而美好的情绪。感受那深刻的人生意味和高尚的精神境界,并在这样的情绪中更深刻的认识自我、认识人生。

猜你喜欢
荒岛自由模式
荒岛求生
叮叮猴荒岛历险记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