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馄饨

2009-07-22 10:12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务工者阿姐长兴

赵 昊

今天是星期天,奶奶忙活了一个上午,包着馄饨。

中午,我和表弟放学回家吃饭,刚走到楼下就闻到了一阵香味,好像是馄饨!我赶紧停好自行车跑上去,急促地按着门铃。“叮咚,叮咚……”爷爷开了门,我一进去,眼睛赶紧扫向厨房。只见厨房里热气腾腾,奶奶果然正在煮馄饨。我情不自禁地说:“嗯!真香!我好久没有吃过馄饨了!”

我一边放下书包,一边跑向洗手间洗手,然后急急忙忙地拿了筷子坐在餐桌旁,等着奶奶给我们上馄饨。怎么这么慢呀?我们时不时地回头催促:“奶奶,好了吗?快点呀!”“噢,马上就好,看你们急的!”这时只听见爷爷在洗手间里愤愤地嚷嚷:“这两个孩子,急得连水龙头都不关!真浪费!”这时的我哪顾得上这些,只期盼着奶奶的馄饨早点上桌。终于厨房间里轰轰的油烟机声停了,我们知道,奶奶就要把馄饨端出来了,我俩赶紧端坐好,准备动筷子。可好一会儿没见奶奶来,却听见了开门声,接着传来了“咯噔,咯噔”的脚步声,我惊奇地跟出去看个究竟,只见奶奶正端着一大碗热乎乎的馄饨进了我们楼下保安的屋子。

这时从屋子里传来了奶奶的声音:“小李,我家包馄饨了,不多,你们也尝个鲜!”“哎呀,阿姐,你真客气!你们人多,就自己留着吃吧!”“哎,包得多,快趁热吃吧。”“谢谢阿姐,你经常拿东西给我们,太谢谢了!”“不谢,都是邻居,相互照顾是应该的,我走了。”奶奶一回到家,我和表弟就开始抱怨:“奶奶,你也真是的,我们自己还没吃,你倒好,先送别人,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奶奶说:“保安室住的这一家人是从安徽来的,一家四口都在长兴打工,丈夫在小区里当保安,妻子就是那个小李,在小区当保洁员,两个儿子在开发区的工厂里上班。一家人就挤在这不到二十个平米的小屋子里,他们从来不像我们一样餐餐要烧上一桌菜,他们一般只吃粥和馒头,住的、吃的都很艰苦,哎,这一家真不容易!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奶奶一个劲地唠叨着,但我还是对奶奶的行为不解。

下午,已是临近晚饭的时候,我们围坐在桌子旁正准备吃饭,这时门铃“叮咚、叮咚”地响起来。

是谁呀?奶奶打开门,原来是保安室的那个老奶奶!她其实年纪也不算大,只是岁月的艰辛在她额头留下了太多的痕迹。听她说道:“我下午做了些馒头,刚出锅,是我老家的手艺,味道还不错,热着呢!快,快让你的孙子尝尝吧。如果好吃,下次我再多做一些……”奶奶接过香喷喷的一盘大馒头连声说:“谢谢,谢谢!”

看着这热腾腾的大馒头,我抓起一个便吃了起来,味道真不错!香香甜甜的,快赶上咱长兴的“大草包”了。“看,我们对他们好,他们也会对我们好的……”奶奶似有所指,但此刻,我完全能读懂了!

是啊,这几个馒头也许在我们看来很平常,但对生活艰难的他们来说已经是很好了。他们虽然是外来务工者,但和我们一样会知恩,并会和我们和睦相处。这有什么不好呢?中午一碗热乎乎的馄饨寄托着我们对他们的友好,下午一盘热腾腾的馒头,包含了他们多少的感激之情啊!

他们并不要求我们对他们有多好,只是想平等、和睦地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整个长兴有如此多的外来务工者,他们做着最辛苦的工作,为长兴的建设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但他们却又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自食其力、任劳任怨,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歧视他们呢?

我心里不禁蓦地一颤:要是每个人能和奶奶关心楼下的李奶奶一样,那有多好呀!那些无端的纠缠和吵嚷不是更少些么?社会上大大小小的矛盾不是也更容易化解了吗?我们的母亲——祖国不就会更加安定和谐了吗?

猜你喜欢
务工者阿姐长兴
对长兴茶文化旅游发展的探析
兔阿姐的礼物
“农民工司令”郑报忠 无怨无悔做“媒婆”
多元文化视域下民间信仰的依法治理与疏导
“大多数”商机在哪里?
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阿姐减肥记
进城务工者: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消费双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