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中学作文教学

2009-07-20 03:33谭根稳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09年8期
关键词:文学文章作文

谭根稳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最早由胡锦涛同志正式提出。对于这一思想,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发展是第一要义,是重中之重;核心是以人为本,所有工作都要从民生出发;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要杜绝片面发展与短视行为;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合乎规律,顺其自然。很显然,这一思想具有无可替代的先进性。它不仅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指针,也是我们开展任何工作都应遵循的原则。那么,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呢?我简单谈三点,以供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参考。

一遵循文学和写作的规律。引导学生多读多恩多练笔

众所周知,文学源于生活,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也是情感的艺术,是人类情感的宣泄与倾诉。指导学生作文或是进行文学创作的尝试,当然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调动内在的情感因素去感受生活,只有当外在的生活世界与内在的精神世界相互碰撞与交融,进发出的思想火花才称得上是文学。本届大赛特等奖入围作品中,冯仰慕的《家乡菜》写家人迁居上海后对故乡菜的眷恋与痴迷,体现了一种素朴而深刻的生命体验,就很有大家的风范,可谓深得中国传统散文的神韵。邓敏的《去同学家》的结尾:“我想,在我读书期间,可能不会再去同学家了。”那么朴实而深切的感悟,若不是自身亲历,中学生怎么写得出来。杨林林的《隔壁人家》虽然采用了纯客观的描述,但透过字里行间,我们仍能触摸到写作者内心的情感,尽管它们是那么的隐忍和压抑。从这些文章来看,我们的学生在进行文学创作的尝试中,已经接近了文学的本义。这是可喜可贺的现象。

说到生活,就必然要涉及到生活的积累。怎么积累?著名散文家秦牧告诉我们:“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装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装间接材料的仓库,即装书籍和资料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种,写作起来就比较容易。”杜小艳在《谢师宴》中用三道菜串起三个校园故事,每一件事都耐人寻味。令人赏心悦目,正是因为那些事常常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吕高扬的《穿破裤子的人》别出心裁,说袁世凯“不过是个穿破裤子的人”,其立论的依据便是来源于历史典籍。黄宇的《左右为难》明显取材于连体婴儿的新闻,只是展开了奇妙的想象,注入了脉脉的温情,因而成就了一篇美文。管蕊在《我们家里的常用语》一文中,用最简单的四个字“我回来了”透视家的温馨,情的淳浓,这得归功于作者对生活语言的敏感。为了增加同学们的生活积累,《读写天地》杂志每期都有一个“作文材料自选厅”栏目,我看过,开得很好。据说这也是深受中学老师和学生喜爱的一个栏目。杂志社在此基础上还编了一本《中学生作文材料宝库》,作为奖品发给本届大赛二等奖获得者,这个创意也很不错。听说这本书目前也卖得很好。

在生活积累之外,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读经典读名著,扩大阅读视野,加强知识修养,丰富情感体验。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没有一定的阅读量,没有知识的积累,不懂得欣赏,如何能在借鉴中出新呢?虞志南有一首咏蝉诗,其中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句子,说的也是同样道理。我们只有广泛地阅读,在欣赏中学习写作技巧,站在经典之上才有可能创作出经典。而据有关权威部门最近的调查数据显示,北京中小学教师阅读量每日不足半小时,而中小学生因为课程多,迫于考试的压力,更是没有多少时间进行阅读。这种阅读现状实在堪忧,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值得欣慰的是,黄慧的《课文中的爱情》,通过解析三首爱情诗篇想象三种爱情方式,既忠实于原作又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阐释,可谓“人乎其内,出乎其外”,体现了良好的读书品质。

思想是文学的灵魂,而思想的形成则源于思考。高尔基曾经说过:“思想是无处不在的,只要你愿意,即使在石缝里也可以发现思想。”他所说的发现,其实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生活中,写作素材随处可见,关键在于你是不是善于通过思考而发现。我曾看过一篇小文章,写三代人的行走习惯:奶奶出门不管三里五里,总是靠走;妈妈出门无论三站五站,总是坐公汽;我出门也许就三步五步。但总是打的。这篇文章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从一个细小的角度切人,揭示生活的进步与人们生活习惯和观念的变化。这便是文学的视角。文学的思考。一旦养成了这种思考的习惯,无论什么时候写什么文章,我们都会觉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我们看韦宁华《孔子曰》的开头:“孔子是个可爱的小老头儿,他热爱生活,讲究吃穿。还会发些牢骚,在背后讲人小话。据说他还是个狂热的音乐爱好者,听起音乐来摇头晃脑,三月不知肉味。”寥寥数语,准确生动地概括出孔子的形象。如果没有长期的思索,他怎么能概括得这样精准传神?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伟大的思想,也都是从简单的思考中来。

写作的知识源于阅读。而技巧的掌握则在于长期的练习。如果往深了说,写作有很多的技巧,并且前人有不少相关论著。如果往浅处说,写作其实也就是说话,文章不过是把人们的口头语转换成了书面语罢了。著名散文家毕淑敏说过:“语文课应该先教会孩子们如何说,然后再教会如何写。先学说清楚,有真情实感;再是写明白,文采斐然。”在我看来,这段文字确实点到写作的关键。只有先学会了说,然后才知道写;只有说得清楚,才能写得明白。写文章的开始就是要把话说得清楚明白,把心里的意思表述准确。这次的作文有一道题目是“问路”,不少同学总想写出深意来,从人生之路人手进行写作,结果多半写得很虚。而邵花同学则讲述一个实实在在的问路故事,用近乎白描的手法表现人间的冷暖,她的文章得到了众多评委的肯定,这便是用笔“说”心里话的好处。我相信,只要同学们真正懂得了怎么去“说”点点滴滴的生括,写出文采斐然的文章也就不在话下了。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与趣味,倡导为内心写作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指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更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价值取向,理解学生的趣味选,择。事实上,每一个人因为生活经历的不同,思想品性的差异,对于相似甚或相同的事件总会有不一样的认识与理解。对此,作为教师就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要求与规范学生,不能因一己之见而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记得在我们这代人上学的时候,只要是涉及理想这类作文题目,老师们总爱引用爱因斯坦的一段话:“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

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如果有人不顺着爱因斯坦这个意思作文。肯定安逸与享乐的生活追求,必然会招致老师的批评。而当我们真正理解了生活本质的话,就会发现,安逸与享乐正是人类终极的理想追求。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倡导高尚的理想与道德情操,然而不能要求所有人一定要具有远大的理想。几十年来,因为我们一直反对抒写个人的情怀,结果形成了流传至今的假大空文风,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惨痛教训。在高考作文中,不少学生不顾伦理道德,不惜以牺牲父母亲人为代价,以期博得阅卷老师的同情,从而获取作文高分。这不是很可悲吗?

自然因为有五颜六色而美丽,乐曲因为有多种音阶而和谐,人生也是因为差异的普遍存在而丰富多彩。同样道理,学生的作文也应该允许个体的差异,肯定不同的发现,鼓励有别于他人的独特情感体验与思考。值得庆幸的是,入围的十二篇文章,每一篇都有作者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而《隔壁人家》与《去同学家》尤其突出,前者披露城市中弱势群体的生活遭遇,后者直面贫富悬殊下的人情世故。这是对生活的理性批判。如果放在二十年前,我们不难想象这类文章的境遇。由批判性文章的被肯定,我们可以看出,中学作文教学正日趋理性。这也是“新世纪”杯作文大赛的一大亮点,它对中学作文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在这里,我要特别指出一种倾向,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时,多数语文老师常是从写作技巧的角度出发,而忽视了写作的根本目的所在。汉代的扬雄早在《法言·问神》里说过:“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白居易在《与元九书》里也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们的论述都表明了一个观点,文学不在于技巧,而是出于内心表达的需要。余华在他的《活着》中文版前言里有这样一段表述:“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正因为余华是为内心而写作,所以《活着》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能深深地震撼读者的心灵,成为不朽的经典。方方也说:“作家应该始终遵循自己内心的原则去写作,一个优秀的作家应该坚持为自己的内心写作。文学几千年来之所以有魅力,就是因为有许多作家按照自己的心灵去写作。”她还说过这样的话,文学不需要作家,只是作家需要文学。这话并不难理解,比如说上古时候,尽管没有作家,但仍然诞生了《诗三百》那样的经典,后世也仍然存在这种情况,不少优秀诗文一直在流传却无从寻觅原作者。懂得了其中的道理,我们便算是接近了写作的本质。

是不是所有源出于内心深处的言语皆可称为文学呢?当然不是这样的。因为写作还需要沉淀。只有当写作者的情感体验、思想觉悟以及文学修养相互交融,寻找到了契合点的时候,那沉淀的过程才算完成。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就说过“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这“痛定”也就是对沉淀最形象的注释了。在十二篇获奖作文中,徐丹蕊的《虚惊》最能体现为内心写作的文学观念。由于对母亲的一次言语上的伤害。自责的“我”设想了种种严重的后果,虽然预想的后果在现实中没有发生,但在“我”的心中已经发生过。大赛终评委李遇春教授认为:“这种心理的真实甚至比现实中的真实更能触动人的心灵。”在写“虚惊”这道作文题或是文章涉及母女矛盾时。多数同学尽管写得很实,但难以令人相信真有其事,徐丹蕊同学的文章则完全相反,写没有发生的事更像发生过。这便是为内心写作的魅力所在。

三追求自然朴实的文风,适度讲求写作技巧

古往今来的文学大家都有自己的风格,比如说老子充满智慧,庄子汪洋恣肆,孟子以雄辩著称,屈原在浪漫中忧思,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各人的思想修养与思维个性有别。如果说到学习,我个人以为有些可能是不容易学得来的。唯有一种文风不同,它不仅易于为大多数人效仿,而且在假话空话套话泛滥成灾的时代更显得难能可贵。这就是我所要重点谈及的自然朴实的文风。每一个历史时期,因为政治等因素的影响,文风总是有别的,但最终仍然会回归自然朴实中来。针对魏晋以来的虚浮文风,韩愈倡导并发起了古文运动;针对明代中期的拟古文风,公安派力倡抒写性灵;杨朔式的散文曾经盛极一时。如今文坛已鲜有仿效。这些都是明证。

什么样的文章称得上自然朴实呢?苏轼在《文说》里有过这样的表述:“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这段文字的核心意思也就是说创作要顺乎自然,恰如其分地表现事物的本真面目,不要用主观偏见去改变它。这是对自然朴实作出的最准确精辟的注解。当然,这一点也绝非一朝一夕学得到的,苏轼在《与侄书》里说:“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写作的成熟也有一个过程,苏轼年轻时候其实也是追求华丽绚烂的,应试文章就写得“高下抑扬,如龙蛇捉不住”,只是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思想修养日渐丰富,文风才“渐老渐熟,乃造平淡”,有如风行水上,达到了古朴自然之境。此时的“平淡”也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平淡了,它是另一种形式的绚烂。

对于中学语文教师来说,如何才能引导学生写出自然质朴的文章呢?我想关键是要在一个字上下功夫——求“真”:真写事,写真事;真说话,说真话;真抒情,抒真情。常听语文老师说学生写不好作文,怕作文。见了作文就头痛。那便是因为在功利思想的作用下,我们教师曾经逼迫学生说了太多的假话,所以每到作文时,学生总是绞尽脑汁地冥思苦想,却不知文从生活来,文从自然来。陆游就曾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叶圣陶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我们的学生只要懂得这其中的道理,本着生活来真实地作文,不虚构,不拔高,不粉饰,杜绝假话与虚情,这样的文字无论多么粗浅,只要出自内心,也自有它的动人之处。这就好比一个女子,长相丑点没有关系,只要不是丑人多作怪就好。无论是做人还是作文,自自然然就是一种美。很久以前读过一首名为《一碗油盐饭》的小诗:“前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有一碗油盐饭,昨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没有一碗油盐饭/今天,我放学回家/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妈妈的坟前!”如果说到文采,这首诗确实没有值得一提的地方,但它又确确实实地能让我们的心灵产生震撼。我想,这就是真情的力量吧。

当然了,求真只是对文章的起码要求,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求美。适当注意写作的技巧。正因如此。所以孔子老早就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话。就真与美的问题。我想结合马坤的《妈妈生我的时候》来进行具体的分析。妈妈生我的时候是个什么样子“我”不知道,但她不经意间有过这样的描述:“先是痛苦得快要死过去,再是幸福地重新活过来……”这开头既真实可信,又干净利落,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这便是自然之美。主体部分的心理描写驰骋想象,用“我很想知道”与“她一定猜测”、“她一定希望”、“会有过这样的担心”构成虚拟的对话,显现了作者极开放的思维品质。而且,想象的内容无一不合乎孩子的心理特征。行文又极其简洁,体现了作者过硬的语言功底。结尾处,当“我”真正与妈妈对话的时候,才知道当时的她什么也没有想,只是全身心地拥抱这个即将到来的生命。“我当时什么也没想。”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将此前所有的想象一并消解,因为“我是她的孩子”,无论美丑与好坏,她都会全身心地呵护。这才是真实的没有任何虚假的母爱。从文法角度来说,前边的铺垫与后边的消解有机地融为一体,不着丝毫人工的痕迹。在这里,求真与求美相映生辉,质朴与技巧珠联璧合,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这次作文赛,能推出这样一篇佳作,就是了不起的成功。

猜你喜欢
文学文章作文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文学小说
文学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