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命值多少钱

2009-07-23 01:48
中外文摘 2009年14期
关键词:救活医药公司收益

常 青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教授丹尼尔·卡尼曼经过深入研究发现,人们在做决策时。往往不是严格估计正确的收益,而是比较容易和快速评价它的优劣。卡尼曼教授曾经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假设美国正在救治一种疾病,救治对象共有600人,为此人们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救治方案,分别通过下面两种方式描述

描述一,现在有两种方案,方案A,可以救活600人中的200人,方案B,有1/3的可能救活全部600人,有2/3的可能一个也救不活。实验结果是,人们不愿意冒风险,更愿意选择方案A。

描述二,现在有两种方案,方案c,会使400入死亡,方案D,有1/3的可能无人死亡,有2/3的可能性600人全部死亡。实验结果是,死亡是一种失去,人们更愿意去冒险选择有概率的事情,因此选择方案D。

事实上,A和C、B和D本质上是一样的,不同的描述方法,结果却大相径庭,人们在面对收益和损失时采用的是截然不同的心态。经济学家认为,在可以计算的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所损失的东西的价值估计要远远高出得到相同东西的价值估计。

为了表彰卡尼曼的工作,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授予他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理由是他“把心理学研究成果与经济学融合到了一起,特别是在有关不确定状态下人们如何做出判断和决策方面的研究”。

随着心理学家的介入,我们对人类理性的认识似乎更加清晰。卡尼曼在芝加哥大学的同事理查德·塞勒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人们在以下两种描述中进行选择,

描述一,假设你得了一种病,有1/10000的可能性会猝死,现在有一种药吃了以后可以把死亡的可能性降低为0,你愿意花多少钱买这种药?

描述二,假设你很健康,突然有医药公司想找一个人测试他们的新药。但这种药会有1/10000可能性会导致突然死亡,那么你会要求医药公司出多少钱来补偿呢?

在这个实验的参与者中,很多人对于描述一说愿意用几百块钱来买药,以降低万分之一的死亡概率;对于描述二,很多人表示即便是能获得几十倍的补偿,也不愿意参加这个增加了万分之一死亡概率的实验。

事实上,人们经济行为中这样的情形比比皆是,研究表明,炒股的人其实更多是风险规避型的,他们希望获得收益,但更担心风险。

(摘自中信出版社《应该读点经济学》)

猜你喜欢
救活医药公司收益
死海可以被“救活”吗
螃蟹爬上“网” 收益落进兜
A医药公司并购美国G医药公司后财务风险分析
关于医药公司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怎么设定你的年化收益目标
2015年理财“6宗最”谁能给你稳稳的收益
新时期下医药公司档案管理的研究
某医药公司药品销售及进货调查分析
基于反义词构造的短语语义平衡现象研究
——以“救死”与“救活”为例
如何解开设计院BIM应用的收益困惑?